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彩月 王萌
摘 要:長期以來,會計在職業道德上的問題頻頻出現,這種行為規范理念的缺失,造成了企業的經濟損失和個人會計職業生涯的結束。究其根源,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從何說起,我們個人的理想信念為何迷失了方向,在高校中我們應該逐步建設會計職業道德理念,樹立正確的意識,否則,對于即將步入職場的會計人員是一種教育的不完善。此篇文章我主要闡述的是在高校中會計職業道德的建設問題,包括現狀問題的分析和分析得出的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會計職業道德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01-0140-01 中國圖書分類號:G647.5 文獻標志碼:A
道德的定義為“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與規范”。道德能夠通過輿論、內心信仰、和習慣評價人們的行為,調節人際關系和規范個人與社會的關系。而會計職業道德是一般社會倫理在會計工作中的詳細體現,是引導制約會計行為、調整會計人員與社會,會計人員與不同利益主體以及會計人員之間關系的社會規范。狹義的會計職業道德即《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包括很多方面,職業抱負,職業責任等等。作為會計專業的學生,我們在校階段并沒有實踐經歷,主要是理論知識的學習,在會計職業道德的建設上有很大漏洞,大多數本科會計專業并沒有開設會計職業道德的課程。
絕大多數會計專業的學生對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并不陌生,因為我們都參加過職業資格證的考試《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我們都學習過,但是在其中也有部分學生認識不足,具體表現為:
1 會計職業道德認識不夠充分
我國仍然是應試教育,從小的受教育經歷讓我們都知道考試前的準備僅僅是為了通過考試,尤其是進入大學階段,很多同學都考試周前幾周拼命復習只求低分飄過。回憶參加過的會計職業資格考試的前三個月,我們拼命背書。
2 學校體制不夠完善,培養意識淡薄
高校會計學專業的課程,主要是傳授學生理論知識和一些財務軟件的應用實踐,對于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意識非常淡薄。多數學校老師認為,學習職業道德規范是學生自己的事,大學階段學習還有些早,并沒有意識到要從他接觸會計知識時就讓他們意識到會計這個職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學校的培養方案需要更加完善,對會計專業學生的培養方案一定不能只注重理論性知識的學習,而忽視會計職業道德的培養。
對于上述現狀和問題的分析,我認為高校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勢在必行,不能長期發展下去,應該讓所有會計專業的學生認識到會計職業道德培養的重要性,不要等到步入社會再去學習和辨別,已為時過晚。
對此,我有些建議:
2.1 樹立正確的會計職業道德觀
以前,面對我國迅速發展的經濟與傳統會計處理方法存在較大差距的局面,確實很有必要不斷加強我國會計制度建設,不斷提高我國會計人員的技術水平。今天,我們的會計技術已經比較成熟,而現在的關鍵是要確保這些規范能夠得到有效的實施而不被濫用。在會計技術不存在問題的情況下,作為依附于會計主體的會計人員和作為具有個人利益動機、進行操作運行的會計人員是否能遵守職業道德是會計行業發展的主要問題。而提供真實的財務信息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核心。因此,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是會計人員認真對待會計工作,客觀的反映經濟問題,充分發揮會計信息真實性作用的重要保證。我們在校大學生,必須提前樹立正確的會計職業道德觀,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能被外界利益所誘惑。
2.2 在會計模擬中滲入會計職業道德的培養
會計模擬的實踐不應只是會計技能的演練,應該是會計綜合能力和職業道德雙向培養的重要途徑。針對傳統的模擬方式,可進行獨立的實踐模式,在傳統的模擬方式基礎上,讓同學們自主分組抽簽選擇會計政策和處理方法,選擇不同類型的企業進行演練。每個組中的成員擔任不同的職位責任人,并組成專門的政府組合稅務審計組,對他們進行獎懲和審核。對于核算業績好的小組,政府給予獎勵,否則,得到處罰。還可以特意安排做假賬的人員,改變效益,但最終審計組要查出假賬,并對整個企業小組施加處罰。由此警示其他同學,必須嚴格謹慎的處理會計工作。這樣一個模擬的環境,不僅提高了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和會計綜合能力,還讓同學們感受到了利益與道德發生沖突時,我們應該怎樣做。
參考文獻:
[1]尹朝暉.讀在校大學生會計職業道德建設[J].湖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03).
[2]師巧敏.中職會計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河南農業,2014(02).
[3]高巍.對構建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體系問題的探討[J].會計之友,2001(06).
[4]周文燕.我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問題研究[J].品牌,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