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浩
[摘 要]金融業是我國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國金融業的發展速度非常快,金融業的快速發展,不僅推動了國民經濟的發展,也豐富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但我國金融業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面臨著系統性的風險。這些風險直接影響著我國金融業的健康發展,也容易擾亂金融市場。因此,為推動我國金融業的快速發展,應該采取科學有效的防范措施,建立防范和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長效機制。
[關鍵詞]金融業;系統性風險;防范研究
[中圖分類號]F832.1 [文獻標識碼]A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力推動金融業的發展。雖然較之于發達國家,我國金融業的發展程度不高,歷史積淀薄弱,發展經驗不成熟等,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金融業呈現出蓬勃的發展狀態。與此同時,我國金融業的系統性風險也逐步凸顯,如金融機構的流動性風險、法人治理結構和內控機制不完善,金融市場不發達等。基于此,為推動我國金融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需要構建完善的風險防范機制,建立金融安全網,有效提升金融監管水平,全面提升金融業的風險控制能力,確保我國金融業的長效發展。
1 我國金融系統性風險
金融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國民經濟的調節杠桿。在我國金融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一旦出現金融系統性風險,那么將直接威脅著國民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造成金融系統性風險的因素是多樣化的,金融系統性風險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它既包括微觀金融風險,也包括中觀金融風險,還包括覆蓋整個金融業的系統化的金融風險。
1.1 金融機構的系統性風險
在金融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金融機構是重要的載體。引起金融機構系統性風險的因素主要在于其內部因素,雖然表面上看它的風險程度不高,但卻可能直接引發大范圍的金融危機。因此,在防范金融系統性風險的過程中,需要格外注重這類風險。如銀行作為典型的金融機構,它辦理散戶或大戶存款,于它而言就是一種負債行為。一旦發生擠兌,那么很容易造成銀行流動性風險。同時,這種風險具有傳染性,但某家銀行發生大量擠兌時,存款人可能會對整個銀行業失去耐心,進而暴發全面擠兌,引發系統性風險。再比如銀行在放貸過程中的不良貸款,也會影響銀行的流動性資金,給銀行業滋生系統性風險。不良貸款率越高,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風險越大。
1.2 宏觀經濟的直接影響
在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進程中,金融體系是宏觀經濟的一股重要分支,從這點看來,宏觀經濟對于金融體系的影響是比較深遠的。一旦宏觀經濟出現劇烈的波動或者發展變化,將直接作用于金融體系中,進而引發金融系統性風險。如作為金融體系的主要調節杠桿,銀行通過發放巨額貸款來獲得收益,也幫助企業經營與發展。但受宏觀經濟的影響,企業在市場經濟中可能會出現較大的盈利波動,這也直接影響他們的償還能力。受宏觀經濟的收縮,部分企業可能失去了發展的空間,失去了擴大市場的機會,那么他們的盈利率就會有所下降,他們可能在償還銀行貸款方面力不從心,從而惡意拖欠銀行貸款,最終走向破產之路。宏觀經濟的發展波動,不僅會影響企業的發展,也容易滋生金融體系中的系統風險。
1.3 金融市場的系統性風險
我國金融業起步比較晚,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金融市場逐步完善,但仍不成熟。現階段,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是不均衡的,如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就是不平衡的。這種不平衡性,會直接影響金融市場的安全高效發展,從而滋生系統化風險。一方面,我國貨幣市場整體發展不成熟,與國際發達國家存在一定的脫節。特別是在貨幣市場上,無論是交易規則,還是產品類型,都尚未完全成熟。特別是在金融市場需求量不斷增加的情況,貨幣交易的信息并不透明和對稱,缺乏專業素養的交易機構和交易媒介,這使得貨幣市場存在盲目競爭和不正當競爭,直接威脅著金融市場的穩定長效發展。另一方面,資本市場發展不成熟,相關約束機制不健全,市場信息不對等,內幕交易現象頻發等,也影響著金融市場的有序發展。
1.4 對外開放條件下的金融風險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國際社會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我國即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在對外開放的條件下,我國金融系統性風險的概率也有所提升。比如匯率風險,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下,我國企業對外投資的行為越來越多,外來企業在我國金融市場的比重也逐步提升。雖然我國現階段的浮動性質的匯率機制,能夠積極應對匯率風險。但其實匯率風險的比重仍然比較大,既影響本地企業的收益,也影響外來投資的行為。因匯率調整,外國資本在我國的投資收益可能會有所損失,這將影響他們的商業貸款償還能力,也可能會出現撤資行為。
2 我國金融系統性風險的防范
在我國金融市場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系統性風險的危害是巨大的。因此,充分結合我國金融系統性風險的特征,采取科學有效的防范對策,能夠降低系統性風險發生的概率。首先,完善金融法律體系。在金融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不同金融機構之間的界限是比較模糊的,這就容易出現“要么都管,要么都不管”的問題。因此,構建完善的金融法律體系,明確不同金融機構的職能和定位,明確不同金融機構的邊界,分清機構監管和功能監管的特征。其次,加強對金融市場的宏觀調控。在我國金融業蓬勃發展的過程中,監管部門應該充分認清金融系統性風險的產生因子,出臺一系列宏觀調控的具體措施,深化防范對策的落地,有效防范金融風險。最后,在金融系統性風險的防范過程中,還應該積極運用信息技術手段,籌劃建立安全防范網。
3 結論
我國金融業起步比較晚,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較大的不成熟性,在對外開放的條件下,我國金融系統性風險的發生概率比較高。造成金融系統性風險的因素是紛繁復雜的,為推動我國金融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應該采取科學有效的防范對策。
[參考文獻]
[1] 賴娟,我國金融系統性風險及其防范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1.
[2] 徐愛軍,對金融系統性風險及其防范研究[J].智富時代,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