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麗
[摘 要]步入21世紀,我國現代化發展速度日益加快,與此同時,人口老齡化進程也在不斷加重,尤其是其中的養老服務有效供給問題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現階段,我國養老服務供給中主要存在資金籌集機制不合理、供給結構不合理、供給總量不足以及供給責任主體單一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國政府大力倡導了PPP模式,即政府與私人組織相互合作。該模式下的養老服務有利于政府部門與私人組織之間的取長補短,有利于政府引導與市場主導這一關系的處理,同時還可憑創新的養老服務產業與融資模式來增加養老服務的有效供給。
[關鍵詞]PPP模式;養老服務;有效供給;智慧養老
[中圖分類號]F283 [文獻標識碼]A
根據我國2016年的人口報告,我國老年人口(60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已經高達11.4%,按照國際標準,我國已進入重度老齡化時代,且呈現出大規模、快增速、未富先老的特征,國人如何養老、如何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如何更好地發展養老服務產業?這些問題已然成為社會大眾關注的熱點問題。本文從我國目前養老服務供給存在的問題出發,闡釋了PPP模式下養老服務有效供給及實現路徑,以期為有關部門提供參考意見。
1 我國目前養老服務供給存在的主要問題
盡管我國各級政府一直在積極增加養老服務供給的財政投入力度,養老服務供給狀況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改善,但供求不均衡、城鄉二元化等問題仍較為突出。
1.1 養老服務業需求大于供給
“老有所養”的目標難以得到真正實現與我國養老服務業需求多、供給少、結構單一、質量不高等原因密切相關。“十一五”以來,我國政府加大了對養老服務行業的財政支持,養老服務供給得到有效改善,但老年群體的養老需求卻始終難以得到滿足,具體表現在養老服務設施供不應求與養老服務專業人員短缺這兩方面。
1.2 養老服務供給結構不合理
經濟發展水平較低使得我國農村老齡化問題更為嚴重,不少農村老人也并沒有納入社會保障之列,而城市老年群體則因交通和經濟發達而獲得了較好的養老服務,因此城鄉之間的養老服務存在較大差異。此外,我國政府部門對養老服務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尚未重視,卻過于追求產業的短期成效和顯著政績。
1.3 養老服務供給責任主體過于單一
盡管近些年民間資本參與養老服務產業的程度與深度都在不斷加深,但總體而言,以政府和社區集體組織為中心的單一供給結構仍未發生根本的改變,政府這一主要供給主體壓力巨大,市場競爭機制的作用也難以真正發揮。
1.4 養老服務的籌資手段過于單一
根據民政部頒發的《社會養老服務發展監測指標體系》,我國養老服務的資金保障主要有各級財政投入資金、彩票公益金與社會投資資金,這一機制較為多元化,但尚未成熟。盡管政府一直在鼓勵和引導企業及其他非盈利組織與其他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到養老服務建設中,但由于無法將相關優惠政策落實到位,以上社會力量參與進養老服務行業的進展較為緩慢。
2 PPP模式助推養老服務有效供給及實現路徑
PPP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意為政府與私人之間就產品和服務形成伙伴合作關系,雙方利益共享、風險共擔。PPP模式下的養老服務可幫助政府減少財政支出,降低企業投資風險。PPP模式助推養老服務與國家政策導向相符,與養老服務業的發展特點基本吻合,也利于政府與民間機構的相互均衡與取長補短。下面筆者將簡單分析PPP模式助推養老服務有效供給的實現路徑。
2.1 進一步完善PPP模式下的社會養老服務支持
為提高民間資本注入養老服務行業的積極性,政府應在稅收和土地等方面給予其優惠支持,并通過成立專門的PPP管理部門來建立起合理的利益共享和風險分擔機制。應用互聯網的用戶思維,政府可利用使用者的反饋和打分來評判私營部門的管理與服務。在監管方面則可建立第三方監管機構來監管養老項目以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
2.2 創新養老服務產業PPP融資模式
PPP模式具有融資多樣化的特點,養老服務行業應根據這一特點找到一種適合本行業的融資方式,如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銀團貸款與互聯網眾籌等。以互聯網眾籌為例,其交易成本較少,融資效率也比較高。此外,互聯網眾籌還可利用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技術充分發揮養老服務產業的公益性優勢,同時還可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就此形成一個科學有效的評價監督體系,增加融資過程中的公開性與透明性。
2.3 “互聯網+”思維與PPP模式的相互結合
作為國內“互聯網+”思維與PPP模式共同推進中國養老服務行業的最佳案例,天天養老是全國連鎖型的社區居家養老綜合服務運營商,其主要運用企業自己開發的智慧養老云平臺開展線上線下社區養老服務活動,接受上門服務及快速配送服務訂單則主要通過電話呼叫中心、互聯網平臺以及線下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這三種渠道。
3 結語
較之其他產業,養老服務產業具有投資高、回報低、見效慢且風險大等特點,因此政府是負擔養老服務產業的主要角色,民間資本參與的則較少。然而,單純依靠政府財政支出是難以構建完善的養老服務體系的,且我國嚴重的老齡化問題使得社會養老需求日益擴大,現有的養老服務體系根本無法緩解日趨嚴峻的人口老齡化趨勢。PPP模式可有效解決養老服務行業資金不足的問題,有利于該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具有極其深遠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 劉軍林.PPP模式運用于我國社區居家養老建設研究[J].中國市場,2017(16).
[2] 錢雯蕾.基于PPP模式的寧波市養老服務產業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武漢紡織大學,2017.
[3] 陳懿嘉.以PPP模式進行養老產業投資的探究[D].蘇州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