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樾
摘 要:資本在商業銀行的安全穩健運營與發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商業銀行防止非預期損失、應對風險的減震器,銀行資本起著增強公眾信心的效果。所以,加強對于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的監管有著深遠意義。本文將與巴塞爾協議Ⅲ相結合,討論我國近年來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的現況以及如何轉變其監管方式。
關鍵詞:巴塞爾協議Ⅲ;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02-0095-02 中國圖書分類號:F832.2 文獻標志碼:A
作為全球范圍內普遍認同的商業銀行監管準則,《巴塞爾協議》也隨著時代變化與金融形式的變幻而發展,針對《巴塞爾協議Ⅱ》在次貸危機中出現的風險管理弊端,《巴塞爾協議Ⅲ》在《巴塞爾協議Ⅱ》的基礎上從單個銀行的監管上升到整個銀行體系的監管,包括微觀審慎和宏觀審慎監管,在微觀層面主要的就是提高資本充足率標準。為了接軌國際新監管指標,銀監會出臺了“中國版巴塞爾協議Ⅲ”,包括2011年出臺的《中國銀行業實施新監管標準指導意見》和2012年頒布的《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這兩部新監管文件充分借鑒了國際監管標準,有利于促進銀行業的審慎經營,也符合金融業始終要為實體經濟服務的目標和要求,對于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能夠發揮積極作用。本文將與巴塞爾協議Ⅲ相結合,討論我國近年來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的現況以及如何轉變其監管方式,具有比較大的實踐意義。
1 巴塞爾資本協議Ⅲ
2008年美國爆發金融危機,美國作為世界金融業的領導者其危機的爆發必然蔓延全球形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機,舊的巴塞爾協議也因此暴露了缺陷和不足,新的巴塞爾協議以此為背景也就隨之而生。《巴塞爾協議Ⅲ》在原先的基礎上,對商業銀行的資本監管更加嚴格,旨在加強商業銀行抵御風險的能力。
新協議提高了對商業銀行資本的質和量的標準,其中一級資本充足率的最低標準從4%上升到6%;普通股充足率由原本的2%提高到4.5%;為了更加有效的應對金融危機等非預期性風險,要求商業銀行計提2.5%的資本留存緩沖。此外《巴塞爾協議Ⅲ》還加入了凈穩定融資比率以及流動覆蓋比率兩大新的流動性指標,最后《巴塞爾協議Ⅲ》將杠桿率引入了商業銀行的監管體系之中,在新協議中將杠桿率定義為一級資本與資產總額的比率,最低要求為3%。
總的來說,《巴塞爾協議Ⅲ》是一個宏觀和微觀、數量和質量、資本充足率和杠桿率同時監管的體系,其核心是提高資本充足率指標。較高的資本充足率水平是商業銀行的安全穩健經營與發展的保證,有利于提高商業銀行抵御系統性金融風險的能力,維護整個金融行業的穩定運行,促進宏觀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不斷加強,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提升,1996年中國成為了巴塞爾成員國的一員,并擔負起大國的責任,積極地維護世界銀行系統建設和銀行體系的改革。由于我國對于資本充足率的要求相對嚴厲,并隨著目前我國股份制銀行業務的擴張,資本充足率的總體現況是不錯的,但是在金融全球化的時代經濟大環境下,為了維護本國銀行業核心利益以及維護在國際銀行業的地位,中國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監管應該有獨具中國特色并與世界接軌。
2 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
2.1 資本充足率
資本充足率(CAR)是指銀行資本數量必須超過金融監管當局規定的能保障銀行正常經營并足以維持充分信譽的最低資本量,同時,銀行現有資本或新增資本的構成應符合銀行總體經營目標或所需資本的要求。
資本充足率反映在商業銀行中可以說是維護存款人和債權人資產安全、抵御銀行風險的最后一道防線,即最后償債能力。銀行利用“杠桿原理”用集聚的資本運營大規模的債權資產,增加了系統性風險形成的可能。因此強化資本充足率指標主要就是為了抑制風險資產的不合理膨脹,保護存款人和債權人的合法利益,維護銀行系統的穩定和其他金融機構的安全發展。
2.2 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現狀
從2013年到2016年,由于新巴塞爾協議的實施和對資本充足率的監管加強,我國各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上升趨勢明顯。選取我國五家大型的國有商業銀行(A股)自《巴塞爾協議Ⅲ》出臺之后到目前為止每年的資本充足率為研究樣本,得出相關數據。
由相關研究數據可以明顯看出,隨著《巴塞爾協議Ⅲ》的出臺和實施,我國五家大型國有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呈上升趨勢;并且上述五家商業銀行各項資本充足率指標都滿足了新協議8%的指標并且穩定在一個相對較高的水平。根據中國銀監會的數據統計,截至2015年6月末,我國商業銀行的有關監管指標中加權平均一級資本充足率上升為10.79%,加權平均資本充足率增至12.95%。這些數據表明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的良好發展是必然趨勢,但是我們也應當看到在發展背后存在的問題
2.3 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的不足
