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友
地方政府是我國GDP的增長和地區(qū)發(fā)展的重要支柱,但是地方政府會以利益擴大到最大作為指導準則,同時,經濟發(fā)展為地方政府的頭號目標,這樣一來就難免造成工作范圍嚴重超出職能范疇。照這樣發(fā)展,離現(xiàn)代公司的的某種經營方式更近了,這種經營方式就是所謂的“羊群效應”。我們也可以將這個趨勢稱之力“地方政府公司化”,那么,就通過較為典型的案例,研究和探索地方政府經濟決策中羊群效應的形成原因和影響機制,并總結有效對策或者有效建議。
地方政府 經濟決策 羊群效應
我國目前的經濟發(fā)展突飛猛進,地方政府是我國GDP的增長各地區(qū)發(fā)揮職能的重要支柱。正常來講,地方政府制定的經濟決策是根據市場監(jiān)督,公共產品的供給來決定,但是我國經濟發(fā)展越來越迅速,經濟發(fā)展必然也是地方政府的首要目標,并且地方政府會將經濟利益擴大到最大化,這樣就難免會有超出職能范疇的事情發(fā)生。這種發(fā)展趨勢雷同于公司的經營方式,隨之就出現(xiàn)了“地方政府公司化”這一概念。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被稱之為“羊群效應”,也就是說決策者的最終決策沒有了重要的決策性,只是一味的追隨了大多數(shù)決策者的決定。那么按著這個定義來看,地方政府的決策充分的展現(xiàn)了“羊群效應”?!肮菊薄把蛉盒?,研究和探索地方政府經濟決策中羊群效應的形成原因和影響機制就是本文的主要內容,在本文最后也會提出相應的有效對策或者有效建議。
羊群效應的理論概述
(1)羊群效應的理論概述
“羊群效應”一詞是根據動物的群居特征得出的,羊屬于群居動物,很少或者幾乎沒有獨行的?!把蛉盒钡囊馑技词侵饔^有決策,有信息約束,但是卻下意識的克制主觀,并且去模仿或者追隨其他的行為,并且改變自己原本主觀想要達到的效果,因此被稱之為“羊群效應”。從20世紀末以來,“羊群效應”逐漸開始成為普遍現(xiàn)象,可能某個個體覺得自己的主觀很突出,與其他群體是不同方向,那么,其首先的意識就是保護自己,為了自己不顯得太突兀,就會放棄自己原本已有的決策來迎合大方向的群體。其實羊群效應很難定義,一個個體在群體中會相互影響,那么這時,一個個體的錯誤就會產生系統(tǒng)性錯誤。
“羊群效應”原本在股市或者其他金融方面較為普遍,這類行業(yè)都是只要有領頭羊,其他個體就會跟著領頭羊方向的行業(yè),但是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越來越迅速,“羊群效應”這個趨勢也開始在其他各個領域發(fā)展起來?!把蛉盒边@一現(xiàn)象經過各界人士研究表明,是一種對于社會發(fā)展,人文發(fā)展,經濟發(fā)展沒有益處的一種形式,很多人才由于羊群效應失去自己的主觀意識,導致各行各業(yè)都出現(xiàn)不平衡狀態(tài)。
就目前的形式來看,“羊群效應”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理性羊群效應,客觀因素獲取困難,即便是有個別的途徑能夠實現(xiàn)主觀意識的目的,但是極其困難,甚至達不到主觀意識的目的,那么這個情況下,選擇羊群行為是較為明智的選擇,選擇大方向可以獲得自己主觀意識想要達到的目的。第二類:非理智羊群效應,忽略自己主觀意識的目的,盲目的跟從或追隨模仿大方向,忽視了主觀對于目的的分析和決策,一味的跟從,這種羊群行為不可取,甚至會受到誤導。此文中提及到的地方政府經濟決策中的羊群效應就屬于第二類,非理智羊群行為。因為從理性羊群行為的本質來看,理性羊群行為是需要前提條件的,例如時間因素,搜尋途徑等為前提的。但是從實際來看,這些必要因素在政府決策中并沒有起到什么作用,甚至毫無用處,也正是因為政府在各方面的征集要比個體有征集力,政府的經濟決策又屬于非理性,所以根據情況得出,防范和制止地方政府非理性羊群行為是重中之重。
根據上文所說的觀點,地方政府逐漸“政府公司化”,只是單單的追求眼前的短期利益,與此同時也忽視了自己原本該有的經濟發(fā)展前景,目光短淺,不為大局考慮,盲目的跟隨和模仿其他政策,造成各行各業(yè)的經濟不平衡,一面多一面少。盡量不要跟其他地方政府發(fā)展戰(zhàn)略有太多的相似之處,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發(fā)展趨勢,和發(fā)展需要,盲目的模仿和追隨必定會造成本地方政府的缺失,要全面的了解本地方的發(fā)展所需,要“因材施教”,取長補短。不要因為不理性的羊群行為造成發(fā)展經濟的缺失。
