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共享是一種新型的財務管理方式,其在實施過程中能夠將財務信息進行共享處理,進而保證企業的財務管理質量。基于此,本文將首先介紹企業財務共享實施的原則以及價值。其次,研究企業財務共享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后,分析企業財務共享實施的改進建議,其中主要包括提升企業財務共享實施信息安全風險控制質量、提升企業財務共享實施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規范企業財務共享實施制度流程、提高企業財務共享實施中的信息化水平四方面內容。
企業財務共享 風險控制 信息化
前言
隨著時代的發展,企業在實際經營過程中,企業財務共享的應用范圍逐漸提升,同時越來越多人認識到企業財務共享實施的重要性。企業財務共享的實施,能夠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但是目前企業財務共享在實施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企業財務共享最終的實施質量。面對這種情況,要想從根本上提升企業財務共享實施質量,就需要對企業財務共享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展開正確認識,在此基礎上建立相應的解決方案。
企業財務共享實施原則及價值
(1)企業財務共享實施原則
1.性需求原則
企業財務共享優化中的個性需求原則指的是在整體規劃的基礎上,根據企業實際發展情況,制定相應的發展方案。在此過程中,企業各個生產部門在實際運行中需要保證一定的差異性,這種方式能夠保證產品的多樣性,從產品制作到產品銷售,都需要實現差異化管理。在此過程中,如果采用傳統管理方法,很難對企業中的各個部門展開有效管理,但是在此過程中應用企業財務共享,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在企業財務共享實施的過程中,需要從企業經營的總體考慮,對自身的特色展開保留維護的同時,簡自身的個性充分發揮出來,這種方式能夠促進企業的良好發展。
2.協調性原則
由于企業在實施發展過程中包含了多個部門共同合作,在此過程中,要想保證企業整體的經營質量,在企業財務共享實施過程中就需要保證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性。例如,在企業財務共享實施過程中,對會計核算部門以及財務管理部門展開適當調整,保證其能夠與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相互問吻合。企業中的人力資源部門需要在此基礎上完成企業中員工的分配工作,保證企業中人員組織結構的科學性以及有效性。同時還需要保證企業中各個部門的分工科學,責任劃分清晰等,給予企業中各個部門充分的發展空間,將本身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這種方式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能夠促進企業的發展,同時還能夠對企業內部資源展開充分利用,對人力資源配置展開優化的同時,提升企業的管理質量。
3.前瞻性原則
企業財務共享中的前瞻性原則指的是在實施過程中,需要確定其中的目標,在此基礎上為企業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礎,保證企業的經營發展質量。在此過程中需要注定詳細的財務設計規劃,在制定相關決策的過程中,需要將企業當前的情況與今后的發展情況相互結合,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決策。不能僅僅根據當前情況制定決策,這種方式會影響最終的決策質量。另外,在企業財務共享實施優化的過程中需要考慮統一的標準以及范圍,對目前的企業財務共享實施方式展開創新,其中主要包括組織機構的創新、管理模式的創新以及操作模式的創新、連接模式的創新等方面內容,這種方式能夠打破傳統實施方式的束縛,全面提升企業財務共享實施的質量。
(2)企業財務共享實施的價值
1.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
在傳統企業財務管理的過程中,企業需要配置對應的會計人員,在此基礎上配置對應的是業務支持人員,這種方式會提升財務工作的重復性。但是企業財務共享實施的過程中,能夠將企業中各部門以及各分公司的財務人員進行整合,這種方式能夠企業在經營發展中需要的人力資源成本,同時保證企業的工作質量。另外,在企業經營的過程采用企業財務共享,能夠對企業各個部門的工作展開細化分工,對業務流程展開整合,在此基礎上將與業務相互配套的服務也展開整合分工,細化業務管理中的每一項流程,最終達到提升企業經營質量的目的。例如,在配置企業員工的過程中,根據崗位的實際需求,對不同技能水平、不同領域的員工展開劃分,這種方式能夠提升員工的應用效率,進而降低企業經營的成本。
