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易出



以湖北省為例,通過構建湖北省地區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系統綜合發展評價指標體系,運用藕合協調模型對2001-2016年湖北省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系統耦合協調狀況進行7實證分析。分析結果表明:2001年-2016年湖北省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系統的耦合互動效直由弱變強,耦合協調度從2001年的0.099,上升到了2016年的0.705,正處于中級協調發展階段,并依據分析給出經濟——教育耦合協調發展對策。
高等教育 經濟發展
耦合協調 湖北省
高等教育,作為當今人類社會知識傳播,創新創造的主要來源之一,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越來越密切。一個國家高等教育的規模,質量與潛力,根本性的決定了這個國家科技創新與技術的發展水平,從而決定了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和增長模式。同樣,經濟的不斷增長不僅對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為高等教育的發展提供了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持。教育和經濟相互協調發展正是適應了又快又好,均衡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思想。
湖北省是中部地區教育與經濟發展較為突出的省份,具有較好的數據代表性。湖北省擁有豐富的高等教育資源,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學科門類發展均衡,科研創新實力較強。此外,湖北省經濟發展水平在中部地區一直處于前列,并且相較他省經濟結構發展較為均衡,其農業礦業發達,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具有鮮明的經濟發展特色與中部經濟地位。2016年國家下達了《關于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的批復》,而教育與經濟的協調發展對該目標的實現有重要作用。
模型分析與數據來源
(1)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系統耦合機理分析
高等教育系統和經濟發展系統分別被定義為耦合協調系統的兩個子群系統,兩個系統之間的耦合性特征表現明顯,涉及范圍較廣。主要表現在:一方面、高等教育發展變化對經濟發展發展有深刻的影響。高等教育的發展水平可以有力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水平提高,在教育立國科技強國的大方針下,高等教育既可以通過提高人力資本質量推動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促進經濟增長;也可以通過創新人才的培養,促進知識創新和科技創新,推動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進步和產品不斷更新,成為經濟長期可持續增長的重要源泉。另一方面,經濟發展對教育的作用更為直觀。經濟系統的發展將對區域內部的高等教育系統提出新的要求,通過教育經費投人或政策導向,直接或間接的促進高等教育在規模與質量上快速發展。綜上所述,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兩個系統具有極為明顯的耦合協調關系。
(2)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系統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經過對湖北省高等教育系統和經濟發展系統的研究成果整理分析,采用文獻法、理論分析法對指標進行了篩選,分別構建了高等教育系統和經濟發展系統評價指標體系。采取高校職工數、在校大學生人數、每十萬人在校大學生數、教育經費4項教育系統指標評價高等教育系統;選取財政收入、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額、消費水平等4項經濟發展指標評價經濟發展系統。評價指標的原始數據大部分選自2001-2016《中國統計年鑒》和2001-2016《湖北省統計年鑒》。此外,為消除各個指標的大小范圍,尺度單位因素的影響,利用正功函數對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具體為:
式中,Xij和X'ij為數據原始值和標準化處理后數值;Xjmax,Xjmin為式中,H(x)和E(y)是高等教育系統和經濟發展系統的綜合評價值;xt和Yr分別是xt和yr的標準化值,通過SPSS對所選取數據標準化處理計算得出;wit、wjr為所選取指標權重。指標權重wj采用熵值賦權法確定,通過矩陣計算出旅游經濟與交通系統評價指標權重數值后,列圖如下:
(4)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系統耦合評價模型
由上文所述耦合協調理論,建立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雙系統的耦合度模型:式中,D為耦合協調度,取值范圍為[0,11; C為高等教育系統與經濟發展系統的耦合度;M為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系統的綜合協調指數;H (x)和E(y)分別為高等教育系統和經濟發展系統的綜合評價指數;α和β為待定系數,由于兩個系統同等重要,因此,α和β各取值0.5。參考高楠,余菲菲等學者的研究,對高等教育系統及經濟發展系統的耦合協調等級以及評定標準劃分如下:耦合協調度D從0變化到1,共有七個階段。分別為:極度失調發展(0-0.2)、中度失調發展(0.2-0.4)、瀕臨失調發展(0.4-0.5)、勉強協調發展(0.5-0.6)、初級協調發展(0.6-0.7)、中級協調發展(0.7-0.8)、優良協調發展(0.8-1).