羊群效應的表現(xiàn)
(1)城市建設的盲目性
羊群效應更加普遍的領域就是政府在城市建設投資方面。投資在我國的經濟發(fā)展中起到拉動的作用,所以,各地方政府開始盲目的追隨大方向開始拉動投資。互相不進行溝通,只是盲目的跟從,在投資項目上,尤其是在建設建筑方面,出現(xiàn)了跟多重復性建設,沒有自己的代表性,沒有文化的特點,千篇一律。這種投資領域的非理性羊群效應,導致了政府的固定資產不斷增加,投資規(guī)模不斷升溫,想遠看是忽視了整個國家的大局利益,近看是忽視了本地政府的財政情況。由于固定資產不斷增加,導致政府的債務驟然上升,更棘手的是增加了我國的政府金融風險。根據現(xiàn)在的情況來看,政府的債務不但沒有緩解,還在呈上升趨勢,可見,政府投資的非理性羊群效應還在迅速蔓延。
(2)招商引資普遍相似
招商引資也同樣遭受著羊群效應的侵害。招商引資的前提條件是在擁有資源,市場,勞動力的優(yōu)勢上才能夠完成,利用外資來拉動當?shù)氐慕洕l(fā)展。招商引資的的途徑必定通過政府,同時,政府利用外商所需要的土地,資源,企業(yè)發(fā)展所需的能源等外在條件來吸引外商來投資。正是因為外來投資能夠拉動本地的經濟發(fā)展,難免會有些政府追求眼前的利益盲目跟從,用各種更有利的條件來吸引更多的外來商進行引資,忽略了原本擁有的優(yōu)勢,造成了招商后成效甚殊,開發(fā)區(qū)過多,盲目的開展各種產業(yè),很多產業(yè)大同小異,最后達不到拉動經濟的效果,大量資源被浪費流失。
羊群效應的表現(xiàn)
(1)阻礙中央政府全局性政策執(zhí)行
中央政府出臺的政策是需要長期性長遠性的政策,但是地方政府為了短期的利益,在實施中央出臺的政策時肯定會出現(xiàn)偏差,這種偏差毋庸置疑,肯定是存在很大的風險的。所以,一些抱有僥幸心里的地方政府就會官網其他地方政府的決策,一旦有領頭羊,那么,后面必將會跟出一大批,這些地方政府會不顧中央政府出臺的長期發(fā)展政策,只圖短期利益,羊群效應就又出現(xiàn)了。我國現(xiàn)在嚴格的控制高污染,高能耗的產業(yè),但是往往有一些地方政府為了利益不顧整個國家的健康發(fā)展。
(2)導致地方政府之間的無序競爭
地方政府之間本應該向手足兄弟一樣互相扶持,互相取長補短,但是由于羊群效應所驅,各個地方政府的建設,包括經濟發(fā)展都大同小異。社會資源越來越緊缺,各個地方政府為了爭奪短期利益,難免不了出現(xiàn)爭搶資源的現(xiàn)象,促使政府之間越來越商業(yè)化,就是所謂的“政府公司化”。由于現(xiàn)在我國人民的生活都逐漸富裕,開始追求出去走走看看新鮮事物,那么旅游業(yè)自然就由此而興起。旅游業(yè)是利用地區(qū)資源,不是高污染,高耗能,也被稱為“綠色產業(yè)”,與此同時各地政府也都爭先恐后的搶奪所謂的“綠色產業(yè)”,這些一件件案例中強烈的反應出羊群效應給地方政府之間造成的無序競爭。
羊群效應的治理
(1)合理發(fā)揮地方政府在經濟管理中的作用,之所以在政府之間會產生羊群效應,是因為沒有處理好政府跟市場的關系,同時政府也沒有認清自己所在的位置,對于經濟發(fā)展做了很多沒有必要的壟斷。政府應該盡量的避免干涉經濟發(fā)展,更應該注重城市相應的建設,注重我國中央出臺的長期發(fā)展目標,以大局為重。政府應該歸屬于服務人民行列,盡量的人民的建設做服務,更好的服務企業(yè),不要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從根本上防范和制止羊群效益,這樣我國地方經濟才得以健康的長期發(fā)展。
(2)全面優(yōu)化地方政府績效考核體系
績效考核的實施一方面可以督促地方政府,監(jiān)督地方政府。也起到激勵政府自身要把考核體系的目標提升上去。要想改變羊群效應,必須要改變政府只追求短期效益的目的,在考核體系中一定要公平,公正,要讓這一考核方式起到相應的作用,引導地方政府要放長眼光,以大局為重,以長期發(fā)展為目標,加強配合并且完成中央政府出臺的長期性政策,保證地方經濟總量平衡。
[1]蘇洋,張雁南.地方政府經濟決策中的羊群效應分析與治理[J].商業(yè)經濟研究,2016,(19):112-114.
[2]夏露露.“政府公司化”背景下地方政府決策中羊群效應研究[D].安徽大學,2015.
[3]楊劍,夏露露.“政府企業(yè)化”背景下地方政府有限理性行為研究[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9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