馬銀隆


經濟轉型是中原地區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必經之路,鄭州航空港經濟區被賦予乒原經濟區核心增長極的重任,目的就在于構建中原經濟區新的戰略窗口,為乒原現代化農業、觀代化工業、觀代化服務業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從而使中原地區實現經濟轉型,最終帶動中原城市群新型城鎮化的建設。本文從人口城鎮化、土地城鎮化、經濟城鎮化、生態城鎮化、社會城鎮億5個維度出發,深入解構了鄭嫌航空港經濟區對中原城市群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極化效應。
鄭州航空港經濟區
極化效應
新型城鎮化 產業結構升級
引言
鄭州航空港區作為中原經濟區的核心增長極,對中原城市群的經濟增長會產生很強的極化效應。在極化過程中,極點城市會吸引周圍地區的物力資本、人力資本、信息等各種生產要素向增長極集聚,快速擴大增長極的資源規模,提升增長極的經濟實力。極點城市的快速發展,進而會拉動吸引周邊地區的發展,帶動作用越大表明極化效應越顯著。本文以人力資本、科技創新、產業結構升級、深化對外開放、綠色生態發展、優化社會環境為視角全面解構了鄭州航空港經濟區對中原城市群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極化效應。中原城市群新型城鎮化建設與鄭州
航空港經濟區的關聯性
要實現中原城市群的新型城鎮化,就必須全方位的開展城鎮化建設工作。第一是深入開展人口城鎮化建設。第二是土地城鎮化建設,在優化土地使用方式,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基礎上,擴大城鎮土地面積。第三是經濟城鎮化建設,就是在提升經濟總量的前提下提高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生產總值占總生產總值的比重。第四是生態城鎮化建設,力圖建成低碳、節約、綠色環保、生態宜居的城鎮化。第五是社會城鎮化建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與生活方式。
中原經濟區要實現“三化”互相促進、相互協調發展,就需要一個增長極來帶動,而鄭州航空港經濟實驗區恰恰就是這樣的一個核心增長極。通過鄭州航空港經濟實驗區的規劃和建設,使之在提高人力資本水平,促進科技創新、產業結構升級、綠色生態發展,深化對外開放、優化社會環境的基礎上,不僅帶動鄭州地區的發展,同時向中原地區輻射,對中原城市群新型城鎮化的建設產生顯著的極化效應。
鄭州航空港經濟區對中原城市群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外溢型極化路徑
(1)以人力資本為視角
作為臨空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是一種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它基于航空快速運輸的優勢,利用機場的產業聚集效應,在機場周邊形成了與航空相關的航空核心產業、航空關聯產業和航空引致產業。這些以高新技術企業、現代化服務業及高端研發創新基地為主的產業集群吸引了大量的高端人才落戶鄭州航空港,為航空港區和整個鄭州市積累了大量的人力資本。
人力資本的聚集所產生的正向外溢效應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加強鄭州市和中原城市群之間的人才交流,提高中原腹地的勞動力水平和人口素質。第二,通過人才交流促進地區之間信息及新知識的傳遞。前者必然直接帶動中原城市群人口質量城鎮化的發展,后者則能夠通過聯動效應促進新型城鎮化眾多領域的發展。
(2)以科技創新為視角
鄭州航空港經濟實驗區自建設以來聚集了大量的與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相關的尖端科技企業和高端研發基地,使之成為了鄭州市繼高新區之后的又一個名副其實的科技創新基地。鄭州航空港區科技創新的發展具有明顯的擴散效應,即進一步提升鄭州市乃至中原城市群的技術創新水平、產業現代化水平。如圖表(1)我們用鄭州市專利申請數量與全省的比值,反映鄭州市科技創新對區域內科技創新的極化效應。從圖表中可以看出2011-2015年鄭州市專利申請量與河南全省的比值呈微弱的
上升趨勢,這表明2015年之前鄭州市科技創新對河南全省的極化效應并不顯著,但是從2016開始比值就成明顯的上升態勢,這說明自2016年起鄭州市科技創新對河南省開始產生顯著的極化效應。
產生上述現象的原因是,在科技創新的初期階段,往往是高投入,低產出,而且由于在科技創新初期階段極點的極化效應不能完全輻射到周圍地區,所以會拉大增長極與周圍地區的差距。也就是說科技創新對中原城市群新型城鎮化的帶動作用具有一定的遲滯性。由此可見科技創新的推動作用不在當前,而在長久,通常由技術創新所帶來的新型城鎮化發展會在將來若干年后體現得更加充分。
(3)以產業結構升級為視角
如今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形成了航空物流、高端制造、現代服務三大主導產業。入駐鄭州航空港經濟實驗區的產業具體有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微軟手機應用研發基地、富士康、正威科技、UPS、聯邦快遞、惠普、德鐵辛克、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銀行、河南越人醫藥等。
學術界一般從產業結構合理化和產業結構高度化兩個方面去衡量產業結構升級。由表(1)中的產業分布可清晰看出:在鄭州航空港經濟區聚集的主要是高端研發創新基地、高新技術產業、現代化服務業等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特別是現代化服務業在鄭州航空港經濟區中占有相當的比重。2016年航空港區三大產業的產值比例為4:89:13,其中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代表的第二產業所占比例最高,發展尤為突出,這表明無論是從產業結構高度化( HIGH) 的維度去衡量還是從產業結構合理化的維度去衡量,鄭州航空港經濟區的產業結構都處于很高的水平。產業結構高級化會直接提升經濟城鎮化水平,對于人口城鎮化等其他方面也存在著帶動效應。產業結構合理化則強調經濟的協調可持續發展,它對生態城鎮化和社會城鎮化將具有顯著的積極影響。
