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麗
[摘 要]根據融資結構的相關理論可知,在一定范圍內,債務融資具有節稅、降低經營者與股東之間的利益沖突、增加企業價值等作用;超過一定范圍后,過多的債務融資會給企業帶來高財務風險,導致企業處于財務困境的狀況,此時債務融資會降低企業的商業信譽,使企業面臨還本付息的壓力甚至導致企業發生破產。債務融資給企業帶來了財務杠桿效應,使得企業的盈利能力增強,而且由于債務融資產生利息可以稅前扣除,降低了企業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有助于企業績效提升。
[關鍵詞]融資結構;債務融資;企業績效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1 國外研究現狀
Gartchie Gatsi(2012)選取Ghanaian銀行2000-2010年的數據進行研究,結果表明:長期債務對企業績效有消極的影響,短期債務對企業績效有積極的影響。
Muritala Taiwo Adewale, Oguntade Busola Ajibola(2013)選取了2002-2012年在尼日利亞的制造業企業作為研究樣本,研究資本結構與企業績效的關系,表明:債務比率與企業績效呈正相關關系。
Christopher B. Barry, Vassil T. Mihov(2015)以1980-2012年之間的600個IPO公司為研究對象,發現高負債水平的企業長期表現不佳,具有較低的企業估值不確定性。
Denis Davydov(2016)使用金磚四國的700家上市公司的數據研究新興市場上,銀行貸款融資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總體結果表明較高水平的銀行貸款融資對企業績效和市場價值估值有積極的影響。
Babajide Fowowe(2017)以非洲的企業為研究對象,研究表明:債務融資對企業的成長有消極的影響,沒有債務融資的企業比有債務融資的企業發展得更快。
2 國內研究現狀
劉降斌、趙曉東(2013)選取了交通運輸、信息技術、鋼鐵業3個行業30家上市公司2008-2012年5年的數據為基礎進行分析。實證分析得到:上市公司經營績效與公司的資產負債比率的確存在一定的線性關系,但為負相關關系,即對于我國上市公司來講,盡管負債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代理成本,但過多的新增債務不僅不能增加公司價值,反而可能帶來過大的經營風險,甚至引發債務危機。李凌(2013)選用2011年底之前上市的539家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作為樣本,實證結果表明:資產負債率與總資產利潤率顯著負相關;短期負債率與總資產利潤率顯著負相關。
張宏偉、黃金、時亮(2014)基于對滬深兩市19家A股文化傳媒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表明,目前文化傳媒上市公司總資產收益率與資產負債率水平都較低,且呈負相關關系,財務杠桿負效應普遍存在,在具體的債務結構方面,公司負債以流動負債和商業信用為主,銀行貸款、商業信用、公司規模與經營績效正相關,債權人監督機制效果顯著;債務期限結構、股權集中度與經營績效負相關。
鄭慧開、謝赤、鄭竹青(2015)采用滬深證券市場A股房地產上市公司2009年至2013年的數據,研究融資結構與企業價值之間是否存在互動關系,結果表明:房地產上市公司的融資結構、公司規模都與企業價值呈顯著負相關關系;隨著融資結構中債務融資比例的不斷擴大,地產上市公司的企業價值會呈現先增加后下降的趨勢。
王焦(2016)以我國農業上市公司和非農業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探討異質行業和異質產權性質下融資結構對經營績效的效應,尋求農業上市公司的融資行為與其他行業上市公司的差異,研究表明:農業上市公司組與非農業上市公司組相比較而言,農業上市公司組中的債務率和長期債務率對經營績效的影響程度更大。
張如山、師棟楷(2017)基于信息技術業2014-2015年數據的實證研究發現:負債比率對企業績效具有顯著的負向作用。
3 國內外研究述評
根據上述文獻可知,在一定范圍內,債務融資具有節稅、降低經營者與股東之間的利益沖突、增加企業價值等作用;超過一定范圍后,過多的債務融資會給企業帶來高財務風險,導致企業處于財務困境的狀況,此時債務融資會降低企業的商業信譽,使企業面臨還本付息的壓力甚至導致企業發生破產。總的來說,債務融資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如下:(1)節稅作用,根據有稅MM理論,債務融資給企業帶來了財務杠桿效應,使得企業的盈利能力增強,而且由于債務融資產生利息可以稅前扣除,降低了企業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有助于企業績效提升;(2)監督和激勵作用,由代理成本理論可知,債務融資需要定期地支付利息,從而降低經營者隨意支配資金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經營者與股東之間存在的利益沖突,經營者利用債務融資提高財務杠桿,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收益,當債權人發現企業經營狀況下降時,會發揮債權人的監督和激勵作用,促使經營者積極地工作,有利于提升企業績效;(3)信號傳遞作用,根據信號傳遞理論,由于信息不對稱的存在,企業融資結構中債務融資比重的上升是向外界傳遞企業未來將發展良好的信號,企業價值預期會有所增加;(4)投資不足,由于債權人屬于風險厭惡型,當債務融資比重較高時,導致債權人會迫使管理者放棄較高風險的投資項目,減少資金流出,造成企業投資不足,對企業績效產生不利的影響;(5)破產風險,根據權衡理論,在一定區間內,債務融資可以增加企業價值,但過度負債,企業到期難以償還債務,勢必會造成企業信譽水平的下降,導致融資難度增大,有可能引發企業破產,不利于企業績效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John Gartchie Gatsi. Capital Structure of Ghanaian Banks: An Evaluation of Its Impact on Performance [J].Journal of Bank Management,2012,11(4):86-99.
[2] Muritala Taiwo Adewale, Oguntade Busola Ajibola. Does capital Structure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Nigerial[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 Auditor Practices,2013,12(4):43-55.
[3] Christopher B. Barry, Vassil T. Mihov. Debt financing, venture capital, and the performance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J].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15,58(9):144-165.
[4] Denis Davydov. Debt structure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in emerging markets[J].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Finance,2016,38(9):299-311.
[5] Babajide Fowowe. Access to finance and firm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African countries[J].Review of Development Finance,2017,(2):1-12.
[6] 劉降斌,趙曉東.上市公司債務融資結構對經營績效影響的研究[J].對外經貿,2013(10).
[7] 李凌.資本結構對經營績效的影響——基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實證[J].學術論壇,2013(12).
[8] 張宏偉,黃金,時亮.文化傳媒上市公司債務結構優化研究[J].中國出版,2014(23).
[9] 鄭慧開,謝赤,鄭竹青.房地產上市公司融資結構優化研究——基于融資結構與企業價值互動關系的視角[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5).
[10] 王焦.嵌入異質行業和產權性質的融資結構的價值效應實證分析[J].會計師,2016(10).
[11] 張如山,師棟楷.資本結構、員工收入與企業績效——基于企業專用性人力資本投資的分析[J].經濟問題,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