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鍵

摘 要:本文通過SWOT分析法,從“一帶一路”背景下新疆旅游產業發展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出發,分析了新疆旅游產業發展的優勢、劣勢、機遇以及挑戰,并為新疆旅游產業進一步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提出合理意見。
關鍵詞:“一帶一路”;新疆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03-0020-02 中國圖書分類號:F592 文獻標志碼:A
旅游產業,作為典型的第三產業,具有產業關聯性強,社會和生態效益好,附加值高的特點,發展旅游產業,對于刺激消費,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拉動國民經濟穩定增長,優化經濟結構,提高居民收入等具有重要作用。新疆,位于我國西北部,地處亞歐大陸中心地帶,是古代絲綢之路以及現代絲綢之路經濟帶中的核心地區。新疆地區擁有著極端的氣候條件和獨特的地理位置,因此孕育出了各種各樣的自然景觀,地區內旅游資源豐富,景點眾多,同時由于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等13種民族文化在當地融合,新疆擁有著多元的古老的民俗文化,與當地豐富的旅游資源一起構成了新疆旅游產業發展的基本要素。然而,在新疆旅游產業經濟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著生態環境脆弱、環境破壞嚴重、基礎建設落后、旅游資源開發不合理、旅游產品結構單一、旅游后備人才不足等問題,這些因素都極大地限制了新疆旅游產業的深層次發展。另一方面,隨著“一帶一路”的戰略的實施,新疆與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國家交流更加密切,新疆地區的旅游市場變得更加開放,擁有來自國內外更多的消費人群,加上國家政策資金的支持,新疆的旅游產業發展前景值得看好。因此,研究“一帶一路”背景下,新疆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的路徑對新疆經濟穩定增長,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關鍵意義。
1 新疆旅游產業發展的SWOT分析
1.1 競爭優勢分析(S)
1.1.1 旅游資源豐富,類型多樣。新疆匯聚了許多世界名山,擁有世界頂級的地文景觀,例如世界第二高峰喬戈里峰、世界第二大流動性沙漠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等;區域內水文景觀獨特,擁有冰川積雪、旱地湖泊、內陸河流等,風格別具;獨特的氣候環境決定特有的生物資源,新疆擁有大量珍貴稀有的動植物資源,是絕佳的科研考察之地;作為古代絲綢之路重要的沿線區域,新疆擁有大量古建筑遺址,融合接受了來自不同宗教文化;新疆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又特色鮮明,當地民俗文化趣味豐富,經常以民俗節、文化節的形式相互交流;當地特產豐富,品質優良,例如哈密的哈密瓜,吐魯番的葡萄等,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
1.1.2 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新疆是中國西部地區連接亞歐大陸的核心城市,是通向中亞、西亞、南亞以及歐洲的重要通道。隨著全面對外開放的戰略的推動,新疆與歐洲、中亞等國家之間的國際貨運班列增加,多個開放口岸以及邊境經濟合作區被建立,交通設施不斷完善,形成了較為全面的公路,鐵路,航空體系,為新疆旅游產業對外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條件。
1.2 競爭劣勢分析(W)
1.2.1 生態脆弱,環境較為惡劣。新疆多處于干旱半干旱地區,自然環境惡劣,沙漠化問題嚴重,降水少,區域內水資源總體缺乏。近年來,草場面積不斷減少,水土流失,冰川融化等問題都是新疆發展旅游產業不可避免的生態環境難題。
1.2.2 產業發展落后,開發成本高。新疆雖然近些年來經濟一直處于增長態勢,但是新的總體經濟量仍然是落后于國內大多數城市,產業發展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旅游產品加工不足,旅游產業內部結構單一。同時由于宗教、自然環境、季節因素,新疆地區旅游開發成本高,需要投入量大。
1.2.3 旅游產業人才儲備不足,企業規模小。由于經濟總量的落后,新疆地區對于國內外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尤其是旅游產業,基本是由小企業構成,企業沒有充分的資金去廣泛吸收人才,多數從事旅游產業的工作人員并沒有專業的旅游管理等相關知識,缺乏有效的培訓與組織。另外,由于企業規模過小,不能接待大批量的游客,無法達到規模經濟狀態,利潤率低,經濟資源沒有充分利用,存在浪費。
1.3 競爭機會分析(O)
