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長慶
摘 要:在我國社會經濟持續發展背景下,我國政府部門也加大了對水利風景資源開發的監管力度,以實現水利旅游項目的合理開發和利用。在政府部門管理下,加大對水利旅游項目成本、利益的分析,確定實施管理的力度,并且通過管理力度在不同空間中的變化,進而對現實中存在博弈關系加以分類,并將之作為水利風景資源開發的理論依據。以此平衡各個利益方的利益,提高水力資源項目管理水平。基于此,對水利風景資源開發的利益博弈及規制機制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水利風景資源開發;利益博弈;規制機制;分析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04-0103-01 中國圖書分類號:F426.91 文獻標志碼:A
1 水利風景資源開發利益相關方及關系的界定
為科學、合理的對水利風景資源進行開發,相關政府部門運用有效的監管體系對水利風景資源進行管理,并且也加強了對違規項目的懲罰力度,逐漸也形成了對水利旅游資源項目指導和監察體系。旅游企業作為監管部門著重監管對象,在建立旅游項目時,其追求的就是經濟效益最大化,因此在對水利風景資源開發是不考慮中外部成本的,這也是由于市場沒有辦法將項目外部效應在成本中進行反應。站在旅游者的角度,也會對水利風景資源外部造成一些損害,因為無法直接從中獲取到經濟效益,同時也不是政府監管部門的重點[1-2]。
2 水利風景資源開發利益成本利益分析
對水利風景資源進行開發,不僅需要充分考慮自然生態環境,還需要考慮工程的各方利益,其中也存在較為復雜的利益關系,在下文中做幾個簡單的假設分析。
假設1:水利風景旅游資源項目監管只考慮眼下,則對水力資源保護的受益群體主要是當地的居民。水利風景資源外部開發影響隨著距離的增大,其影響也會逐漸的衰減,因此對外部造成影響的還是集中在居民身上。在當前,還沒有考慮到后代人利益需求, 因此,在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過程中,對水資源進行合理利用,滿足現代人需求的基礎上也就會對后代人產生一定影響[2]。
假設2:不對旅游者收益變化考慮,那么水利風景資源項目監管的收益也會提高旅游者效用,旅游活動的舒適性也就會大幅度降低。
3 水利風景資源開發規制機制的設計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不斷進步和發展,政府部門與水資源機構行動和取向上存在一定差異,同時在各方利益相互博弈影響下,政府部門也很難運用監管、權利收放的方式有效解決水資源問題,為避免水利風景資源被過度開發,也需要創新機制,對利益和責任進行有效整合[3]。
3.1 法律機制
在立法上,應當站在對水利風景資源保護的角度上,強化各項水利旅游規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并明確規制機構職能。與此同時,圍繞水利旅游資源保護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規章和制度,在對水利風景資源開發時,遵循規劃先行原則。除此之外,出臺規劃標準、影響評價標準和違規處罰標準。
3.2 利益機制
通過互動機制的建立,爭取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并積極宣傳對水利風景資源保護達到的經濟、政治效益,如:改善地區環境可以提升政績、土地也會得到增值等。通過構建水利風景資源規制機構,使其與地方政府資源保護目標相契合,進而推進政府將環境保護所需費用納入到財政預算當中。同時也將每年安全事故發生率納入到政府考核體系當中。除此之外,也可以通過設立專項基金的方式,對水力資源環境加以保護。
3.3 道德機制
建立道德機制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旅游企業的環保意識。具體體現在:(1)讓旅游企業充分認識到加大環保投入可以收獲的社會回報,并且環保型企業在現代也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信賴和認可,還能夠提升企業的品牌度;(2)借助宣傳手段讓旅游企業負責人意識到對環境的保護可以推動旅游企業獲得可持續發展[3-4]。
結束語
在本文中,對水利風景資源開發的利益博弈及規制機制進行分析和探討,主要是從水利風景資源開發利益相關方及關系的界定展開,并對水利風景資源開發利益成本利益進行具體的分析,最后通過法律機制、利益機制和道德機制的建立,使得以水利風景資源為依托的旅游企業強化環保意識,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科學合理利用水資源,也推動旅游企業獲得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胡詠君,谷樹忠,王禮茂,等.水利風景資源開發的利益博弈及規制機制[J].資源科學,2013,(2):28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