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依然 劉旭英
摘 要:本文選取上市公司從2011到2015 年間的數據作為樣本,實證研究內部控制質量對企業績效影響,結果表明高質量內部控制披露可以提升企業績效。
關鍵詞:內部控制質量;企業績效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12-0080-01 中國圖書分類號:F275;F832.51 文獻標志碼:A
1 理論分析和研究假設
1.1 委托代理理論
委托人為激勵代理人使管理目標趨向企業價值最大化制定一定經營目標,如果管理者達到該目標就會得到額外報酬,如果沒有達到目標會影響薪酬。管理者為達到目標操縱盈余管理,謀取個人利益最大化,使雙方產生了利益沖突,形成代理成本,對公司績效產生影響。
1.2 信息不對稱理論
在實際的資本市場環境下存在信息不對稱現象會引發管理者和外部投資者之間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問題。從逆向選擇來看,相對外部投資者內部的管理者能知道公司真正市場價值,當發現企業價值被高估,為獲取更多收益傾向發行資本。從道德風險來看,在內部控制機制不健全企業,監督管理薄弱,為達到個人利益最大化會傳達對他們自己有利信息給董事會。而外部投資者能夠預見到此現象,約束融資。
1.3 信號傳遞理論
如果公司不愿對會計信息進行披露,投資者會認為公司內部可能存在內幕交易嫌疑,因此不被看好,而投資者更愿意關注會計信息披露質量較高公司,通過這種信號傳遞,企業為避免公司價值被投資者低估,會對會計信息進行充分披露,達到高質量會計信息披露,符合投資者預期,維護企業利益。
由上述三大理論可看出,內部控制質量水平不同會對企業績效產生不同影響,高質量內部控制不僅使所有者更容易掌握企業各方面信息,而且有助于管理者有效地管理,做出最優決策,提升企業績效。基于此,提出假設:
假設H1:內部控制質量與公司績效呈顯著正相關。
2 研究設計
2.1 樣本的選取
本文從滬深A股上市公司在2011年到2015 年間最終選取45家樣本公司,數據來源迪博數據庫和國泰安數據庫,運用SPSS軟件進行分析。
2.2 變量的選取
本文選取總資產收益率ROA作為被解釋變量企業績效指標,計算公司凈利潤與平均總資產的比值得出ROA值。
本文采用迪博指數作為解釋變量內控質量IC指標。
選取以下變量作為控制變量。
公司規模:計算公司資產總額的自然對數來衡量。
償債能力:本文采用資產負債率來衡量。
成長能力:本文選用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來衡量。
2.3 模型的構建
3 實證分析
3.1 描述性統計分析
表1中ROA離散程度較小,表明這45家上市公司績效差距小,ROA均值為0.02,說明上市公司績效水平整體不高。IC離散程度較大,表示內控水平差異較大,IC均值約為4.73,說明目前上市公司內控信息披露質量不理想,需要加強對內部控制的監管。
3.2 多元回歸分析
相關數據中IC回歸系數0.01,P值0.0,表明IC與ROA呈顯著正相關,假設H1成立,高質量內控能夠提高企業績效。公司規模和成長能力系數為正,P值大于0.05,反映出公司規模和主營業務收入增長對公司績效產生正向影響但影響不大。償債能力系數顯著為負,資本結構與企業績效呈負相關,企業資產負債率越小企業績效越好,表明公司資產負債率提高可能使公司融資成本上升,進而降低公司績效水平。
結束語
內部控制質量與公司績效顯著正相關,高質量內控能夠有效促進績效水平提升。因此上市公司應當提高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機制,主動合規及時準確的披露內控情況,加強對財務信息披露關注和認可,使利益相關者獲得更加真實完整可靠的信息。良好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與投資者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降低代理成本,降低融資成本,提高公司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