2.充分發揮出企業的優勢項目
在實施企業財務共享的過程中,能夠縮短項目從設計到實施過程中需要的時間,在傳統業務管理的過程中,產品銷售、市場分析以及財務分析、業務支持等部門需要相互配合。如果在經營過程中需要購買新的產品或者升級等工作,從審批到決議需要大量的時間,分散一部分精力,進而無法對市場展開全面有效的分析。而企業財務共享的實施,能夠對差異性小以及相關性弱的工作展開集中處理,這種方式能夠縮短企業瑣碎業務處理的時間,同時還能保證企業在開展項目過程中的良好地位,讓使其始終保持相應的優勢。
3.促進企業的靈活擴張
企業在展開業務擴張的過程中,為了保證最終業務擴張的質量,通常需要建立相應的輔助部門,這種方式會在無形之中提升企業經營成本。但是在此過程中實施企業財務共享,在業務擴張的過程中,相關專業人員會給予其相應的幫助,同時開展一系列的配套服務,在此過程中根據企業自身的發展情況,給予其針對性以及專業性的建議。避免了傳統業務拓展中招聘、建立部門等一系列過程,縮短業務拓展的時間,降低投入成本,最終達到促進企業利靈活擴張的目的。
企業財務共享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企業財務共享實施過程中存在信息安全風險
目前,在實施企業財務共享的過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的信息安全隱患,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就是企業財務共享實施的根本是信息技術,信息技術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雖然能夠提升信息處理效率,但是由于企業財務共享中涉及的方面較多,在實際運行中會存在較大的安全風險。企業財務共享中數據信息主要包括企業的財務情況、企業的現金流動情況、企業的經營情況以及企業的信貸情況等,屬于商業機密。如果在企業財務共享實施的過程中出現信息泄露情況以及信息被不法人員篡改等情況,會嚴重影響企業的經營質量,帶來一定的信息安全風險。面對此種情況,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建立相應的財務數據安全保護措施,同時提升企業財務共享實施人員的安全意識,降低出現企業財務共享實施過程中安全風險的概率。
(2)企業財務共享實施管理人員工作效率不高
導致企業企業財務共享實施管理人員工作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就是管理人員在實際工作中的分工不明確,如果在企業財務共享實施過程中出現問題,則會出現推卸責任的現象,影響了最終企業財務共享的實施質量。第一,企業中的財務人員與企業財務共享人員的責任劃分不明確,尤其是許多細節中的問題,其范圍以及順序并沒有得到明確制定,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非常容易出現工作沖突的現象,進而影響企業財務共享實施效果。
(3)企業財務共享實施制度流程不規范
企業財務共享在實施管理的過程中,管理人員對各個部門甚至是各個分公司中的業務情況不夠了解,無法制定科學正確的決策。例如,總公司以及分公司在處理公積金、社保等業務的過程中,采用的處理流程以及處理方式都不同,面對這種情況,如果不建立相應的標準化管理流程,則非常容易出現管理混亂的現象。在建立標準化流程之后,需要對企業財務共享中財務數據信息展開定期維護,并檢查數據的真實性,避免出現虛假信息以及偽造合同的現象,保證企業財務共享實施的規范性。
(4)企業財務共享實施中的信息化水平不夠
雖然多數企業在實施企業財務共享的過程應用了信息系統,但是由于信息系統無論是應用還是維護管理,都具備較強的專業性,因此在管理維護信息系統的過程中,非常容易出現信息系統管理不當的現象,進而降低企業財務共享實施中的信息化水平。例如,企業財務共享在實施過程中,企業財務共享系統并沒有與企業信息系統完全兼容,在此過程找那個需要對SAP系統、企業規定資產管理系統等展開改造,逐漸提升企業財務共享系統的兼容性。但是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定時更新系統中的權限,避免由于權限更新不及時出現無法展開賬號處理的現象。
企業財務共享實施的改進建議
(1)提升企業財務共享實施信息安全風險控制質量
提升企業財務共享實施信息安全風險控制質量的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內容展開,一是,對計算機以及網絡展開監督管理,在實施企業財務共享時,需要對計算機以及網絡展開全天監管,尤其是其中的數據信息。在此過程中,如果數據信息出現異常,則保證能夠在第一時間檢測到該種情況,提升對數據信息風險的控制意識。同時對計算機的錄入以及數據傳輸展開監督以及審核管理,避免出現沒有經過授權的存儲設備與計算機相互連接的情況,禁止計算機中的數據發布到外界網絡中,保證計算機中數據的完整性、機密性以及安全性。二是,建立相應的企業財務共享安全管理體系,這種方式能夠提升數據信息傳輸的準確性、及時性以及完整性。其一,對計算機網絡中的數據展開備份處理,其中包括原始數據以及處理后的數據,保證數據的完整性,避免在特殊情況下出現數據丟失的現象。其二,設置密碼程序監督管理,在進入系統的過程中,登錄密碼可以將數字以及字母相互組合,這種方式能夠提升密碼的保密性。另外,針對該系統的運行情況,需要配置專業的程序測試人員、檢修人員以及維護人員,定期對系統展開開風險評估,測試系統的崩潰恢復能力,保證企業財務共享系統的正常運行。
