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奕
摘 要:人事檔案管理機構為單位管理模式變化和功能的變化,因此,傳統的檔案管理和新建立的管理模式之間不可避免的損失,因此必須逐步完善檔案管理,以適應市場化的社會需求,并提高其管理效率和效果。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人才合理流動,構建和諧社會,使人員檔案的真實性、社會功能的不斷增強、電子與證書的相互兼容,是對人員檔案使用的科學。
關鍵詞:人事檔案管理;現有的困難;社會化的改進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12-0118-01 中國圖書分類號:G275 文獻標志碼:A
1 公共機構人事檔案的創新管理模式。
1.1 將分散多頭管理轉變為集中統一管理
一直以來,分散多頭的人事檔案管理存在著諸多弊端,應進行相應的改革。一是改變各級管理人事檔案的管理系統,實現統一的管理系統,相對集中,既節省人力物力,提高管理水平,防止互相推卸責任,各單位、部門之間和有助于提高使用效率,實現現代化、標準化的人事檔案管理。要建立和干部能夠在用人制度、合同制度、人事代理制度、人事政策等現代人事政策的干部制度、糊涂制度、人事檔案管理制度下,而不僅僅是干部檔案管理制度。三是由于現有的人事檔案管理是我國獨立的文件系統,但它是檔案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檔案管理人員應在我國真正的進入檔案系統,接受國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宏觀指導。雖然人事檔案等檔案有其特殊性,但畢竟屬于檔案類、檔案類共有的,因此,國家檔案政策法規對人事檔案管理也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1.2 建立社會開放管理模式
隨著我國社會發展的不斷進步,對人事檔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舊的管理體制勢在必行。人事檔案開放的社會管理模式,包括人事,人事檔案,檔案托管,人才交流中心和其他社會第三方及相關人事代理制度的戶籍制度,所有鏈接實質上是人事檔案工作,檔案轉移到第三方組織的單位,其目的是實現人事檔案的人員機構和公共管理。
2 改革、完善人事檔案管理的相關制度
2.1 提高從事檔案管理工作人員對檔案管理的意識
為提升工作人員相關的工作意識,事業單位可以為員工進行定期的培訓工作,采用培訓的方式提升工作人的意識,使工作人員對檔案管理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培養工作人員的責任感,使工作人員形成積極的工作態度。此外,事業單位要向檔案管理工作人員進行普及和宣傳國家關于檔案管理的法律法規,使工作人員對此有明確的認識,并根據相應的法律法規進行檔案管理。經常交流,保持良好的員工思想傾向,大力推進思想建設不放松,不松懈,加強管理意識,加強員工對檔案管理的重視。
2.2 培養專業人事檔案管理人才
首先,有必要選擇風格良好、責任心強的員工作為專業的人事檔案管理人員。檔案管理是一項服務、政策和保密工作。良好、體面的工作作風,能使員工恪守保密原則,并已頒布國家有關政策規定,嚴格控制資料的真偽或真偽,防止虛假信息出現在員工的個人檔案中,通過培養員工對工作的責任感,來提升檔案管理人員對工作的服務意識。第二,提升檔案管理人員開展工作的積極性,從而提升工作人員對工作的耐心和細心。在事業單位開展人事檔案管理工作,工作人員不僅要管理相關的檔案,還要將積累的學習經驗、工作經驗及工作中應該注意問題進行記錄,完善檔案信息,提升檔案信息管理的工作價值。第三,對人事檔案管理工作人員開展培訓工作,隨著我國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事業單位的人事檔案管理模式也逐漸發展改變,由傳統的紙筆記錄方式轉變為現在信息的管理模式。
2.3 信息化人事檔案管理方法
在事業單位采用信息化人事檔案的方法如下:首先,在單位內部,對工作人員的已知的個人信息采用復制粘貼的方式,通過掃描打印信息和上傳圖片管理系統,員工可以盈余信息輸入到計算機系統,將員工的個人信息以電子信息的方式呈現出來,這樣一來既方便檔案管理人員的查詢,又能夠對員工信息進行及時的補充。其次,確保檔案信息的安全性,對于事業單位中的保密信息是不可以直接輸入在計算機系統中的,這樣不利于保護信息的安全。檔案管理人員可以對人事檔案設置查看權限,對不同級別的工作人員進行權限設置,工作人員可以通過自己的工作權限看到不同級別的員工信息,利用這樣的方式提升檔案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第三,在事業單位中,有部分信息是可以公開的,員工或是其他人都能看到的信息,檔案管理工作人員可以將這類信息發布到單位的網站上,這樣的方式,員工查找起來會非常的方便,使信息得到共享,促進人才交流。
參考文獻:
[1]趙澤芳.試論人事檔案管理模式的變革[J].辦公司業務,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