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乾陽
[摘 要]在科技不斷發展的背景下,農村電商不斷發展,但在這一過程中還存在一定問題,影響農村經濟發展。本文通過電商存在一定風險、網絡體系不健全、物流體系不完善、品牌意識不強四個方面對新時期農村電商發展困境進行了討論。并通過加大扶持力度、完善網絡體系、完善物流體系、打造區域品牌四個方面對發展策略進行了總結,希望為農村電商發展策略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農村電商;風險意識;物流體系
[中圖分類號]F724.6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隨著農村互聯網、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電商成為炙手可熱的項目,并不斷擴大市場規模,其在發展的過程中,主要依靠先進的智能技術、數字化技術等,使其經濟得到發展,達到打造農村電商綜合體的發展目標,進而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使農村和城市之間縮小貧富差距。
1 新時期農村電商發展現狀
新時期農村電商在發展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方面,了解其發展現狀。第一,為了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例如“信息進村入戶”“電子商務進農村”“電商扶貧工程”等政策,進而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迅速。第二,隨著電商的快速發展,許多電商管理人員發現農村具有一定的發展潛力,進而將發展的方向轉向了農村,并建立了電商平臺。第三,電商在進入到農村后,建立了淘寶店鋪,為農民的生活提供一定的便利,并為其提供了致富的機會。
2 新時期農村電商發展困境
2.1 存在一定風險
在農村電商不斷發展的背景下,雖然國家出臺了一些相關政策和規定,但其并不完善,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容易出現許多問題,并且國家目前還未出臺商品流動、電子商務等方面的法律,并且農民對網絡還不能完全掌握,網絡支付還存在一定的詐騙風險,導致電商存在一定的風險,容易給農民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另外,部分農民由于缺乏網絡知識,不能通過網絡了解市場需求,在對產品進行生產和加工的過程中,沒根據市場需求進行加工,進而難以將產品銷售出去,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并影響農村經濟的發展。
2.2 網絡體系不健全
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到2017年6月,中國網民國模達到7.72億,我國農村網民占27%,規模為2.09億,城市網民占73%,規模為5.63億,雖然網絡普及率在逐年增高,但農村與城市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在一些偏遠農村,受到經濟影響,電話沒有得到普及,進而對農村電商的整體發展具有一定影響。另外,由于農民知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部分農民能夠使用手機觀看視頻、語音聊天等簡單的操作,但對網絡購物方面的了解不足,更不知道如何使用網絡銷售自家產品,導致部分產品滯留,農民收入得不到提高,進而影響農村經濟發展。
2.3 物流體系不完善
在農村電商的發展中,由于部分農村地區交通不發達,導致物流體系不完整,進而物流配送方面成為較大難題。目前除了郵局外,其他的快遞只能到縣或鎮一級中,更加偏遠的鄉村沒有設立快遞站點,進而快遞無法送到,并且農民無法將自家產品通過快遞的方式送到顧客手中。一些交通不方便的偏遠地區直接被物流公司排除在外,進而在網絡購物的過程中,出現青海、甘肅等地不包郵的情況。由于物流體系不發達,進而導致一些農民電商產品無法進行配送,嚴重影響了農村電商的發展。
2.4 品牌意識不強
在電商不斷普及的時代,人們能夠在淘寶、天貓等平臺,看到許多極為相似的商品,進而店鋪的市場競爭力不高,對于農村電商來說,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商品單一、店鋪相似,進而導致其商品銷量低。另外,農民對于品牌意識不強,沒有形成與眾不同的店鋪形式,進而難以吸引顧客。例如:人們一想到草莓,就會想起丹東的馬家崗;想到蘋果,就會聯想到山東煙臺。因此,可以了解到,形成品牌化,才能提高產品銷量。
3 新時期農村電商發展策略
3.1 加大扶持力度
