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陽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由于過于開發資源、排放廢水廢氣等導致的自然生態環境破壞問題日趨嚴重,極大的影響了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近年來人們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同時,受到多種主管或客觀因素的影響,現有的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策略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沒有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因此本文通過對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策略的現狀進行分析,總結出其中存在著缺乏生態理念、法律法規不健全、宣傳渠道單一等問題。進而提出了基于生物技術革新生態環境保護策略的方式,從增加資金投入、結合生物技術、轉變保護理念等方面展開論述,旨在促進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策略的正常運行,提升生態環境保護效果。
關鍵詞:生物技術;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策略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02-0072-01 中國圖書分類號:P74 文獻標志碼:A
1 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策略中存在的問題
1.1 缺乏生態理念,保護方法單一
隨著社會的發展,自然生態環境問題愈發嚴重,為了推動人類社會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政府主導制定了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策略,為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提供策略支持。但隨著該政策的深入發展,其中存在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首先,缺乏生態理念。在生態環境保護過程中,存在缺乏生態環境保護理念的問題,沒有對生態環境保護形成正確的認知,致使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策略在實施、的過程中,難以發揮出思想指導作用。
1.2 缺乏資金投入,法律法規不健全
在自然生態環境保護過程中,還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以確保自然環境保護的順利實施。但在實際情況中,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策略在運行時,其融資渠道并不健全,無法獲得相應的資金支持,在這種情況下,自然生態環境在運行過程中,無法形成體系化發展模式,失去了構建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策略的意義。
1.3 宣傳渠道單一,忽視生物技術
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策略的發展進程中,存在著宣傳渠道單一的問題。其宣傳方式主要是以口號、條幅、政策等為主的,這種單一的宣傳方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生態環境保護觀念,但由于沒有結合信息渠道進行宣傳,并沒有達到預期的宣傳效果,不利于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策略的實施。同時,生物技術是近年來新興技術之一,借助生物技術,能夠創新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策略的運行方式,提升自然生態環境保護效果。
2 基于生物技術革新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策略的方式
2.1 結合生物技術,轉變保護理念
隨著生態環境保護觀念的普及與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的實施,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策略也愈發受到人們的重視。在此背景下,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策略也進入了改革時期,通過對其進行革新,能夠形成新的生態環境保護模式。首先,應正視生物技術在自然生態環境保護中的重要性。基于此,在革新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策略的過程中,應掌握生物技術的應用方法,結合實際情況把將其融入到生物環境保護之中,創新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策略。并且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轉變保護理念。同時,結合生物技術內容,有效地豐富了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的理念及方法。
2.2 增進資金投入,健全法律法規
首先,要健全融資渠道。由于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政府和企業應加大對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策略的資金投入,促進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策略進行改革。同時,在改革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策略時,還應充分結合自然生態環境的實際情況,健全法律法規為其提供法律保障,促使保護策略能夠高效運行。并且在構建相關法律法規的過程中,還應結合生物技術內容,確保其合法性,從而加快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策略的發展進程。
2.3 拓展宣傳渠道,革新保護策略
在把生物技術融入到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策略中,促進保護策略革新時,應拓展宣傳渠道,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構建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平臺,對保護策略中的相關內容進行宣傳,讓人們能夠通過網絡平臺,了解生態環境保護策略的實施動態,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生態保護觀念,進而為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策略提供相應的建議支持,促進自然生態環境策略的革新。
結束語
自然生態環境策略在運行過程中,其結合生物技術開展相應的改革工作,通過應用轉變管理理念、構建法律法規等方法,解決了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策略落后的問題,達到了改革保護策略,增強其運行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楊恪.生態環境司法保護主體職能研究——以秦嶺北麓地區為例[J].人文雜志,2017,(05):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