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晨容 師佳英
隨著我國的經濟實力的增強,國家開始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機制改革,把農村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建立了專項資金。并且在近幾年來,對義務教育的扶持力度不斷加深,專項資金數額大,涉及范圍廣,因此更要加強對其的監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冒審計法》第十六條的規定,云南省審計廳于2015年s月至7月,對宣威市2013--至-2014年農村義務教育專項資金使用管理情況進行了審計,對有關情況進行了必要的延伸和追溯。本文將介紹審計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對其提出的整改建議,希望能進一步規范教育經費的管理使用。
宣威市 農村義務教育 專項資金
宣威市農村義務教育專項資金審計的基本情況
宣威市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共399所,在校學生184681人(寄宿生104619人),營養改善計劃學生197666人。2013至2014年兩年投入中小學公用經費28065.08萬元,寄宿生生活費補助24751.17萬元,營養改善資金23790.08萬元,免費教科書資金0.58萬元。
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
(1)農村義務教育專項資金的發放不合規
在審計過程我們發現,宣威市農村義務教育專項資金的發放情況存在著許多違規與不合理的現象。主要有以下情況:城市學生26578名違規享受營養改善資金1649.53萬元;違規發放營養改善計劃專項資金324.17萬元;市教育局超范圍撥付寄宿生生活補助27.63萬元。我們還發現,專項資金在管理和使用的過程中也存在許多情況。具體如下:專項資金結余管理不到位;挪用農村義務教育專項經費491.84萬元;使用假發票和無效發票報賬1249.24萬元。
(2)學校食堂補貼資金核算及管理混亂
在審計學校食堂補貼資金時,發現學校的食堂補貼資金在使用過程也存在許多問題,重復報賬、擠占伙食成本套取資金,形成“小金庫”22.84萬元;同時食堂核算不規范,損壞學生利益,具體問題如下:大米核算管理不嚴,存在損失浪費,擠占營養餐伙食成本4_76萬元;擠占寄宿生伙食成本80_71萬元。
(3)合同管理混亂,支出不明、結算不實
在審計簽訂的與專項資金相關的各類合同中,也發現了許多問題,具體如下:合同編造虛假維修合同業務,套取資金14.89萬元;編造虛假維修合同,支出不明37.34萬元;不按合同約定結算,多付資金5.21萬元;合同內容與結算不符,維修項目重復或損毀。在會計核算方面,我們也發現存在問題:核算基礎薄弱,資金財產存在安全隱患;審核把關不嚴,重復報銷出差費用0.53萬元。
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
(1)宣傳教育的力度不夠,導致對要規范使用專項資金的思想意識不高
國家對教育上的每一筆資金,都有明確的管理辦法,都有明確的用途,都有規范的下達渠道。因此,要依照管理辦法管理資金,按用途來使用資金,按渠道來下達資金。在我們審計過程中詢問相關工作人員以后發現,有的工作人員對于資金的明確的用途以及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都不是很清楚,或者即使清楚一些,也沒有按照規定來辦,這說明相關的法規宣傳和學習還不到位。
(2)學校食堂補貼資金核算和管理機制不健全 經過審計發現,大部分的學校食堂的賬務并沒有分開核算,而是與學校一起核算,同時核算不規范,導致出現了重復報賬等問題,也造成許多的資源浪費。
(3)財務人員專業水平有限,學校財務制度不規范 我們在審計過程發現,學校以及相關部門的會計人員的專業水平還有待提高,他們對與專項資金相關的會計核算并不熟悉,導致在做賬的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問題;同時學校財務制度也不規范,才會導致出現“小金庫”等問題.
審計問題的整改對策
(1)加強宣傳教育,提高思想認識,規范資金用途 各級各部門要認真開展好各類財經法規、管理政策和工作制度的宣傳教育工作,特別要抓好《預算法》、《會計法》、《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以及各類專項資金管理制度的宣傳、教育、學習和落實工作,通過正面引導和警示教育,營造依法行政、按章管理和有序運行的良好氛圍。同時要加強監督,各級財政、審計和監察部門要進一步加強溝通、協調和配合,形成財政專項資金監管合力。
(2)加強食堂賬務管理,切實保障學生利益
一是單獨建賬。所有學校的學生食堂必須建立單獨的賬目,食堂會計核算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為依據,客觀真實地記錄、反映各項收支情況和結果,學校食堂賬務實行日清月結,每學期結算一次,每學年在學期結算的基礎上辦理年終結賬。二是嚴格結余管理。所有學生食堂不允許產生結余,若當月有結余資金的要滾存到下月使用,全額用于學生改善伙食。三是分帳核算。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資金可與寄宿生生活補助資金整合使用,但必須分賬核算,做到賬務清楚。四是嚴格資金管理。所有學生的伙食資金,不準用于支付人員工資及福利費,不得用于食堂大型用具及設施設備購置,不得以任何名義侵占學生利益。
(3)加強培訓,提高教育財務管理水平,完善學生補貼發放系統
要加強對財務獨立核算的中小學校長、出納、會計進行了財務培訓,同時要求各縣采取集中培訓和下鄉業務指導相結合的方式,對學校負責人和財務管理人員進行財經紀律和財務管理專題培訓,提高業務能力和水平。同時還要建立健全學生實名制管理系統,下達資金時嚴格按照實際學生數下達,把結余資金留存在財政專戶,年底清理時退回,確保資金使用安全。嚴禁公款私存,加強對各種資金的管理,學生補助資金等專項資金要全部納入學校預算,統一核算,統一管理。嚴禁設立“小金庫”,嚴禁賬外設賬,嚴禁公款私存。
總結
本文結合宣威市2013至2014年農村義務教育專項資金管理使用情況審計結果的相關數據,分析宣威市農村義務教育專項資金在使用過程存在的問題以及原因分析,并針對問題提出了相對應的對策,希望對其改進問題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