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曉峰 韓小威
[摘 要]雖然政務微博的發展勢頭依舊猛勁,但是在走向成熟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向微博平臺、公眾和政府三方提出了一些改進意見。包括加快微博的技術發展,公民要提高自己的網絡素養,政府要加強法治化和制度化建設等。
[關鍵詞]政務微博;公民參與;公共決策
[中圖分類號]D630.1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微博強勢發展,滲透到各個領域,公眾通過政務微博參與公共決策促進了公共決策議程設置的創新,更新了公民參與公共決策的方式,加快了公共決策的民主化進程,但是仍然存在許多問題。
1 公民通過微博參與公共決策存在的問題
公民通過政務微博參與公共決策這個過程中可以簡單地將涉及的主體概括為公眾、政務微博以及政府,因此對此問題的研究需要針對三個主題存在的問題進行歸納、研究和總結。
1.1 政務微博結構分布不均,內容龐雜無序、缺乏雙向互動
政務微博的結構分布不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地域分布在中西部地區仍然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行政級別分布不均;中高層政府政務微博有待擴容;政務微博的部門分布不均。政務微博平臺每日公布的信息不計其數,冗雜無效的信息不僅占用了寶貴的網絡資源。現階段,政務微博的發展并不成熟,實現公共決策中溝通的完整過程以及實現公眾通過政務微博形式與政府進行雙向溝通還存在著一定的難度。
1.2 主觀片面性過強,公共決策參與性呈兩極化發展態勢
公民主觀性過強,容易產生對政務微博發布的信息的解讀不深刻或過分解讀的現象。一方面是對待參與公共決策呈現出冷漠的姿態,參與公共決策時不愿主動行使政治權利和積極參與,采用消極抵抗的方式;另一極端方式則是采取網絡暴力的方式發泄自己對決策結果的不滿。
1.3 微博管理不當、政務微博形式化日趨嚴重
微博平臺沒有做到信息公開的透明化、公開化,大多政務微博針對信息的發布均為半透明的狀態。如此,公眾參與公共決策的積極性和活躍性不斷下降,人們傾向于對決策的不信任、決策的不支持,最終可能會激化社會矛盾。目前,我國政府機構通過微博進行的社會現象評論會出現有失偏頗的現象,加深了公民對政府的不信任,對政府形象和社會和諧會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部分政府官員無法快速適應政務微博的快速發展,導致在以政務微博形式主導公共決策的過程中,不能夠很好地服務廣大社會公眾,出現政府官方微博呈現“僵尸化”狀態。
2 公民微博參與公共決策產生問題的原因
2.1 行政體制改革階段矛盾突出
政府在轉變職能過程中轉變的速度和經濟社會的發展步伐沒有緊密一致,導致了部分公民利益受到損害。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浪潮中,部分政府還是沒有意識到公民需求的重要性,使得提供的服務與公民需求產生矛盾。如此,需要強烈表示自己的需求不滿以及服務意見的公民會利用微博這一平臺大肆地對政府進行抨擊。
2.2 公共決策主體思想觀念轉變滯后
目前主體思想觀念方面出現了與微博蓬勃發展相反的勢頭,出現了一些認識方面的滯后。一方面,深受“官本位”思想影響的政府官員認知比較滯后,消極被動地進行決策信息的公開,以人為本、服務為民的理念只是口號。另一方面,作為公共決策的另一主體,公民缺乏建立公民意識的觀念,沒有做到權利與義務的相統一,阻礙了微博參與公共決策的良性發展。
2.3 政務微博缺乏有效的運營管理制度
目前我國政務微博的開通運行和運營管理都處于自發狀態。因此公共決策中政府信息的公開、微博的輿論引導、政府和公民關于公共決策的溝通等方面也均處于自主狀態。沒有相關規范性文件制度的保障;政務微博內容缺乏統一的規范性標準以及缺乏對政務微博運營的反饋機制等原因使得政務微博運營比較混亂。
3 公民通過政務微博參與公共決策的相關建議
因此,針對以上公民通過政務微博參與公共決策表現出的問題,政府、公民在微博政治參與的發展中要展開合作,各盡其責,做到揚長避短,建設與規范并舉。
3.1 改進微博網絡信息技術 加強政務微博平臺合作
通過實名認證減少微博中的違法亂紀行為,為網絡化公民社會的建立提供良好的保障,為公眾微博參與公共決策提供良好的環境。著重強化公共決策板塊的建立與完善,對于公眾社會生活中的各種需求、建議和意見等的集合,建立專門化的板塊進行集中的收集與篩選,并將信息向政府傳遞。政府各部門要利用政務微博的平臺進行橫向的交流與溝通,減少政府各部門在解決公共決策相關問題時發生互相扯皮、推諉的現象。
3.2 提高公民參與公共決策能力 規范公民微博參與公共決策行為
公民要將政務微博當做是與政府平等博弈的工具,將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實事求是的反映給政府,并且對政府針的公共決策進行監督,維護自己地合法權益。首先,政府要加快職能和思想的轉變,采取措施鼓勵公民通過政務微博積極參與公共決策;其次,公民要學習網絡知識和文化,了解基礎的網絡運作,提高微博參與決策的辨別力,同時加強自身的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3.3 推動微博參與決策法治化進程 完善政務微博制度化發展
加強公民法治教育,教育人們學會在信息化的公共空間理性、合法地參與公共決策,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同時,要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尊重他人合法權益,教育公民通過合法的渠道和理性的方式參與公共決策。
[參考文獻]
[1] 王渭川.我國政務微博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J].新媒體研究,2017(10).
[2] 白建磊,張夢霞.國內外政務微博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圖書情報知識,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