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旺
當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改革不斷深入,財政性經費支出逐年增加。科學合理的規范好行政事業單位績效評價工作,是管理工作的有力抓手,是落實國家政策的具體體現,也是提高政府效能和科學管理的需要。目前,財政部門要求各類行政事業單位要根據自身承擔的工作職能,完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建立“花錢必問效,無效必闊責”的管理機制。本文作者通過分析行政事業單位績效評價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指明了行政事業單位績效考核不足之處,提出了完善行政事業單位績效評價管理工作的解決策略,從而為行政事業單位中高層管理人員提高單位管理水平、管理質量提供了理論參考。
行政事業單位 績效評價工作
行政事業單位績效評價的意義及當前績效評價管理問題分析
行政事業單位開展績效評價工作,能夠幫助單位提升管理水平、管理質量,增強單位可持續發展能力。行政事業單位落實好績效評價工作,通過計劃一實施一評價一改進等環節,制定并不斷完善績效評價體系,對于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行政事業單位績效評價的意義
行政事業單位的經費來源主要來自于國家財政撥款,其支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目的,主要為社會提供各種公益性服務,滿足人民對教育、科學、文化、衛生等方面的需求。加強績效評價管理,可以有效克服某些單位重視申請經費、重視投入、輕視使用效益,花錢浪費嚴重、資金效益低下的現狀,促使行政事業單位加強資金管理,優化支出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建立起對財政資金貫穿于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的追蹤問效管理機制,促使行政事業單位更加規范化發展。
(2)當前績效評價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考核時間周期不合理。當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上級主管部門通常以年為周期對下屬單位實施考核,即大家通常所說的年終考核。由于時間跨度長,行政事業單位在組織預算執行過程中,現實情況可能與當初政策制訂時的情況不同,造成考核指標體系不接地氣。另外,有些項目的時間周期可能超過一年,或者有的項目時間周期只有幾個月。這就要求考核時間要靈活,要動態管理,實現不定期考核。但目前很多行政事業單位考核周期不能與項目周期同步,工作人員為了完成單位績效評價指標,往往都是通過人為調增或調減相關數據來完成績效目標,違背了事物的自然規律,不利于行政事業單位可持續發展。
2.績效評價管理方案制定方式不恰當。現階段很多地方的行政事業單位繢效評價管理方案主要還是上層領導根據多年管理經驗制定的,并沒有征求和聽取專家學者、社會群眾以及基層工作人員的意見。所以就會出現上級領導和普通員工在績效評價工作上不能相互理解,行動不一致,達不成共識,形不成工作合力。這也導致很多行政事業單位內部設計的績效評價管理方案沒有可操作性,與現實情況脫節,績效評價管理工作成了走過場、走形式,導致績效評價管理工作不能取得理想的評價效果。
3.績效考核指標體系不系統、不完善。績效評價體系的設計應遵循“內容全面、方法科學、制度規范、客觀公正、操作簡便、適應性廣”的基本原則,但是有的地方或部門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的設計不符合單位實際發展的狀況,績效目標、績效指標、評價標準沒有做到量化具體、準確清晰、先進科學。整體上缺乏科學性和系統性,在績效考核工作上多是按照定性的指標進行,總體上沒有足夠的數據作為支撐,沒有做到定性指標與定量指標相結合,僅僅是通過聽取工作匯報、詢問座談等方式進行績效評估工作。這樣一來,行政事業單位考核指標的不具體導致在實際考核工作當中不能全面評價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以及真實發展狀況。因此,行政事業單位要提高認識,重視自身在績效評價以及管理工作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完善“部門職責——工作活動”目錄,構建科學完善、表述精準的績效評價管理體系,確保績效目標可審核、可監控、可評價。
4.績效評價工作缺乏剛性和強制性。當前我國很多地方和部門對行政事業單位的績效考核工作并沒有高度重視,對績效考核工作沒有上升到法律法規強制性的高度。有的主管部門對下級單位的考核流于形式,為了考核而考核。對下級上報的考核資料審核把關不嚴,沒有細致的審核、把關。個人認為應將績效評價工作列為政府督導的一項重要內容,評價結果依法公開并接受社會監督。單位主要負責人對績效評價數據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合法性負責,績效評價的結果應由單位主要負責人簽字確認,績效評價考核結果作為被考核單位及主要負責人評優評先、晉升加薪的依據。考核工作組應嚴格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考核,依法依規開展績效評價工作,否則將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行政事業單位績效評價管理工作解決策略
做好行政事業單位績效評價管理工作,需要堅持客觀、科學、公正和綜合績效評價的原則,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行政事業單位要做好內部溝通工作,確保單位內部信息得到反饋和交流。針對目前行政事業單位績效考核工作過于形式化問題,首先需要制定可行性的績效考核體系,對考核體系的相關內容進行細化量化,在切實做好每一位員工知情的情況下開展績效評價工作。讓每一位工作人員都認識到績效評價工作對于本單位的長遠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鼓勵工作人員及時反饋,激發全體工作人員工作熱情,從而消除形式化工作狀況。績效評價體系的制定充分聽取專家學者、基層群眾、業務骨干的意見,增強績效評價體系的可操作性、科學性、合理性。
行政事業單位績效評價工作應貫穿于項目管理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避免“秋后算賬”的情況。要改變目前行政事業單位一年評價一次的工作考核的機制,結合行政事業單位工作的實際情況,遵循經濟活動規律,制訂多種形式的績效評價方法。為充分調動行政事業單位做好績效評價工作的積極性,績效評價結果應與財政預算安排相掛鉤,對績效評價得分較高的項目,財政預算安排予以傾斜;對績效評價得分較低的,按一定比例壓減預算安排;績效評價不合格的項目,一律予以取消。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建立全面規范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全面實施績效管理。今后,行政事業單位應將績效評價工作作為財政財務管理工作的一項重點工作,強化財政資金支出責任,切實優化資金配置,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促進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