(2)提升企業財務共享實施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管理人員是企業財務共享實施的關鍵部分,其綜合素質水平直接決定著企業財務共享的實施效果,在此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管理人員對企業的運行情況展開深入了解,在此基礎上對其展開職責劃分。在實施企業財務共享的過程中,需要對分公司的財務人員、管理人員以及財務共享管理人員展開明確劃分,使其認識到自己工作崗位與其他工作崗位的差異性,明確自己的工作內容以及工作范圍,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自身最終的工作質量。
另外,在制定相應決策的過程中,需要根據企業在經營發展中的優勢以及劣勢共同制定相應的決策,保證決策制定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例如,建立相應的員工培訓系統,并對其中的培訓內容展開分類,根據崗位職責以及崗位性質的不同,選擇相應培訓體系。這種方式能夠針對性的提升員工的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水平。另外定期對員工的工作情況展開測評,每次的測評結果計算到員工績效中,使員工認識到提升自身綜合能力的重要性,最終達到提升企業財務共享實施質量的目的。
(3)規范企業財務共享實施制度流程
1.規定統一的開賬時間以及關賬時間,企業財務共享系統中的時間是由企業管理人員統一制定的,分公司以及子公司需要遵守這一規定,并在規定賬期中完成相應的工作。如果沒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工作,需要表明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以及需要處理的業務,相關人員對這一現象進行記錄。
2.制定標準的財務報表,在制作財務報表的過程中,需要具備較高的標準化,各個部門以及子公司財務報表的標準性,統一性越高,則最終報表合并成功的幾率就越高。同時使用企業財務共享系統完成數據傳輸,記錄數據傳輸的時間以及數據情況。
(4)提高企業財務共享實施中的信息化水平
在企業財務共享實施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提升財務管理質量,根據相關規定對其展開信息化處理,這種方式能夠將信息化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例如,在確定供應上合作關系的過程中,需要在企業財務共享系統中對供應商的信息展開維護,將簽訂的合同作為主要依據,經過審批之后,在企業財務共享系統中增加供應商的相關信息。在此過程中必須保證信息的全面性,為今后的信息維護管理提供良好條件,形成有效的數據信息。另外,對企業財務共享系統展開完善還能夠實現自動轉貨,如果匯率出現變動,則能夠在第一時間提供相應的對比結果,根據結果確定是否根據當前的匯率展開核算,保證財務核算的準確性,最終達到提升企業財務共享實施有效性的目的。
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對企業財務共享的關注程度逐漸提升,如何保證企業財務共享的實施質量,成為有關人員關注的重點問題。本問題通過研究企業財務共享實施的改進建議發現,對其進行研究,能夠有效提升企業財務共享的實施質量,同時還能夠促進企業的發展。由此可以看出,研究企業財務共享實施的改進建議,能夠為今后企業財務共享實施的發展奠定基礎。
[1]鐘瑞. 集團公司“財務共享中心”的構建及未來發展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8.
[2]蔡思慧. 建筑施工企業集團財務共享中心的問題及優化研究---以Z集團為例[D].河南大學,2017.
[3]李霓. 基于“云+端”模式的財務共享中心優化研究[D].青島大學,2017.
[4]焦萌. “互聯網+”對現代會計發展的影響研究---以財務會計領域的創新實踐為例[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6.
[5]劉開崧. 基于CFO制度框架的財務組織重塑與持續改善:價值、戰略、流程與平衡[D].廈門大學,2017.
作者簡介:陳孜,1990年6月,女,江蘇無錫人,本科,會計方向,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在職人員高級課程研修班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