1.3.1 “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新疆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重要的中樞點,發展機遇在更加開放的格局中愈發突出。在新疆經濟發展方面,國家給予了大量的資金、技術、人才以及政策支持,尤其是作為新疆優勢產業的旅游產業,更是擁有著多方面的支持。隨著新疆與世界各地的的經濟體日益密切的合作,憑借獨特的旅游、文化魅力,新疆旅游產業會面臨更廣闊的國際市場,吸引更多外來資本的投入,使得旅游產業真正成為新疆發展的支柱性產業。
1.3.2 居民旅游消費能力增強,消費理念變化。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日益提高,居民收入增加,消費能力增強,消費結構從以往的過多的物質消費需求向精神消費需求轉變,國內旅游消費幾年來不斷攀升,“旅游熱”在經濟發展的今天以及未來都是長期存在的。與國內其他地方相比,新疆地區具有其他地區無法比擬的特色景觀和民族文化,因而常常是國內游客的首要選擇。同時,西方經濟發達,西方家庭的消費理念和消費偏好促使其對旅游產品消費選擇,新疆的特色小鎮和多樣化的民俗文化也吸引著無數西方游客的到來。
1.4 競爭威脅分析
1.4.1 旅游產業競爭激烈,新疆企業實力不足。在國內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均存在產能過剩情況,產業發展矛盾重重,然而第三產業作為朝陽產業,產業市場廣闊,利潤空間大,對相關產業帶動能力強,同時對生產資源消耗相對較少,具有極大的社會生態效益。因此,國內各個地區紛紛對本地區旅游資源進行整合,扶持鼓勵本地旅游相關企業發展,希望在旅游產業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新疆企業在旅游產業市場競爭中存在著較為明顯的缺陷,資金和人才匱乏,導致企業規模過小,整體實力不足,相比沿海城市和中部城市,新疆的旅游產業在資金技術方面競爭力不強。
1.4.2 政治環境不穩定,恐怖威脅依然存在。受新疆多元的民族文化和特殊的地理位置的影響,近年來,新疆政治環境仍然不穩定,民族文化宗教沖突時常發生,特別是恐怖分子的活動,使得新疆的對外聲譽下降。很多國內游客和國外游客由于害怕自身安全受到威脅,對新疆地區望而卻步,這嚴重的阻礙了新疆旅游經濟的發展。
2 SWOT矩陣構建
基于新疆旅游產業發展的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構建了新疆旅游產業發展的SWOT分析矩陣(圖1),并提出相應戰略措施。
3 “一帶一路”背景下新疆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3.1 培育新疆旅游產業龍頭企業,對旅游資源進行統一規劃
新疆政府應當積極扶持區域內龍頭企業發展,培養能適應激烈市場競爭的優勢企業,通過資金上補貼,技術上援助,人才方面引進,政策扶持,使得新疆大型旅游龍頭企業迅速發展起來。引導社會資本進入旅游市場,完善新疆基礎設施建設,為社會投資者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同時,政府需要對新疆旅游資源進行合理的規劃,建立相應的旅游產業開發區,將規模較大、開發難度低的地區進行統一整合,引導旅游企業集聚。制定相應完善的戰略,因地制發展不同的旅游項目,發揮各地特色,使得資源利用達到合理化最優化。企業利用政策、資金、技術等支持積極增強自身實力,對區域內旅游產品進行深入開發,獲得規模效應。
3.2 培育優秀品牌,發展多樣化旅游項目和產品
新疆旅游企業應當積極創新,依托當地獨特的風俗文化以及地理景觀,開發出更多消費者喜愛的旅游項目,例如科考探險旅游項目,民俗文化節項目,古建筑遺址觀賞、特色食品展銷會等能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消費需求的旅游項目。同時,開創多樣的符合當地文化氣息的旅游紀念品,形成發展成新疆文化代表性的品牌,并不是僅僅依靠單純的旅游設備,自然風光來獲得利潤,而是讓品牌的打造,文化的輸出助力于新疆旅游產業乃至經濟社會的發展。這要求新疆的旅游企業不斷堅持產品創新、理念創新、發展模式創新,繼續精細化產品加工,不斷完善產品質量,借助“一帶一路”的發展大平臺,將屬于新疆的自主品牌推向國際市場,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3.3 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適度開發,保護生態環境
新疆的環境脆弱,如果不合理地開發,過度地向環境索取資源,那么最終還是會阻礙新疆的發展。這就要求從政府到企業再到個人都要樹立環保意識,認識到只有綠色發展,協調發展才能夠真正得使得新疆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政府加強環境保護法律法案的制定,嚴厲打擊環境破壞行為;企業采用綠色的生產加工設備,環境保護與適度開發相結合,利用綠色資源獲得綠色收益;個人積極踐行環保思想,為新疆的繁榮穩定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熊華國.“一帶一路”倡議下新疆旅游業營銷策略研究[J].山東紡織經濟,2017(11):51-53.
[2]王帥.“一帶一路”背景下新疆特色旅游業的前景展望[J].山東紡織經濟,2017(07):62-65.
[3]董永亮.新疆旅游產業融合創新發展路徑研究[J].經濟論壇,2017(06):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