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明波
摘 要:為了發揮小麥的更大的作用,如何正確認識小麥良種,選用更好的良種來發揮更大的效益,小麥良種與良法配套、合理布局及合理搭配等方面才能發揮更大的增產效益。
關鍵詞:小麥良種;良法配套;效益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07-0067-01 中國圖書分類號:S512.1 文獻標志碼:A
1 優良選種
優良選種可以給小麥增產并且達到高產,但是如何發揮良種的作用,還需給良種合理布局,根據其不同的特點和要求,采取因地制宜的栽培技術,實施良種與良法配套。
1.1 合理布局
良種在不同的自然條件下生長也是各有不同,一定要種植在適合的區域范圍內種植,才能達到小麥增產的效果,所以良種要因地制宜并合理布局。若想獲得小麥的增產高產,要把優良品種根據不同的地形地貌、自然氣候和種植區域的栽培條件合理種植。其關鍵在于優良品種的評選與區域試驗。
1.2 評選優良品種
在一個地區會種植許多品種,就會存在一部分適合種植的品種和不適合種植的品種,這就需要因地制宜,適合的優良品種就需要大批引進來替換不適合種植的品種。要結合歷年的品種生長表現進行細致的深入調查研究,綜合分析為良種做出正確的評價,將歷年的評比結果再利用,并進行品種的區域試驗,以便了解其品種適合在什么樣的區域和栽培條件。
1.3 區域試驗
計劃將不同的品種種植在不同的區域進行試驗,來了解其品種適合在什么地區范圍內生長種植,作為優良種植可大力推廣的憑據。區域試驗要在同一地區實行多點試驗,因同一地區的地貌和氣候也是大有不同,存在地區性與局限性。隨著生產、種植水平的提高,在區域實驗的同時研究成套的品種栽培技術,做到邊試驗邊種植、邊研究邊推廣的新模式,把良種良法同一實現,讓其在農業技術生產中發揮重大作用,實現小麥增產高產的作用。
2 小麥良種
優良選種不等于小麥良種,小麥良種代表著優質種子與優良選種其兩層含義,優質種子要具備飽滿豐盈且完整、純度高雜質少、生存能力強、無病蟲等特點。當前我們在強調優良選種的同時卻忽視了生產優質種子,如果以推廣許久的小麥品種,在長時間種植下,嚴重退化混雜,有名無實的提純復壯工作,早已失去其真實面貌;剛推廣的新品種,原種生產提不上速度,育種單位在品種的審定上在某種程度上輕視了小麥良種與良法配套的實施,群眾頻繁換種、盲目引種,導致在小麥種植的整個工作當中,嚴重混亂、以次充好、相互欺騙以成為普遍,結果將后患無窮。在于有關部門應制定完善的良種繁育體系和農業技術、推廣制度,小麥要良種就要有所研究、創新、改革、前進。
3 良法配套
良好的種植條件是增產的最大作用,栽培條件要想最大的發揮品種的優點、克服品種缺點,就要符合品種的特征及特性的要求,從而達到增產高產穩產。反之,如果只有良種,而沒有相對應的管理措施,也不能實現增產效益。只有做到小麥良種與良法配套,在因地制宜的進行區域種植試驗,根據不同的地勢地貌以及氣候深入了解品種在不同時期的表現及生產水平,從而制定完整的種植制度和種植各階段的完整措施。皖北地區在2000年時,安徽省一種糧大戶創小麥面積產量的最高紀錄,小麥達到11 139kg/hm2的最高產。
3.1 自然條件
不同的品種對不同的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也大不相同,品種施肥量與耐肥力相適應,田地種植相應的品種,才能達到增產效益。有的品種適合在中肥種植及中上肥種植,則有的品種就適合在高肥水的田地種植,應更好的掌握肥水的管理,采取一些管理措施如:蹲苗晚起身、防倒增拉重、重肥促拔節、先控后促。
3.2 種植密度
通常,品種千粒重的、成穗率低的,在同樣的田地和播種期限上,播種量較大。而同樣的品種,早播的播種量卻小。從產量上來看,同品種的種植產量結構也是大不一樣,應進行科學管理的模式,靈活掌握品種不同的種植密度。
3.3 科學管理
科學管理品種的優缺點,良種與良法配套發揮最大的作用,一方面可以發揮品種的優點,而另一方面也要掌握品種的缺點并克服、采取有效措施。例如,向春性的小麥品種不耐寒,那就采取適當的晚播,調整播期來提高播種的質量,嚴格把握播種控制深度,做到因地種植。如矮抗58品種,千粒重、不抗病、易早衰,因此,應加強田地的肥水管理,清除病蟲,做到綜合防治。科學進行田間管理,盡最大的能力發揮良種良法的增產效益。
結束語
小麥品種的合理搭配、科學管理,采取完善的管理措施,兩者相得益彰,小麥在產量上才會有所突破,從而保證國家糧食安全。一個優良的品種只有與良法配套才能發揮增產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