從中原城市集群的產業現狀來看,中原地區存在著嚴重的過度投資、重復建設、資源浪費、產能過剩等現象。以尖端科技、物流、會展、金融為主的現代化產業在鄭州航空港區內聚集,不僅能夠提高中原城市群的投資建設水平,促進中原地區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而且能夠消耗原本的過剩產能,轉移并消化農村剩余勞動力,繼而帶動中原地區經濟城鎮化、人口城鎮化的發展。
(4)以深化對外開放為視角
中原地區地處我國的中北部,東南不沿海西北不臨邊,地理位置上的劣勢使中原城市群在發展過程中一直陷入“區位剛性”和“能力陷阱”。因此深化對外開放,構建中原城市群對外開放新格局勢必成為激活中原城市群發展潛能的必由之路。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建立實質上是為中原經濟連接全球經濟搭上了一座“高架橋”。通過這樣一座“高架橋”,國外的高新技術企業可以對中原地區進行直接投資,中原地區也能夠快速引進國外豐富先進的人力資本、物力資本和信息資源,這既有利于實現中原地區經濟與全球經濟的完美對接,促進中原產業集群融入全球產業鏈,又有助于中原地區制造業在高層次上嵌入全球價值鏈。境內鄭州航空物流的主要貨源地延伸至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經濟圈和東北老工業基地等地區的24個省份,境外涉及東亞、中亞和歐洲的22個國家。由此可見鄭州航空港所帶來的外向型經濟,可以使中原城市群新型城鎮化實現跨越性跳步式發展。
(5)以綠色生態發展為視角
鄭州航空港區樹立生態文明的發展理念,堅持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發展,力圖建成一座智慧倉撕、生態宜居的航空大都市。新型城鎮化也是以倉撕、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為發展理念,以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協調可持續發展為基本特征的城鎮化。可見鄭州航空港區和新型城鎮化在發展理念上具有很高的耦合度。
建設環保型、集約型港區。鄭州航空港區通過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噪聲污染防治等方式進行污染治理。積極引進、消化、并吸收國內外先進技術,推廣使用經濟高效的節能產品,開發現代化產業體系,鼓勵發展現代化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打造綠色生態港區。著力打造城市生態園林,重點建設城市生態廊道,進一步提高城市綠化水平,營造生態宜居的生活環境。
(6)以優化社會環境為視角
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鎮化,真正意義上人口城鎮化率的提高是伴隨著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的完善以及社會福利的提高而實現的,因此優化社會環境,增強社會環境的容納力對新型城鎮化的建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自航空港經濟實驗區成立以來,不斷完善金融業、保險業、教育業、文化事業、醫療業、交通運輸業、電信業等公共基礎設施服務,為鄭州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質基礎和環境保障。教育方面:截至2016年,港區新建學校20所,新增學位近2萬個,幼兒園、中小學學位總數已達到5.4萬個。醫療方面:2016年底港區已實現了15分鐘步行醫療圈,并且未來還將建成40家醫療機構。
結論
臨空經濟是一個地區面向世界最好的經濟發展模式,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建立能夠強有力的拉動中原地區經濟發展,并對中原城市群新型城鎮化的發展產生顯著的極化效應。就鄭州本身而言,首先應該大力發展高新技術企業,同時注重現代化服務業建設,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再者,鄭州應該不斷完善社會環境,增強社會環境容納力和城市綜合承載力,確保新型城鎮化協調穩定的發展。就中原地區而言,更應該以此為契機,主動調整產業結構,承接鄭州產業轉移,對接鄭州新興產業,實現自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同時也要借鑒鄭州社會服務業發展方式,提高社會環境方面的城市承載力;就整個中原城市集群而言,應該進行全方位整體規劃,充分利用各地區的比較優勢,彼此聯成一體、同舟共濟,打破地界和行政限制,共享鄭州航空港區發展的紅利,最終建立一個生態文明的中原城市群,實現真正的以人為本的城鎮化。鄭州航空港區對中原城市群新型城鎮化形成的以點帶面的極化效應,如果能夠形成一套完善的極化帶動機制,那么將對華北、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的建設產生一定的模范效應。
[1]賀書平.鄭州航空港區極化與擴散效應研究[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14,32(5):18-23.
[2]于皓乾.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極化效應研究[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15,33(6 ):23-27.
[3]余李.上海自貿區對長三角城市群新型城鎮化建設外溢效應分析[J].現代商業,2014-05-28.
[4]孫振華.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動力機制其空間效應[D].東北財經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4-06-06.
[5]張合林,趙曉芳.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極化與擴散效應研究[J].地域研究與開發,2016,35(6).
[6]王東東,中原城市群輻射帶動作用研究一以鄭州等九城融合發展為路徑[J].商業經濟研究,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