湖北省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系統耦合協調評價結果分析
借助所選取的數據及上述公式,分別計算出湖北省2001-2016年高等教育系統綜合評價指數H(x)、和經濟發展系統的綜合評價指數E(y)、高等教育一經濟發展系統的綜合評價指數M、及高等教育-經濟發展系統未禺合協調度值D,結果見表3。結合表2表3數據得出結果如下:從2001年至2016年,湖北省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耦合協調值分別為:0.099500384(極度失調)、0.146207696(極度失調)、0.196674898(極度失調)、0.247467204(中度失調)、0.283586262(中度失調)、0.323170351(中度失調)、0.360914038(中度失調)、0.391460059(中度失調)、0.424234171(瀕臨失調)、0.466864568(瀕臨失調)、0.517984547(勉強協調)、0.553978802(勉強協調)、0.593531843(勉強協調)、0.641359716(初級協調)、0.673065258(初級協調)、0.705776293(中級協調)。
(1)綜合發展評價與耦合協調度分析
由上述知,2001年-2016年湖北省高等教育系統和經濟發展系統的綜合發展水平,耦合協調程度都不斷提高。在高等教育系統發展過程中,高等教育系統綜合評價值從最低值0.043455113(2001)上升到0.992494838(2016),接近于最高值1。在經濟發展系統發展過程中,經濟發展系統綜合評價值逐漸從最低值0.009022318(2001)上升到最高值1(2016)。
此外,綜合協調指數從2001年的0.026238716不斷增加到2016年的0.996247419,這說明湖北省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系統的未禺合效應不斷增強,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間的作用反作用更加深刻,聯系更加密切。若量化描述兩系統間的耦合協調關系及聯系程度,利用EViews軟件對兩系統16年的綜合評價值H(x)和E(y)分別為進行回歸分析,得回歸方程:E(y)=1.150687H(x)2-0.227332,且該方程回歸的可決系數R2=0.922605,證明擬合效果較好;且就顯著性而言,Prob(F-statistic)=0.00000,證明該方程顯著性極好。高等教育系統綜合評價值每變動1個單位,經濟發展系統綜合評價值就變動1.15個單位,說明了湖北省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系統存在著較強的互動關系,且間接說明了教育的外部效應較強,可為社會帶來超額福利。
湖北省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系統耦合協調發展對策
(1)配合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建設高校專業設置
區域產業結構根本上決定了區域的經濟發展狀況,而區域高等教育專業結構則可以深刻影響區域產業結構的布局是否均衡協調。注重開發湖北省傳統產業,比如工業里面下分的輕工業制造、汽車產業,農業里面下分的糧棉油茶產業,大力支持湖北新興產業,如光電子產業、生物醫藥等七大新興產業,并優先發展第三產業中的短板,如金融業,外貿服務業等。以產業為導向來引導高校以科研或就業需要來設置學科(專業),形成學校獨特的辦學特色。
(2)高等院校建立與地方政府、企業的廣泛合作——“政企?!蹦J絼撔峦晟?/p>
在經濟發展的系統中,院校作為高等教育的提供方,企業作為經濟發展的推動器,而政府就要做好三方的中間人,三者相互依托、相互促進。而傳統的“政企校”模式并不完善,需對三方進行資源整合,開辟創新路徑。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比如由各高校牽頭建立各自的“政企校”三方委員會,制定合作科研創新細則,明確三方的權利,利益關系及承擔的責任;高校專業培養細分:比如專業科研型人才與專業應用型人才,以此減少學生未來到科研領域或實務領域的接軌時間。
(3)健全財政性教育經費投人體制
中國公共教育財政性經費的GDP占比在2016年為4.22%,達到了世界教育財政性經費的基本線。但世界平均水平為4.7%,高收入國家為5.1%,反映了我國當前對公共教育經費的投入仍然不足。除經費投人的絕對規模與相對規模,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的結構也并非完善合理。此外,公共教育財政投入與居民教育支出并非簡單此消彼長的替代關系,良好健全的財政性教育經費投人可使居民受教育程度提高,保證居民未來可支配收入增加。同時,彈性較小的居民教育支出增長的幅度不如可支配收人,因此也會減輕居民教育支出負擔,形成教育投人一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
結論
本文在闡述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系統相互協調發展理論過程后,構建了高等教育經濟發展系統耦合協調評價指標體系。并通過對2001-2016湖北省的指標數據進行了定量分析,解釋分析教育一經濟系統耦合協調發展路徑,并給出未來雙系統協調發展的建議對策。結論如下:
(1)2001年-2016年湖北省高等教育系統和經濟發展系統的綜合發展水平,耦合協調程度都不斷提高。2001-2014年湖北省高等教育系統綜合發展水平高于經濟發展系統綜合發展水平,表現為經濟發展滯后型:但2015,2016湖北省高等教育系統綜合發展水平開始低于經濟發展綜合發展水平,因此,加快高等教育系統升級建設,以促進湖北省經濟協調均衡健康發展的任務迫在眉睫。
(2)2001年-2016年湖北蔥叩冉?育與經濟發展系統的耦合互動效應由弱變強,耦合協調度從2001年的0.099500384,表現為極度失調,發展到了2016年的0.705776293,表現為中級協調。說明了湖北省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系統的耦合協調逐漸發展,時至今日已經初步協調,但仍未達到目標。
(3)在國家下達了《關于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的批復》,而教育與經濟的協調發展對該目標的實現有重要作用的大背景下,湖北省應當抓住機遇,教育系統應借助經濟發展來發展自身規模、完善自身結構,為經濟發展助力;經濟發展系統則應進一步加強與教育系統協作,通過教育立省,教育強省,并反哺發展教育。
[1]羅建平,馬陸亭.我過普通高校經費配置的有效性分析[J].教育探索,2013.9
[2]方艷紅.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研究——以山東省為例[D].山東經濟學院,2015.5
[3]王凱,李娟,席建超.中國旅游經濟增長與碳排放的耦合關系研究[J].旅游學刊,2014.6
[4]朱建鴻.湖北省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