新時期農村電商在發展的過程中,為了保障其良好發展,可以通過以下四個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并形成產業品牌。第一,政府需要加大政策方面的支持,并在這一過程中,如,制定相關的電商補貼政策,并鼓勵廣大農民開展電商經營,進而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第二,政府需要出臺相應的法律政策,為農民創造一個安全的網絡交易環境,并加大網絡電商的管理力度,保障電商環境的可靠性。并且在這一過程中,還需要借鑒國外優秀的電商法律,并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改進,進而使其能夠適應我國經濟的發展情況。第三,政府需要加大財政方面的支持,并對經濟落后的地區給予一定的經濟、設備等方面的支持,并給予一定的信貸支持,使其能夠有足夠的資金開展電商。第四,為了進一步解決農民的經濟壓力,政府還可以適當減免農民的稅收,為農民減輕經濟壓力,使農村電商的開展得到一定的資金支持,進而推動農村經濟發展。
3.2 完善網絡體系
為了能夠促進農村電商的發展,需要先完善農村的網絡體系,使網絡得到普及,保障這一工作的穩定進行。第一,為了使農民提高網絡使用能力,在普及網絡的過程中,宣傳電商的使用方法。例如,在村委會中安裝一些計算機設備,并安排網絡技術人員為農民講解計算機的使用方法和電商的使用方法,還可以開展電商知識講解大會,在會議中,為所有想要經營、已經經營電商的農民,講解電商的管理方法,以及計算機的使用方法,并為農民的電腦操作進行指導,使農民能夠通過實際操作,了解電商的的操作流程,進而合理應用電商。第二,加強農村網絡覆蓋的建設,將寬帶安裝到每家每戶,并且提高網絡的運營速度,并且實行寬帶減免的政策,使農民能夠在良好的網絡環境下進行電商管理。
3.3 完善物流體系
為了保障農村電商的合理開展,需要先對農村的物流進行合理管理,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方法實現,第一,由于農村居民居住較為分散,進而無法享受到較為便捷的服務,雖然目前郵政覆蓋較廣,但物流在進行運輸的過程中,由于當地的物流工作人員較少,導致物流在運送的過程中時間較長。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加大物流推廣,例如:幫助各大物流在農村偏遠地區建立物流站點,為農村物流配送人員提供一定的經濟補貼。第二,可以在物流站點建立代購服務,其可以為不了解電商的農民查找商品,并幫助其進行下單,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使農民對電商有一定的了解,并且促進當地物流的發展。
3.4 打造區域品牌
為了能夠使農村電商得到一定的經濟收益,可以在這一過程中,加大扶持力度,并打造區域品牌。在這一過程中,首先需要了解當地的主要產業,例如,山東地區主要的農作物為玉米,需要先對玉米的種植質量進行合理管理,并這在這一過程中,政府需要對其投入一定的資金,為農民提供先進的生產設備,之后,可以在其中選擇較大型的生產企業,為其提供技術人員、資金的支持,幫助其擴大生產規模,進而逐漸成為當地的龍頭企業,并通過電商對企業的產品進行宣傳,以產品質量贏得消費者的信任,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提高其市場份額。另外,在其具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之后,還需要對產品進行合理創新,并與其他使用玉米的制造商進行合作,并通過電商的方式進行銷售玉米方面的產品,迎合消費者的市場需求,在電商平臺得到良好發展。
4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經濟的發展,為了縮小農村與城市的貧富差距,需要在農村推進電商,但在這一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為了改善這一現狀,需要政府加大資金的投入、網絡投入、設備投入等,使農民對電商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夠逐漸學會使用電商。另外,還需要加大構建基礎設施的建設,促進品牌化的形成,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并為以后的電商發展提供一定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郭征亞.產業鏈視域下農村電商可持續發展生態體系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7(24).
[2] 沈艷萍.西南民族地區農村電商融入縣域經濟的實證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7(23).
[3] 梁強,鄒立凱,楊學儒.政府支持對包容性創業的影響機制研究——基于揭陽軍埔農村電商創業集群的案例分析[J].南方經濟,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