2.3.1 股本結構性不平衡。根據巴塞爾協議,商業銀行資本主要由核心資本和附屬資本組成。核心資本中普通股和留存盈余能夠防止非預期損失,有效應對風險。就中國目前的主要商業銀行來說,一級資本主要由普通股權益構成,非常缺少優先股,雖然這種資本結構的抗風險能力十分強,但是與世界上其他大型商業銀行相比,普通股在股本構成中比率過高,使得我國商業銀行的融資資本的成本大大提高,進而降低了國際金融市場的競爭力。
2.3.2 政府注資形成核心資本比重過大。上個世紀90年代,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遭遇瓶頸期,大規模的不良資產籠罩著銀行業,這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中所積累下來的弊病,不良資產數量之多流動資產數量之少,國家只能通過政策性的方法對銀行業加以干預,通過發行國債募集資金,動用外匯儲備補償缺口,彌補歷史的欠賬,再設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吸收或剝離不良資產,還通過發行次級債來籌措資本金,伴隨著銀行股份制改革完成和五大商業銀行的上市,我國商業銀行經營管理水平更進一步,資本充足率也大幅提高,但是核心資本比重過大也逐漸成為我國大型商業銀行發展的阻礙。
2.3.3 附屬資本不足。我國商業銀行的資本構成包括核心資本和附屬資本兩大類,對于大型國有商業銀行而言由于核心資本比重過大導致附屬資本所占比重非常小,而根據數據顯示,發達國家的商業銀行附屬資本占比通常達到50%,差距明顯。附屬資本是商業銀行的債務型資本,具有財務杠桿作用,與商業銀行的抗風險能力和擴張能力息息相關,在商業銀行經營狀況較好時對于普通股股東的收益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因此合理比例的附屬資本是商業銀行對外形象的體現。
2.3.4 資本充足率水平不等。由相關研究數據可以看出我國五家大型的國有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歷年都各不相同,且水平差異明顯。例如在2015年末,資本充足率水平最高的中國建設銀行與資本充足率水平最低的中國農業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相差2.89%、一級資本充足率相差2.36%、資本充足率相差1.99%。此外在我國,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和部分城市銀行資本充足率相對較高,部分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則相對不足,如何調整資本充足率水平差異,引導各類商業銀行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是重要一步。
3 對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的建議
雖然我國并未受到新巴塞爾協議的強制約束,但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人民幣匯率國際化以及正式加入SDR的各項舉措,我國商業銀行也必須要順應全球金融發展趨勢,著力提升我國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水平,推動我國商業銀行的安全穩健經營與發展,不斷提高我國商業銀行的市場競爭力,從而更好地應對金融全球化帶來的各項挑戰。
3.1 確立清晰明確的資本充足率監管目標
巴塞爾協議明確提出銀行監管結構的三大支柱,新巴塞爾協議中也將資本監管要求分為四個層次,鑒于此,銀監會應當與國際密切接軌,根據市場變化和新技術的發展不斷調整現有的法規政策,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態度;同時建立公平合理的市場環境,促進國有銀行壟斷地位轉變,引入競爭機制,形成優勝劣汰的銀行市場競爭格局,轉變監管方式,能放給市場的放給市場,市場不能調節的政府要管好。從長遠角度來推動商業銀行體系的安全與穩健發展,維護商業銀行體系的利潤最大化。
3.2 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商業銀行資本金補充制度
商業銀行應當滿足銀監會最低資本金充足率的要求,在此基礎上制定與自身發展相符合的資本總量和充足率范圍。同時加速業務轉型,加強內部管理,差異化營銷,大力發展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和零售業務,還應當拓寬服務領域,推動金融理財產品的創新,針對不同的客戶群體采用不同的營銷策略,以取得利潤最大化。
3.3 構建科學合理的監管體系
完善市場準入監管、日常業務和市場運營監管、市場退出監管三位一體的監管體系,在資本充足率監管方面應當實行差異化監管,根據資本充足率水平的不同對商業銀行進行細分明確相應的監管措施,提升資本約束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周佳吉.對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的分析[J].金融天地,2015.
[2]未鐘琴.我國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研究[J].現代營銷,2015.
[3]張敏鋒.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順周期行為研究[J].西部論壇,2015.
[4]未鐘琴.巴塞爾新資本協議與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比較[J].金融觀察,2016.
[5]張新帥,呂德宏,孫麗華.資本充足率對銀行技術效率的DEA分析[J].財會月刊,2013.
[6]李易宙,楊世超,焦子豪.對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監管的研究[J].財政金融,2015.
[7]俞曉龍.資本充足率順周期性的實證研究[J].金融論壇,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