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亮 于金環 呂品 白佳寧 常相伊 劉旭 左壯 趙福東 張茜 代龍 常建華 朱立平
摘 要: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對防災減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極大地促進了短時天氣預報和臨近天氣預報的應用,已經得到了社會大眾和相關行業人士的高度重視與關注。通過短時天氣預報和臨近天氣預報,可以充分了解災害性天氣狀況,并確保檢測的準確性與真實性,具有著實質性的指導和借鑒意義。本文主要以短時天氣預報和臨近天氣預報在防災減災方面的優勢為論點,旨在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一些理論性依據。
關鍵詞:短時天氣預報;臨近天氣預報;防災減災;優勢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01-0127-01 中國圖書分類號:P456.1 文獻標志碼:A
1 短時天氣預報和臨近天氣預報在防災減災中的優勢
1.1 有助于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性
一般來說,預報的準確性是氣象服務產品的重要衡量標準,而時間長度是天氣預報準確性的重要影響因素。預報時間越短,其準確性越高。對于短時和臨近天氣預報來說,具有明顯的時間短的特點,顯而易見地,預報的準確性更高,有助于充分掌握天氣變化規律。對于災害性天氣來說,具有著高度的破壞性,而借助短時和臨近天氣預報,可以精準的定位各種災害天氣出現的區域,防災減災效果比較理想。
1.2 有助于增強氣象災害預報預警的能力
通過短時天氣預報和臨近天氣預報,諸多城市、鄉鎮可以通過電視或互聯網等媒體形式,獲得實時性的氣象信息和應對突發災害性天氣的預警信息,氣象觀測系統結構和布局更為完善,將短時和臨近天氣預報的技術提升到全新的高度,為城市氣象體征監測能力的提升創造了有機條件。
1.3 有助于確保天氣預報高度的針對性與時效性
通過短時天氣預報和臨近天氣預報,要從用戶實際預報需求出發,加強分析各種氣象資料的最新天氣狀況,做出與用戶需求相契合的實時天氣預報。氣象部門要結合災害天氣類型、發生成因等因素,來進行天氣的綜合性分析,確定可行的預防災害性天氣的防范辦法,在第一時間傳達給用戶,這對于防災減災也是極為有利的,避免由災害天氣帶來的不良經濟損失。
1.4 有利于豐富氣象服務內容形式
短時和臨近天氣預報,帶有著高度的自由性和靈活性,作為天氣預報形式深受廣大群眾的高度重視。在短時和臨近天氣預報的制作中,可以順利轉換天氣播報形式,結合公眾需求,來對一些氣象知識進行實時推送。在互聯網技術的強大推動下,可以利用網絡和收集應用平臺,以此來為大眾提供最新的天氣預報。
2 短時天氣預報和臨近天氣預報在防災減災方面的防范措施
2.1 要制定完善的服務運行機制
在氣象單位工作中,短時和臨近天氣預報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在應對災害天氣時,這項工作的開展是至關重要的,為相關單位和政府的決策提供了強大的數據扶持。因此,各個組織部門要加強聯動,局主要領導要發揮出自身的領導帶頭作用,各個業務單位要加強配合與交流,發揮聯動作用。
2.2 不斷提高預報技術水平
要想最大程度地確保短時和臨近天氣預報的精準性,要加強先進科學儀器設備的應用,投入較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加強設備配置和技術開發。對于現代氣象來說,必須要配置先進的氣象服務設備,構建具有專業性的服務系統,組建技術創新的氣象災害預防隊伍,深入分析與研究暴風雨雪和臺風等災害性氣象,進行可行性的預報分析。
2.3 加大氣象災害監測力度
氣象部門要對區域氣象進行全方位、多角度領域的管理,實時追蹤災害性氣象狀況,做到精細化管理,將災害性氣象預報和評估分析工作落實到位。
例如:對于臺風預報來說,要提供準確的臺風移動信息,深入預測臺風發展趨向,做出最為正確的判斷。在臺風結束以后,要需要做好災情信息的分析調查工作,高層決策部門可以及時采取防災減災的應對措施,確保決策的準確無誤。
結束語
通過天氣預報和臨近天氣預報,在防災減災方面做出了杰出的成就,有助于提高氣象部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提供良好的氣象服務產品,獲得社會用戶的滿意度。因此,氣象工作人員要提高自身的服務觀念,確保良好的防災減災效果,進而促進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王思璇,江虹,李穎嬌.提升短時臨近天氣預報水平 發揮農業氣象防災減災作用[J].吉林農業,2017,(14):98.
[2]代華光,顧忠順.淺談短時天氣預報在防災減災中的應用[J].農業與技術,2015,35(06):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