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彩月 余一男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企業對自身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對管理會計表現出更加迫切的需求。成本會計屬于會計信息系統的一個重要分支,在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中都出現了他的身影,扮演重要的角色。成本會計學科和管理會計學科是高校會計學專業和財務管理專業的重要學科,但是它們在研究方向上的相似導致學科教材上教學內容的大量重復,出現很多問題。所以本篇文章我以它們交叉的現狀和原因為切入點,分析它們應在教學上變革的必然性。
關鍵詞:成本會計;管理會計;教學變革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01-0058-01 中國圖書分類號:F234.3;F234.2 文獻標志碼:A
1 成本會計學與管理會計學內容重復的現狀
現行國內主流的成本會計學與管理會計學教材上的知識重復,導致課程教學上的知識重疊,這種現狀不但浪費了寶貴的教學資源,而且不利于學生綜合知識的優化和職業勝任能力的培養。它們在內容上有很大關聯性和重復性,由此,管理會計與成本會計的融合趨勢是有必然性的。
2 成本會計學與管理會計學內容交叉的原因
2.1 相同的歷史背景和理論基礎
英國產業革命完成后,企業在管理上提出新的需要,會計人員為滿足要求初步使用統計的方法來計算成本以達成企業管理的目的。這是成本會計萌芽的標志。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世界經濟爭先發展,各國企業開始重視企業管理的重要性,成本會計與先進的科學管理逐漸相融合,此后進一步分離出更為細化的管理會計。所以管理會計與成本會計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后者主要表現為對內部的控制,但管理會計在對企業進行管理時也會不可避免的涉及對企業內部管理控制,這些導致兩者之間的界定在一定程度上表現的較為模糊。成本會計與管理會計通過預測,決策,預算,控制等完成企業的經濟管理活動,在本質目的上都是為企業創造價值。
2.2 管理會計屬于成本會計的范疇
管理會計本身就是成本會計與管理學融合之后細分出來的領域。成本會計的研究對象主要是成本的核算與控制,而管理會計則是在成本核算與控制的基礎之上,結合企業在新時期對經濟利益新要求下,對企業內部進行一系列控制以達到協助企業增加經營效益,實現價值提升。現階段的教育體制之所以要對其進行改革,就是因為兩者在內容上的交叉為學習者帶來了困擾,所以變革趨勢是必然的。
為此筆者通過調查問卷形式對河北農業大學文管學院管理會計,成本會計課程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75%的會計學專業大三和大四的同學表示成本會計教材和管理會計教材確實有重復內容的情況,65.85%的同學對于管理會計和成本會計的理解并不是很深刻,在對他們的主觀題調查結果,41.7%的同學表示整合兩本教材為一體比較新穎而且期待。
3 針對以上闡述的觀點,就此提出我們的趨勢建議
3.1 調整教學課程內容
在當前管理會計與成本會計內容體系上產生交叉的情況下,教材應合理調整現有成本會計與管理會計教材涵蓋的知識體系,充分考慮研究內容上的交叉導致課程教材上教學內容的大量重復需要改變現狀的要求,將原有的理論課程結構進行重新編排,對反應成本核算與管理進行合理劃分與融合。我國會計界的很多研究人員對兩者之間的融合方式大致勾畫了一些前景,從宏觀上提出了應用式、板塊式以及融合式三種結構的融合方式。社會上廣泛認為融合式為最為符合發展趨勢,基于工作內容相近的思路,將成本會計與管理會計中的主要內容進行分析、對比,促成成本會計以闡述會計中各種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成本的確認、計量為主;管理會計以為滿足企業內部管理職能的成本核算方法及預測、決策、控制等內容為主,專門提供內部管理信息。之后再將兩者相交叉重合的部分系統分類,多余部分進行刪改,達到清晰明了劃分明確的目的。
3.2 優化統一教材編寫
現在已經有部分教材把管理會計和成本會計合并為一本書里,但尚未形成成熟的有關成本管理會計內容的教材,參差不齊的局面給教材的選擇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此各高校應該根據高校教育實際情況組織相關單位和人員進行會計系列教材的編寫,但因各高校師資力量不同,編寫出來得教材也不同,所以教育局要統一監管合理安排教材的編寫工作,結合不同學校的特色教學質量,編寫出質量高認可度高的教學教材。同時積極鼓勵教師多走出校院,到企業一線學習,促使其理論與實踐的更深層次結合,以此保證成本管理會計的教材內容貼近實際、案例豐富實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李帥.淺談成本會計與管理會計內容體系的融合[J].經營者,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