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志
摘 要:為保證白菜的產量和品質,應重視病蟲害的綠色防控技術。基于此本文進行幾點具體分析,旨在提高認識,希望分析能夠助力白菜養殖戶提高經濟效益。
關鍵詞:大白菜;病蟲害;綠色防控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09-0091-01 中國圖書分類號:S436.34 文獻標志碼:A
白菜作為重要的蔬菜,深受人們喜愛,為提高白菜種植業戶產銷量,本文重點分析白菜病蟲害問題,通過分析也提出了具體措施:
1 農業防治措施分析
在白菜種植前,農戶需要將土地進行深耕處理,充分將地下含有的害蟲問題或病原微生物轉移到地面,并且在陽光的曝曬之下,做到殺菌消毒處理,為白菜種植夯實基礎。而在種植前,農戶還需要做好種子篩選的相關工作,不僅要選用顆粒飽滿質量較高的種子,還需要保障種子大小均勻,在選完種子后進行曬種處理。通常情況下,需要經過至少三次的曬種處理,才能確保完全殺死種子內的蟲卵。白菜的最佳播種季節在每年的8至10月份,如果播種過早由于氣溫較為適宜病蟲的生長,會導致白菜的病蟲侵襲。而如果播種時間過晚,則會導致白菜生長周期的不足。農戶必須有效開展好田間處理,做好對白菜的除草工作,而在雨水量較強的情況,開展好排水工作,預防相關疾病的發生。只有切實完成實時監督的工作,才能保證白菜的順利生長,避免其發生意外情況。
2 物理防治措施分析
通常情況下,侵襲白菜的害蟲都具有色彩趨向性,因此農戶可選擇黃板來誘殺對白菜有害的害蟲。需要注意的是,為最大化發揮殺蟲板的作用,需要在白菜的幼苗期就使用該設備,并合理設置其高度,通常情況下黃板應高于白菜最大高度10cm左右。針對蚜蟲而言,由于其趨灰光性,農戶可選在張貼灰色膜條的方法,做到防治。而其他白菜害蟲,農戶可選擇殺蟲燈,更好達到治理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方法和操作的實施,都需要在檢測后根據實際情況使用,避免驅蟲設備產生負面作用。
3 生物防治措施分析
就病蟲而言,通常情況下其雌蟲往往具有較強的磁場趨向性,因此農戶可設置磁場引力,驅動殺死雌蟲,從而阻斷害蟲的交配,從根本上解決了白菜遭到病蟲侵襲的問題,切實做好了防控工作。同時該方法只對病蟲有針對性,不會對白菜的使用安全造成威脅。而如果農戶在生產作業的過程中,發現白菜患有軟腐病等可傳播性疾病的時候,需要第一時間做出處理,進行病害區域劃分,做好微生物消毒處理。目前結合微生物進行防治工作比較常見,通過讓白菜獲取更多的養分、水分和氧氣,從而壓縮病蟲或其他病原體的生存空間,保障白菜的順利成長,免受其他病毒危害的侵襲。此外,我國已開發部分對農作物生產有價值的微生物,能夠在白菜內對抗病原微生物,從而更好抑制其爆發和生長,并使得病原微生物失去存活條件。部分微生物在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同時,還能對白菜的生長發育起到促進作用。根據目前我國使用該技術的經驗來看,使用該方法不僅能夠更好阻斷病原微生物對白菜的侵襲,還能切實促進白菜的根系發達、株行更為健碩,能夠更好提升白菜的品質。
4 化學防治措施分析
化學防治手法是我國應用范圍最廣的一類防治手段,但從實際上看,化學防治措施一旦掌握不到位就會影響白菜質量。如今化學手法已經得到了巨大的進步和優化。農戶在進行化學防治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察侵害情況,再有針對性地進行農藥噴灑。為了保證白菜的品質和無毒化,農藥的噴灑量和選用需要加以嚴格控制,并盡量選擇區域片面噴灑作業,除非該侵襲無法較好根治的情況,再采用范圍內的大面積防治策略。例如,在部分危害較低的疾病初發階段,可適度選擇藥性較弱的農藥噴灑。而針對危害較大的疾病如軟腐病和黑腐病,則需要適度加大農藥的噴灑量。而針對面積較大的危害問題如蚜蟲侵擾,農戶可進行大面積的深度處理,進行綜合性的噴灑防治處理,力求更好保障白菜的正常生長。
結束語
當前白菜種植過程中各類病蟲害威脅較大,對于白菜種植質量以及種植效益產生重要影響。現階段需要根據病蟲害的實際種類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以此來消除病蟲害威脅,確保白菜種植效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銀燕.白菜病蟲害問題及綠色防控技術解讀[J].農民致富之友,2017(22):53.
[2]張達文.白菜主要病蟲害的識別及防治[J].福建農業,2015(03):96.
[3]吳秋萍.論秋白菜病蟲害與綠色防控技術[J].南方農機,2017,48(1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