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德紅
稅收是對一個國家經濟進行調節的有利措施。出口退稅政策作為一項針對我國對外經濟貿易的事業,合理地借助于出口退稅政策不僅利于增加我國外貿出口量,而且也利于提升我國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本文就主要結合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對出口影響的實證進行探討和分析。
出口退稅政策
調整 出口 外貿企業
前言
出口退稅政策屬于一種財政措施和手段,其在提升一國商品競爭力和促進一 國對外貿易發展方面都有著關鍵性意義。為了對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對出口的影響有更深人的認識,文中先闡述出口退稅政策調整情況及相關實證研究,然后探討出口退稅政策給外貿企業帶來的影響,最后分析外貿企業應對出口退稅
政策調整的改進措施。
出口退稅政策調整情況及相關實證研究闡述
我國是從1985年起開始實施出口退稅制度的,這一政策從實施以來到目前為止已經經歷了幾次調整,這些政策和制度的調整都是按照國家宏觀管理的要求和改革開放的形勢發展所需而進行的,并且已經成為政府對貿易規模、產業結構進行調整的一大重要工具。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具體可分為以下四大階段:從1994~1997年是出口退稅率逐步調低的階段。從1998~2003年是出口退稅率逐步調高的階段,尤其是在1997年以后的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之后,為了更有效地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同時促使出口額增加,我國也在1998年進行了一次幅度較大的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即將原先出口產品零稅率調至3%、6%和9%這三個檔次。在2004年,出口退稅又嚴重受到人民幣升值壓力的影響,又再次調低了出口退稅率。從2008年至今,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同時為了更好地緩解出口減少壓力,又再次上調了一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稅率。
出口退稅政策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恢復后,開始呈現出其對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然而,受到政府財政赤字、資源高消耗、環境污染嚴重以及人民幣升值等的影響而導致我國的出口退稅出現了反反復復的變化。這一政策在我國經濟發展進程中占據著關鍵性的地位,國內很多學者也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人的研究。然而考慮到我國國情之特殊,大多系統研究都集中在近十年間。我國學者金紅(2004)年對我國幾次調整出口退稅率對出口總額的影響狀況進行了總結分析,得出出口退稅率降低或導致出口總額下降,推高出口退稅會是出口總額得到顯著增加。陳曉川、楊海艷(2006)結合19852004年數據測算出出口退稅同出口總額間的相關系數和回歸系數,結果表明出口退稅在99%的顯著水平對我國出口總額增長起著促進作用。
出口退稅政策給外貿企業帶來的影響
(1)影響出口貿易額
出口退稅借助于退回出口貨物進而在我國各個環節已繳納稅費這一措施來實現降低出口商品成本這一目的。因而,通常而言,出口業務都會伴隨著出口稅率的調整進而呈現出同向波動的趨勢。就現階段來看,我國大多數企業都是較低端的制造類企業,所出口的產品大多都是低附加值的產品和簡單加工的產品。自2007年至今,我國連續大規模地降低或者取消出口商品退稅,以期借助這一稅負變化手段來鼓勵企業進行技術更新,并實現產品換代升級。但是,對企業尤其是傳統老企業而言,進行技術更新和產品換代升級都不是朝夕間能實現的,減低或者取消出口退稅,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必然會導致出現企業成本的上升和訂單數的減少,并使出口貿易額出現下滑的趨勢。
(2)影響出口產品的結構
近些年來,我國多次對不同類別商品出口退稅稅率進行調整,具體進行調整時主要是將高附加值產品、高科技產品、IT產品以及重大技術裝備等的出口退稅率調高,同時適當地降低普通出口產品以及易引起貿易摩擦商品的退稅率。取消那些國家限制的“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出口產品退稅。諸如此類的政策調整都較好地體現了國家層面的產業政策導向,一步步改變之前主要依賴能源、資源和勞動力等有形要素投人的外貿發展方式,逐步強調從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繼而實現出口產品結構的優化,減少對外貿企業的依賴。外貿企業應對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的
改進措施
(1)實現經營模式的轉變
外貿企業應實現自身的變化和革新,改變單純意義上的利用雙方信息不對稱而進行的簡單交易行為。同時還應將著重點放在參與生產企業產品的研發和設計、市場信息的反饋以及市場前瞻性等方面。外貿企業還應善于發揮外貿企業的資金和資源優勢以及銀行信用等進而為企業生產搭建好融資平臺,借此來有效緩解生產企業的資金壓力,并將重點放在提升資金周轉率以及使用效率等方面。與此同時,還應徹底轉變外商的服務思想和理念,突出并發揮外貿企業的融資功能和服務功能,不僅應給外商提供各種靈活的優惠付款條件,而且還應切實提升外商擇優組織各類優質產品的配套服務能力。
(2)完善并優化管理流程
從客觀方面來看,調整出口退稅率其實是一種滯后的宏觀調控措施,尤其是對于大宗出口項目而言,其談判的周期非常長,從意向到談判成功通常都要經歷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如果在談判期間出現了出口退稅率下降政策傾向的影響,當下現有的執行業務也會在無形中受到影響,進而直接導致出現企業虧損甚至利潤下滑現象,這樣一來,外貿企業就需要來承擔起由于受到退稅率變化而造成的損失部分,因而對于外貿企業而言,其應制定系統的計劃和科學的經營決策,同時還應加強對國家經濟貿易形勢的研判和分析,并深人地研究宏觀調控政策體系,這些都利于提前做好政策變化的預警和應對。
結語
綜上所述,文中關于出口退稅政策調整情況及實證、出口退稅政策給外貿企業帶來的影響、外貿企業應對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的改進措施等內容的探討充分證明,出口退稅對我國的經濟增長有著直接的影響,從政府方面來看,我國在今后應制定出更加靈活、完美的出口退稅機制,借此來消除或者減少出口退稅對出口貿易的影響,進而從本質層面減少出口退稅對我國整個經濟發展和貿易的影響。
[1]呂凱波.財政分權、出口退稅分擔機制改革與出口貿易增長[J].國際貿易問題, 2016(5):28-38.
[2]劉怡,耿純,趙仲匡.出口退稅政府間分擔對產品出口的影響[J].經濟學:季刊,2017(2):1011-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