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平亮
摘 要:隨著我國創新創業意識的不斷增強,各高校紛紛探尋關于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方法和模式,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眾創空間應運而生,其為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提供了便利的資源服務平臺,眾創空間包含了網絡空間、資源共享空間、創業工作空間、社交空間等,利用這些空間能夠有效實現大學生線上線下創業咨詢服務、創業資源共享、提升大學生創業實踐能力以及拓展大學生的創業知識,那么如何打造良好的眾創空間平臺和環境,是每個高校急需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眾創空間;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平臺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01-0096-01 中國圖書分類號:G647.38 文獻標志碼:A
1 眾創空間
眾創空間是基于大數據、“互聯網+”及創新2.0時代,通過網絡化、集成化、專業化等有效途徑,為創業者提供良好網絡空間、資源共享空間、社交空間及工作空間的創業綜合性服務平臺,該平臺能有效滿足和適應互聯網環境下創新創業和“雙創”戰略的主觀需求。該空間平臺有效融合了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和實踐,因此能夠不斷推動和促進大學生創業教育教育模式的變革以及教育效果,進而有助于不斷大學生創業實踐能力。
2 如何營造眾創空間,打造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新平臺
2.1 加快構建眾創空間
各高校需不斷充分利用現有的學生活動中心、科技園、孵化基地、實訓基地等資源,并對這些資源進行提升改造,這樣學校便可以構建出一個低成本、開放式、全要素和便利化的眾創空間,在構建空間平臺的同時,也可以鼓勵和吸引學生自主走進空間平臺,為平臺的創新創業活動提供自身的奇思妙想,這樣,既能保證眾創空間能夠與學生的思想契合,同時在為平臺構建獻策的過程中,也無形提升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2.2 優化創新創業政策環境
由于大學生對創業資源的延伸以及對創業渠道的對接能力均有限,因此各地政府部門應為其提供一定的扶持政策,例如,為高校眾創空間打通一條政策綠色通道,在政府科委和財政部門的聯合支持下,為高校眾創空間創造良好的政府服務延伸和資金支持平臺,另外,政府部門還可以抽調專門人員組成組成服務專員團隊或眾創空間政府服務專員,并在各地區高校眾創空間進行派駐,使其能夠為大學生提供一站式的創業服務,能夠協助和調解大學生創業中出現的難題,并且能夠協助其辦理相關的行政審批事項。
2.3 加強財政資金引導
鑒于各高校的教育經費有效以及創新創業教育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政府部門還需加強對眾創空間的財政資金支持引導力度,可以分級、分類一次性給予政府部門已認定的眾創空間提供100-500萬元的財政補助,使其能夠順利開辦眾創平臺,對于眾創空間運營商,需引導其設立不低于300萬元的種子基金,以為初次創業的大學生提供額度不超過5萬元,還款期限低于2年的借款。對于大學生的初創成果,政府部門不分享收益,但可按30%的比例參股[2]。
2.4 完善創新創業投融資機制
對創業、天使、股權等投資發展需提供必要的支持,并大力建設和開展互聯網股權眾籌融資試點,為了促進大學生能夠更好的創業,可以加大對其的創業信貸支持力度,如為自主創業的大學生提供30萬元的小額申請擔保貸款,對于創業已經營穩定的學生,可給予其提供貸款再扶持,最高額度不得高于50萬,還款期間為2年,并要求貸款者支付一定的貸款利息,這樣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借貸雙方的共贏。為了不斷激發大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在平臺中,可引導其使用專利技術進行質押貸款或入股等。
結束語
創新是社會發展的根本,而創業則是民生之源泉,因此創新創業是推動一個國家和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必然途徑,而大學生作為我國大力培養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未來社會發展的主力軍,其身上肩負著弘揚和踐行我國創新創業教育與戰略實施的重要使命,為了不斷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實踐能力和拓展其創新創業途徑,各地區政府和高校需合力為其營造良好的眾創空間平臺,盡力在政策環境、資金引導、投融資機制等方面為其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支持,才能促進大學生的自主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不斷提升,進而有助于推動我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屈順利.以眾創空間為平臺創新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J].文教資料,2016,(12):152-153.
[2]劉廣,阮錦強,馬小惠.依托眾創空間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33(12):29-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