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飛



專項資金績效評價是完善公共財政管理體制,提升資金使用安全性、規范性、有效性的內在要求。本文結合A市職業培訓補貼專項實際,運用“4E”原則,設計績效評估模型,構建職業培訓補貼專項績效評價體系。
職業培訓 專項資金 績效評價
隨著政府專項投入的擴大和財政管理體制的完善,專項資金使用績效如何已成為社會公眾越發關注的問題。在績效評價整體工作中,評價體系的構建是核心問題。本文以A市職業培訓補貼專項為例,就如何構建科學、合理、可操作的績效評價體系做一些粗淺的研究。
A市職業培訓補貼基本情況
十九大報告指出:“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注重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鼓勵創業帶動就業”。“十三五”期問,A市將對城鎮失業人員、農村轉移勞動力、企業職工、新成長勞動力等城鄉勞動者開展大規模培訓。尤其對高校學生和畢業生、登記失業人員、農民工、低收入困難家庭子女、企業轉崗安置職工、退役軍人、殘疾人員等重點群體實施免費職業技能和創業培訓;同時強化企業主體作用,鼓勵企業開展崗前、在崗人員技能提升培訓和轉崗儲備技能培訓,培訓取得相應證書后按規定給予培訓補貼。
職業培訓補貼評價體系構建原則
評價體系參照國際通用標準4E原則:公平、經濟、效率、有效。
(1)公平性原則
職業培訓補貼在立項時,應該合理界定培訓群體,重點支持就業困難群體;在實施過程中,要嚴格規范執行來貫徹落實公平性;在項目結束后,評估政策實施的社會效益如何,足評估績效公平性的重要內容。可以說公平性貫穿績效評價過程的始終。
(2)經濟性原則
經濟性體現在為達到預期培訓日標而耗費的財政投入最小,因此在項目設立時需要分析預算支出結構是否滿足目標需求,分配因素、比例是否合理。比如補貼標準應該經濟,標準定得過高或者補貼市場不需要的職業(工種)會導致浪費,過低則可能喪失政策有效性。
(3)效率性原則。
效率性是指如何利用既定資源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重點考察政策執行過程中業務辦理、資金執行等情況。比如在補貼申報管理上,應當加強信息化建沒,提升行政效能。一方面,建立一站式網上申報平臺,簡化群眾辦事環節,優化政務服務;另一方面,以“信息化+內部流轉”的方式再造業務流程,加快推進部門間信息共享和協調,整合部門資源,避免公共資源的浪費。
(4)有效性原則。
有效性是指支出結果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社會、經濟、政治等方面的預期目標。職業培訓補貼的目的是使失業者掌握更好的職業技能,從而自食其力地融人社會;使低技能的勞動者擁有更高的勞動技能,從而改善其生活狀態和職業能力。現實中培訓階段的問題主要體現為培訓供給與用工需求決定的實際培訓需要不匹配。這就要求職業培訓工作必須與用工市場相接軌,深入挖掘實際培訓需求,做好培訓供給側改革,開發滿足市場需要的“培訓菜單”,既要符合當前經濟發展需要,又要有前瞻性,延長培訓成果“保質期”。
職業培訓補貼績效評價模型
政策的落實表現為投入、執行、產出、效果的循環過程。在績效評價的實踐中,考慮指標設計的可操作性,績效評價模型設計為項目設立、項目管理、項目績效三個階段。
(1)項目設立
預則立,不預則廢。項目設立是整個績效評估模型中的第一個階段,也是最后一個階段項目績效評估的應用對象。項日設立階段應著重關注項目設立的必要性、合理性、可行性。項目的必要性反映在項目政策文件依據充足;合理性體現在目標設立、指標考核科學合理;可行性體現在具備具體可操作的實施方案,對象、標準、申報、審核、支付流程均清晰明了。
(2)項目管理
項目管理階段是績效模型的第二個階段。項目設立階段的種種目標、計劃需要項目管理階段來組織實施。項目管理效果的高低成敗最終通過項目績效分析評估。因此,項目管理是整個績效模型中承上啟下的階段。項目管理的具體對象是執行情況,主要從業務和財務兩個方面具體考察。業務方面可以從業務管理、檔案管理、信息公開、信息化建設、監督管理等維度考評;財務方面主要從財務管理、財務制度、財務核算等維度考評。
(3)項目績效
項目績效是績效模型的第三個階段。一方面,項日績效是對整個項目實施情況的綜合性評價,因此項目績效是前兩個階段結束后的成果;另一方面,政策得到貫徹落實,自上而下層層深入到民眾生活后,從基層反饋出來的民意形成調查結果又會作用于之前的所有環節,為政策的改進提供依據。因此,項目績效又銜接著下一年度的績效評價工作,并循環反復,促進良性運轉。
綜上所述,最后形成績效評估的三個階段的綜合模型如圖所示。
職業培訓補貼績效評價體系的指標設計
基于績效評估的模型,以項目設立、項目管理、項目績效三個階段來構建評價體系的一級指標。基于“4E”原則的要求,在各階段分別設立“項目立項”、“項目目標”;“組織實施”、“資金管理”;“資金效益”、“社會效益”等二級指標。最后采取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分式,結合實際將二級指標進一步分解為三級指標,形成指標體系如圖所示。
[1]曹中,葉素鳴,方媛.財政促進就業專項資金績效評價研究[J].時代經濟貿,2010(175).107.
[2]陳偉雄.財政就業支出績效評價的國際比較及經驗啟示[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11 (4).394-397.
[3]修新田,陳秋華,沈芝琴.福建省就業專項資金績效評價體系研究[J]技術與創新管理,2013(3).24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