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平 張瑞平 張碧 張偉娟 王海麗
摘 要:為實現高職層次的技術應用創新人才的培養目標,建設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并付諸實施必不可少。文章在分析近5年來技術應用創新人才培養中由于保障措施不完善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5項基本保障措施,即爭取政府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建立完善的技術應用創新人才培養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建立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內容的動態調整機制、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和建立創新能力考核標準,以期為高職層次創新人才培養提供理論借鑒。
關鍵詞:技術應用;創新人才;保障措施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03-0130-02 中國圖書分類號:G712.4 文獻標志碼:A
1 當前技術創新人才培養保障措施存在的主要問題
高職院校重點培養適應企業生產一線需要的專業技術人才,其創新能力的體現主要集中于技術應用方面,從2012年春季入學起,我院就進行了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的實踐工作,從運行過程來看,保障措施仍然存在較多的問題,需要加強建設。首先,資金的限制。自2010年開始,高職院校生源數量顯著降低,這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收入的減少,從而使得教學投入與之前相比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特別是教師和學生的創新項目支持力度的降低比較明顯,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技術應用創新人才的培養;第二,激勵機制缺乏。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由于實行導師制和興趣小組制,教師花了大量的時間用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上,而這些工作由于不能做學時,所以教師不能獲得相應的待遇,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教師的積極性;第三,學生基本素質呈現出降低的變化。從近幾年高職院校錄取分數上來看,高考分數已經降低至160分,這部分學生學習能力較差,按照傳統的培養方式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同時,在同一班級,有的學生入學分數在400分以上,教師日常教學實施難以周全兼顧;第四,缺少創新教育教學環境。以筆者所帶班級為例,學生日常娛樂性活動很多,學生幾乎沒有時間用于創新教育教學中,并且很多活動均要求學生必須參加,對于參加創新小組的學生來說,如果將時間用于學習中,就會面臨著學生管理部門的處罰,導致很多學生無法靜心用于學習之中。
2 技術創新人才培養保障措施建設
從當前工作實踐中來看,高職院校技術應用創新人才培養保障措施急需從以下5個方面入手:
第一,爭取政府的政策和資金支持,這是最基礎的保障措施。當前國家大力提倡創新創業教育,作為高職院校,也應當響應國家號召,將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之中,而這一切的實施均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在高職院校尚無能力支付這部分資金情況下,主動與政府教育主管部門聯系,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成為了最佳的解決方案。在充足的資金支持下,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各項工作的開展也會比較順利,技術應用創新人才培養所需的各項實訓設施均可以有比較好的保障,并且在校企合作上也會邁上一個更高的臺階,這對于實現技術應用創新人才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對于學生在校期間直接參與企業生產實踐,從中培養創新能力具有莫大幫助。
第二,建立完善的技術應用創新人才培養管理制度,這是校級層面上重要的保障措施。技術應用創新人才培養一旦形成校級制度,就成為了全校教師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可以說這是最重要的保障措施。制度保障主要從理論創新教育和實踐創新教育兩個方面建設,理論創新教育的重點是學生在必需、必備知識基礎上進行的技術應用或者推廣性質的創新教育,將這部分要求寫入學校的規章制度中,教學督導定時檢查,這樣在學校的理論教學中可以較好的實現這個目標;實踐制度保障建設主要包括實踐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規章制度,行為規范,教學過程記錄和創新成果記錄等內容,同時設立評價標準,每學期初、學期中、學期末對各種教學行為進行評估和考核,對于未執行標準或者制度的人員進行一定的懲罰,并且在督導的指導下制定糾偏措施,這一系列工作過程形成教學質量評價的流程性質文件,對于實現創新人才培養目標具有重要幫助[2]。
第三,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茖W合理的激勵機制可以非常有效的提高人們的積極性,所以對于技術應用創新人才的培養,激勵機制必不可少。激勵手段可以采取多種多樣的形式,例如對于教育成果顯著,學生技術掌握較好,創新能力比較好的教師,可以在職稱晉升、榮譽獎勵、外出學習等方面給予特殊照顧,對于單獨輔導學生的導師以及指導興趣小組的教師,根據實際情況給予課時量以及課時費補貼,讓教師付出有所回報,這樣更能提高教師的積極性;對于不能完成技術應用創新教育的教師來說,應當給予一定的懲罰機制,例如延緩職稱評定,降低獎金系數,降低補貼標準,取消評優等一系列的懲罰措施,讓教師能夠在教學中將創新人才培養作為努力的方向;除了對于教師的激勵機制之外,學生的激勵機制必不可少,實際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習積極努力,創新效果較好的學生可以優先評定獎學金、助學金、優秀班干部、優先入黨等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對于不服從教學安排,在興趣小組中或者創新人才教育過程中應付、拖沓者,取消一切評優以及獎學金、助學金資格,達不到平時考核要求的,期末取消考試資格,延緩畢業證發放等措施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3]。
第四,建立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內容的動態調整機制,為技術應用創新人才培養提供保障。現如今我們處于知識快速更新和快速變革的時代,而很多企業一線的工作方式也在不斷的推陳出新,為使學生在技術應用崗位上能夠具有創新能力,學生接受最新的技能教育和知識教育是基礎,也是保障。由于現實工作中學生在入學之初人才培養方案就已經確定,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隨著知識更新,有些課程和教育內容難免會過時,這時就要根據企業的需求進行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調整,同時,根據技術更新的現狀,制定技術應用創新培養的方向,由此在不斷的調整中進行人才培養,這也是培養該類人才的重要保障措施[4]。
第五,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和建立創新能力考核標準。寬松的學習氛圍是創新的基礎,突出學生的個性化培養是提高其創新能力的基礎,而適應創新人才培養的考核標準則是重要保障。在學生培養中,各職能部門互相協調,減少各項活動的沖突,在各項學生參與的活動開展中,均圍繞學生技術應用創新能力的培養而開發,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參與中創新,在應用中思考,改變以往的強制學生學習的觀念,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覺的進行探索性學習,營造一種寬松的環境;在期末考核方式設計上,以學生技術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為考核重點,經驗性的知識放在次要位置,以此來提高創新教育的效果。
3 技術應用創新人才培養保障措施實施
技術應用創新人才培養保障措施建立之后,將其落實和實施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這一實施過程的重要性并不弱于保障措施建設。再具體實施中,在征得政府以及各級領導支持的基礎上,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將其融入到教學督導考核評價范圍之中,然后結合督導評價結果,與激勵機制相互結合對教師和學生進行正激勵和負激勵,同時,在方案實施中,依據評價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教務管理人員,對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內容及時調整,實現動態管理過程,最后,在教學管理部門的協調下,對學校各職能部門進行寬松學習氛圍營造的協調工作,以此推動該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徐玉華.關于培養技術創新人才的思考[J].松遼學刊(自然科學版),2000(4):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