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廣忠 駱雪蓮 藍水平
[摘 要]紅樹林有防浪護堤、凈化環境的獨特生態功能,紅樹林濕地見證了地球上海陸變遷的全部過程,是研究生物進化和海陸變遷的理想對象。廣東省是我國紅樹林保護和利用的重要地區,做好紅樹林的保護工作對于建設當地的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廣東;生態建設;紅樹林保護
[中圖分類號]X171.4 [文獻標識碼]A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城市化建設速度的加快,琳瑯滿目的商品經濟使得人們的生活節奏也變得越來越快,擁抱自然、回歸原始的心理需求變得日益強烈起來,這種需求是對當前經濟發展建設背景下生態環境建設的新要求。廣東作為我國綠化第一省,第一個實現了滅荒綠化,對林業建設進行了戰略調整,提出了建設林業生態大省的目標,開展新一輪綠化廣東大行動,該目標的實現有利于改善廣東省的人居環境和經濟發展環境。
1 紅樹林及其生態功能
紅樹林是指那些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海岸潮間帶的木本植物群落,當潮水漲起來的時候,紅樹林的一部分就會浸泡在海水中,在潮水退去之后再浮出水面,因此又被稱為海岸帶森林資源。紅樹林植物種類據全世界統計共有28科38屬98種,有研究學者將紅樹植物分為了真紅樹和半紅樹兩種類型,前者是指生長在潮間帶的木本植物,后者是指既能在潮間帶生長,又能夠在陸地上的非鹽漬土地生長的兩棲木本植物。在我國,紅樹林共有19科21屬29種。
作為海洋和陸地之間的重要緩沖地帶,紅樹林獨特的生態環境決定其分布地區具有重要的生態作用,紅樹植物的根強壯有力,能夠阻擋海浪對海岸的侵蝕以及對海堤造成的沖擊,并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枝葉繁茂有利于抗風抵浪,降低暴風潮帶來的危害,紅樹林還具有綠化環境,截留陸地的污染物流向大海的作用,在人類的食物鏈中是重要的一環。另外,紅樹林還有利于保護生物多樣性,因為其自身就是珍貴的木材資源之一,其次也為相關的水生動物和水禽提供良好的覓食地和棲息環境,以深圳福田紅樹林濕地為例,其有鳥類190多種,單國家一級、二級保護鳥類就有23種,珍貴魚類10多種,紅樹林有利于區域內魚蝦等可捕食動物的繁殖生長,為提高當地的居民收入創造了良好條件。
2 廣東紅樹林資源現狀分析
廣東省的海岸線為國內最長,達到了3368km,大小河流共有92條匯入海洋,其中比較知名的有珠江、韓江、鑒江等,各種各樣的河流和適合的氣候條件為紅樹林的增長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使得廣東省成為我國紅樹林資源最為豐富的省份之一。
2.1 紅樹林種類
相關統計資料顯示,廣東省內紅樹植物有29種,真紅樹有欖李、桐花樹、秋茄等共13種;半紅樹有海芒果、海濱貓尾木、水黃皮等共16種,本地的紅樹植物有23種,無瓣海桑和海桑屬于引種造林的樹種,地理分布從南向北不斷地減少,其物種的豐富程度也隨著維度的不斷升高而降低。
2.2 紅樹林的面積及其分布
根據資料顯示,廣東目前紅樹林面積達到27778.3hm2,占據了我國擁有的紅樹林總面積的一半左右,其中郁閉度0.2以上的紅樹林面積為5021hm2,人工造林未成林面積275.8hm2,廣東省已經成為我國紅樹林面積占比最大的省份。省內紅樹林分布,湛江市紅樹林面積最多,其次是陽江和深圳,中山市最少。茂名市現有紅樹林濕地面積2850hm2,建立了兩個紅樹林自然保護區(電白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和茂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和一個濕地公園(大洲島濕地公園),目前已經形成了環繞水東灣的、面積達1100hm2的紅樹林叢林地帶。
3 廣東林業生態建設與紅樹林保護策略
3.1 林業生態建設有效措施
(1)提升林業為重點的生態工程建設水平。在廣東省內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區域和生態環境比較脆弱的地方進行森林碳匯工程造林,完善林業重點生態工程的建設,拓寬景觀林地帶,推進城市綠色空間,將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和建設綠色城市理念結合在一起,創造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美好家園。
(2)著力強化森林資源的嚴管措施。根據當前林業發展特點,依法推進林業的改革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度,以現實為基礎對森林資源進行保護和利用,嚴格執行林業定額管理制度和商品林的采伐限額,加強對森林資源的管理措施,細化生態公益林的采伐審批制度,保證森林的雙方面都能夠得到快速提高,定期對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加強相關工作的監督,以避免瀆職現象發生。
(3)做好對林業災害的防控工作。森林防火工作不單單屬于林業管理人員的工作范疇,它和每個人的生活都緊密相關。目前很多的林區都已經開發成了類似于森林公園的自然參觀景區,游客在森林中的吸煙、玩火等各種行為都可能成為引發火災的因素,所以要加強消防隊伍的建設。同時加強對野生動植物的監測工作,防止疫病和野生動物對林業資源的破壞,推進林業有害生物預警體系建設。
3.2 對紅樹林的保護建議
(1)保護現有的紅樹林資源,促進濕地資源合理開發和利用。紅樹林在我國當前的生態公益林建設發展過程中是一種重要的濕地資源,要針對紅樹林所具備的特點,開展對紅樹林的研究和擴大紅樹林的面積,通過制定出合理的法制措施來加強對紅樹林的政策保護,加快對低效林的改造和開發利用,全面發揮紅樹林的多種功能以及提高紅樹林為廣東省的經濟發展起到的作用。
(2)加速喬木型紅樹林的推廣造林,大力恢復和發展紅樹林。建造紅樹林需要引進一些喬木型紅樹林較高的樹種,比如秋茄、木欖等樹種,通過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來加快紅樹林的育苗,擴大種植范圍。除了人工造林以外,還要積極引進各種先進的紅樹林樹種,豐富當地的紅樹林資源,促進生物的多樣性。
(3)加強宣傳教育。對于紅樹林的保護,很多人還存在很多錯誤認識,主要原因在于不了解紅樹林對于當地生態環境建設帶來的好處和意義,為此需要當地政府宣傳部門深入開展以保護紅樹林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以提高全民生態環境建設自覺性為目標,促使當地人們和有關部門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紅樹林保護中來。為加強沿海紅樹林濕地的管理,茂名市將沿海紅樹林也已基本納入生態公益林管理。
(4)開展紅樹林保護研究。保護紅樹林首先就要認識到其具有的綜合作用,是促進紅樹林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綜合研究紅樹林的濕地類型、特點和功能,為保護紅樹林提供科學合理的依據。
4 結語
探討廣東省林業生態建設和紅樹林保護是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工作,加強廣東林業生態建設工作對于建設和諧廣東、綠色廣東的目標大有益處,紅樹林生態功能不斷增強,紅樹林生態系統得以不斷恢復,各種依賴紅樹林生存的生物(如白鷺等)種群越來越多。同時有利于促進廣東省的生態經濟發展,為其他地區生態建設和紅樹林保護提供良好的借鑒。
[參考文獻]
[1] 陳桂珠,曾綺微,彭友貴.廣東林業生態省建設與紅樹林保護[J].生態科學,2004(02).
[2] 陳德昌.廣東省紅樹林現狀與恢復發展對策芻議[J].廣東林業科技,2005(03).
[3] 吳天佑.廣東省濕地紅樹林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J].粵東林業科技,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