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露露


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快速發展,對于廣大的投資者而言,傳統的強制性信惠披露已經不能滿足其投資需求,而作為強制性信息披露的深化和補充的自愿性信息披露,日益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本文結合國內外文獻資料以及2013、2014年50家上市國有企業年報資料,對目前上市國有企業在自愿性信息公開披露現狀進行了研究,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適當的解決措施。
國有企業 自愿性信息披露
現狀分析 成因對策
引言
信息披露是企業與相關利益者之間溝通交流的橋梁,它的主要方式有兩種,強制性信息披露和自愿性信息披露。隨著資本市場逐步建立和完善,強制性披露信息已遠遠不能滿足相關利益者的需要,自愿性信息披露逐漸進入視野,開始受到各方的重視。目前我國上市公司的自愿性信息披露狀況并不樂觀,在這其中作為有著模范帶頭作用的上市國有企業,他們的自愿性信息披露行為就更應得到關注與研究,在當前國有企業改革的大背景下,研究上市國有企業的信息披露有著重大的意義。
上市國有企業自愿性信息披露現狀及存在問題
(1)樣本選取
本文選擇50家上市國有企業為研究樣本,以企業披露的2013年和2014年年度報告為研究對象。涉及航天軍工,信息技術、石油石化、電力煤炭、鋼鐵冶金、建材、汽車、醫藥等眾多行業,樣本具有代表性。
(2)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標
本文主要參考Botosan的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評價指標,是基于Botosan的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評價指標更為全面,同時該評價體系包括較多有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決策投資的項目。對于每一項具體指標,若企業有定量或定性地披露相關的情況,均得1分,否則不得分。通過上述方式,可以統計出每個公司、每類指標的得分,總共有21項指標,所以滿分為21分。具體指標如表2-1所示:
(3)統計結果分析
1.樣本公司的整體披露現狀
2013年我國上市國有企業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數均值在9.76,而2014年的指數均值在11.18,可見自愿性信息披露整體情況有所改善,但是改善幅度較小,兩均值都在10左右,本文研究的指數項目共有21項,也就是說整體平均披露項目僅為其二分之一,同時兩年的最大最小值差距都頗大,企業間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差異較大。
2.樣本公司分行業的披露現狀
從各行業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數的描述性統計隋況,可以看出,與2013年相比,2014年各行業自愿性信息披露質量都有有一定的提高,改善最大的當屬航天軍工。同時各行業間存在差異,兩年平均值由高到低排列依次為:紡織、醫藥、農業、石油石化、地產、建材、航天軍工、信息技術、電力煤炭、鋼鐵冶金、汽車。
3.四類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標的披露現狀
四類自愿性指標中,披露最多的是背景信息相關指標,企業目標和戰略、行業情況及發展變化趨勢、人力資源情況、企業核心競爭力披露率高達98%左右。然而企業文化、品牌聲譽相關的披露率僅達20%。而預測信息相關指標披露最少,對于預測性的內容部分企業就沒有涉及,有發布的企業也大多是語焉不詳。其中最少披露的是成本費用預測及投、融資計劃,分別為3和7,即50家企業中分別僅有3家和7家披露,大多企業的報表中都有對投、融資隋況的分析,但是對于將來的投、融資計劃卻較少涉及。關鍵性非財務信息的披露均值為21.42,即50家企業中大約21.42家企業披露相關信息,此部分指標中大部分為社會責任方面的內容,其中研發狀況披露較多,而關于公益方面則最少。對于管理層討論和分析方面的指標,披露情況也不是太好,大多企業會披露收入和費用變動原因,但對于成本、利潤、銷量變動有些僅僅描述了變動情況,而未分析變動原因。
(4)上市國有企業自愿性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上述的現狀分析以及調查統計過程中發現,上市國有企業自愿性信息披露不僅數量存在缺陷,質量水平也是需要極大提高,具體問題主要如下:
1.自愿性信息披露數量方面
披露數量不足,目前我國上市國有企業自愿性披露信息的數量總體偏低,項目指標披露率僅達50%,也意味著21項項目中僅一半的項目得到了披露;分行業來看,各行業項目指標披露率介于40%-60%,可見各行業披露數量較相近,沒有特別突出的,也沒有特別差的,反映出各行業普遍披露數量不足。披露側重存在問題,從四類指標披露情況來看上看,大多數企業年報中對背景信息以及財務變動的現狀描述篇幅較大,而對于信息使用者所關注的預測性信息則較少闡述;而分行業來探討,各行業披露業各有側重,特別體現在關鍵性非財務信息。
2.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質量方面
披露內容不實用,即披露內容與各利益相關者需求相關度不足或是自愿性信息披露內容粗略,晦澀難懂,且存在大量無效信息。披露描述不充分,統計的過程中發現,大部分公司對某一重大指標及變化原因的披露都是不深入、不全面、不系統,大多數未提供有說服力的數據說明,采用文字堆砌,甚至用夸張辭藻進行描述。披露形式不規范,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各項內容的位置比較靈活,各項內容的排版順序也不同,而且往往與強制性信息混在一塊,篇幅一小就很容易被忽視。再次,自愿性信息披露風格不同,當然這也和各公司的企業文化或者經營狀況有關。歸納發現,各項指標完成度高、業績好的公司傾向于直觀的表格披露;業績一般的公司則多使用語言描述。再者,還有一個定性定量披露的問題,大多數的公司沒有定量披露項目的習慣,普遍傾向于以文字定性描述。
成因與對策
經過分析,我國上市國有企業自愿性信息披露問題的成因如下:我國資本市場現存缺陷,我國的資本市場機制不完善、我國上市企業內部治理結構不合理;自愿性信息披露相關方缺乏引導,企業缺乏引導,披露動力不足、民眾缺乏引導,監管意識薄弱;自愿性信息披露相關制度與監管不完善,自愿性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自愿性信息披露質量監管懲罰不到位。
為了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我們必須重視起上市公司(不僅僅針對上市國有企業)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問題。要從根本上改善自愿性披露現狀,應當建立監管與引導一體的框架體系。監管與引導并舉的基本框架體系如圖4-1所示:
從這個框架體系中可以看到,涉及三方:監督機構、上市公司以及公眾,在這個體系中監督機構起主導作用,它引導、監督著上市公司和公眾的行為,對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改善產生直接的影響。這個框架適用于所有上市公司,采取多管齊下的辦法,不僅逐步解決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問題,同時也彌補了我國資本市場的相關缺陷。
[1]伊志宏,姜付秀,秦義虎.產品市場競爭、公司治理與信息披露質量[J].管理世界,2010(1); 11-23_
[2]王曉玲,構建中國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數研究[J].會計之友,2013( 7):55-57.
[3]張明霞,徐蘇瓊.上市公司自愿性會計信息披露研究[J].經濟研究,2014(32):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