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玲俐 郭定芹
隨著近年來對于“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雙一流”高校重大戰略決策的確立,對于高校學科的建設已經成為高校教育發展的重要環節與流程。在進行“雙一流”高校建設的過程中,針對學科特點利用微課資源優億課程設置已經成為高校學科改革中主要的發展方向。本文通過在“雙一流”學科建設要求下微課系統利用的特點來具體分析如何采用科學的評價體系來幫助學校與教師進行準確的教學結果把控。
高校 “雙一流” 微課 評價
“雙一流”高校重大決策綜述
2015年國務院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拉開高校“雙一流”建設的序幕。《方案》在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重大戰略決策目標下進行決策部署,將高校建設與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經濟社會主戰場、世界科技發展前沿相適應為發展方向,以創新與優化學科建設為具體方法,從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師資隊伍建設、國際交流合作六個方面開展全面詳實的高校建設工作。根據《方案》精神,高校在進行“雙一流”建設期間首先需要明確學科的創新與優化方向,再開展其他相關具體內容的革新、建設工作。而在當前互聯網流媒體告訴發展的今天,有效利用多種信息工具于學科特點相結合,構造全新的課堂模式就成為“雙一流”建設的首要任務。
微課系統綜述
微課( Microlecture)系統作為當前最為流行的自主學習模式,活躍在互聯網教學的各個領域。微課顧名思義,即與傳榮課堂相比課程時間短,內容少,偏重理論知識的講解。在具體微課內容設置上主要還存在以下幾個特點:
(1)微課內容設置方面:微課時長一般在5到10分鐘之間,如此優先的時間內,課程內容設置必然也會十分緊湊。一般微課內容都是以重難知識點講解為主,課程內容高效,問題集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會感受到微課較之傳統課堂中較快的節奏與充實的學習內容。同時由于微課模式的特點,每節微課的學習主題也十分明確,一課一主題的模式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更加直觀明了地通過微課課程設置與安排了解整個知識體系的全貌。
(2)微課教學方法方面:微課模式與傳統課堂模式不同,教師不可能像傳統課堂那樣利用大塊的時間對于學生進行詳實的知識講解。為了滿足在短時間內讓學生理解領悟知識點的目的,微課的教學方法往往是直觀明了的。教師在授課方法上一般都要求課程主題突出、指向明確、結構學習相對完整,在學科整個知識體系下探究相關的各個知識點的特性。所以教學方法較之傳統課堂而言更為豐富而且更加注重效率性。
(3)微課教學效率方面:借助互聯網流媒體技術,學生可以通過手機、網頁等多種形式接受微課教育,而且在學生學習遇到瓶頸時,通過反復觀看相關微課課程也可以保證最大限度地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微課系統對于時間、空間的利用是傳統課堂教學不能比擬的。這種課前學習知識點一課堂練習知識點的模式也是傳統課堂教學中無法實現的。
高校開展微課課堂建設評價體系應用策略
在微課的教學過程中,高校需要對于固有的評價體系進行針對性地改革。通過一系列科學的評價體系構建幫助教師更好獲得學生學習情況與課堂出現的問題等情況的反饋。從而清晰準確地厘清學科建設上微課課程具體開展的基本模式。大體上,微課課程評價機制的設立需要考慮以下4點:
(1)高校需要建立一級評價指標。一級評價指標指的是高校在進行微課課程教學時需要考慮的評價指標構建重點。通過一級評價指標的建立保證微課的課程設計、內容、教學、成效方面可以有一個明確、清晰地反饋。通過對于微課課程全方位的權重比例分配來指導教師對于在微課課程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的方向。
(2)微課教學設計的評價指標,高校微課課程在教學設計方面需要兼顧選題、重難知識點突出性等特點:一是,選題精煉,在微課設計中選題一定要符合微課課程短小精悍的特性。相關題目設置首先在知識體系下,同時能夠與知識點相貼合。通過合理的選題課使程中的事例、習題、練習環節都可以與知識點良好的契合。同時選題還需要便于教師開展講授、分析推理等教學工作的開展。二是,微課課程教學設計,在圍繞微課形式進行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針對知識點做出突出性地處理,讓學生在微課教學模式中用最短的時間掌握并了解相關知識點的內容。
(3)微課教學內容評價指標:教學內容評價是高校進行內容評價的主體,所占的權重比例最大。在評價微課教學內容指標中,主要從教師在微課安排、授課環節、內容組織等方面是否具有邏輯性,能夠很好地與學生學習能力相適應,符合學生階段性的認知能力與特點。具體表現在課程主線、重點內容、內容間邏輯關系等方面的評價;其次對于教師在微課內容中相關的觀點是否正確、方法是否科學進行相關評價。
(4)微課教學過程評價,教學過程的評價作為一種動態評價類型,主要針對微課教學過程中對于課程的處理與教學過程開展是否符合微課自身知識點引入快、課堂流程短等特點。
[1]高校微課教學的相關要素與教學效果評價探討[J].李玉梅.科技風.2015( 21)
[2]高校微課建設的現狀分析與發展對策研究[J].胡鐵生、周曉清.現代教育技術.2014( 02)
[3]淺析陜西省高校教師微課教學設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馮娟.亞太教育.2016(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