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寶龍
[摘 要]產業扶貧是打好脫貧攻堅的重要環節,是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的重要舉措。國企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旨在幫助貧困地區和貧困戶發展生產,改變窮困面貌,擺脫貧困,共同實現中國夢。堅定不移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發揮在國企改革中的重要突破口作用,以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關鍵詞]陽泉煤業集團;產業扶貧;所有制
[中圖分類號]F426 [文獻標識碼]A
陽泉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1950年1月,前身為原陽泉礦務局,是山西五大煤炭集團之一,是一個以煤炭開采和洗選為主業,煤化工、煤電鋁為“兩翼”,裝備制造、建筑地產、金融、現代服務業“七大板塊”協同發展的國有特大型企業集團。現有總資產2139億元,二級分子公司70個,17萬職工,退休職工6.3萬人。位列中國煤炭企業50強第8位、中國企業500強第99位和世界企業500強第445位。按照山西省國資委下達的“14.46.36.500”產業扶貧開發工程任務,陽煤集團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在對口扶貧地區設立產業扶貧項目,旨在幫助貧困地區和貧困戶發展生產,改變窮困面貌,擺脫貧困。
1 制定產業規劃,抓好項目落地
結合對口扶貧地區的資源布局,選擇符合地方農業發展規劃、扶貧帶動性強、市場前景好的項目作為產業扶貧的切入點,制定了陽煤集團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并經業內專家論證,明確了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減少了項目建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先后確定了五個農業產業扶貧項目,分別為平陸果品貯藏及貿易項目、吉縣果醋項目、大寧縣雙孢菇項目、右玉萬噸優質羊肉屠宰加工項目、右玉亞麻籽綠色深加工項目。目前已形成1.5萬噸果品冷庫、1000畝果樹基地、2.5萬噸果品壓榨、5000噸亞麻油生產、羊肉屠宰加工生產線及雙孢菇試生產,完成了省國資委下達的扶貧項目落地的任務。
2 拓展合作模式,實施混合經濟
為盡快搭建產業扶貧的平臺,緊跟集團公司“板塊經營、專業化管理、差異化監控、集團化運作”的戰略步伐。按混合所有制模式組建項目公司,選擇了當地的龍頭企業,以增資擴股等形式組建了四個混合所有制產業扶貧項目,集團公司對控股項目僅派董事長及財務總監等管理人員。三年來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別在探索混合所有制方面有些經驗教訓。
2.1 在規范法人治理結構的基礎上,推進混合所有制
按照山西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相配套的《關于省屬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實施意見》(晉辦發[2017]40號),“大力引導在子公司層面有序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對國有企業集團公司二級及以下企業,以研發創新、生產服務等實體企業為重點,通過重組改制、合資新設公司、增資擴股、股權轉讓、新項目合作等方式,引入非國有資本,靈活確定國有股權比例,加快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 一是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實行項目法人制,集團公司同各項目公司主要領導簽署責任狀,明確責權利獎懲制度,抓好主要指標重大環節的監控和考核兌現,最大限度地調動項目法人主體單位的積極性。二是強調在“三重一大”關鍵環節上集體決策,要求各項目公司嚴格履行公司章程,發揮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的作用,確保建設程序順暢高效。
2.2 圍繞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推進混合所有制
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應建立股東選擇機制,積極引進戰略投資伙伴,做到與巨人同行,與能人攜手。目前集團公司產業扶貧項目的合作方均為民營企業,搭建的合作平臺十分有限,不能在技術進步、改善產品結構、提高管理效率、穩定和開拓市場等方面發揮作用;特別是在當前融資政策相對嚴謹的情況下,融資難的短板凸顯。按照《關于省屬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實施意見》(晉辦發[2017]40號),今后對于戰略投資型新增股東,要以謀求長期戰略利益為目的,持股量較大且長期持有,擁有促進省屬國有企業業務發展和價值提升的能力,積極參與公司治理;對于產業性戰略新增股東,要在行業內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或是省屬國有企業重要的上下游關聯企業,能夠在技術進步、改善產品結構、提高管理效率、穩定和開拓市場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對于財務投資型新增股東,需具備強大的資金實力,不僅能給國有企業投入較大資金,還能幫助企業擴大融資渠道和提高融資能力,挖掘國有企業發展潛力,強化企業優勢,推動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2.3 利用好上市公司平臺,推進混合所有制
上市公司是實現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平臺,是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重要途徑。集團公司現有產業扶貧項目有三個涉及果蔬業務,分別為陽煤新科公司、頂吉食品公司、大寧雙孢菇項目公司,可探討由農產辦牽頭籌建上市公司,以新產業扶貧的商業模式,實現“政府滿意、企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其可行性:一是在地理位置上三個產業扶貧項目都處于黃河金三角經貿區。二是在政策上,國家將重點支持特色果品、蔬菜等園藝產品生產,對各類農產品貯藏、烘干、包裝和分等分級等環節進行補助。山西省在大力推動農產品出口方面,將在資金和政策上支持運城市建設山西國際果品交易出口平臺,籌建國家溫帶果蔬檢疫重點實驗室及檢測設備配套,出口果品機械化初加工生產線建設,出口果園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制定和應用。三是各項目公司側重點不同形成閉合的果蔬產業鏈。以陽煤新科公司為龍頭,建立果品收購及出口平臺;頂吉公司憑借吉縣蘋果優勢,將非商品果通過加工轉換為蘋果醋和蘋果酒;將大寧雙孢菇生產后的菇料制成有機肥料用于果園改善土壤。四是以世界500強的股東做支撐,通過資本市場引入風投資金。
2.4 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探索員工持股,完善合理估值等政策,推進混合所有制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西口洋洋公司兩次公開招聘總經理;頂吉公司公開招聘銷售總監,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未達到預期目標,今后要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建立市場導向的選人用人和激勵約束機制,通過市場化方式選聘職業經理人,依法負責混合所有制企業經營管理,暢通現有經營管理者與職業經理人的身份轉換通道。職業經理人實行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按照市場化原則決定薪酬,可以采取多種方式探索中長期激勵機制。嚴格職業經理人任期管理和績效考核,加快建立退出機制。探索和支持對企業經營業績和持續發展有直接或較大影響的科研人員、經營管理人員和業務骨干持股。同時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原則,發揮專業化中介機構作用,借助多種市場化定價手段,完善省屬國有資產定價機制;實施信息公開,加強社會監督,防止內部人員控制、利益輸送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2.5 以企業黨建工作,推進混合所有制
堅持黨的建設與國有企業改革同步謀劃、同步開展。目前集團公司產業扶貧項目公司均成立黨支部,今后按照《關于省屬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實施意見》(晉辦發[2017]40號),隨著企業組織形式的變化,進一步健全黨的工作機構,配強黨務工作者隊伍,保障有效開展黨的工作,發揮好黨組織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
3 結論
陽煤集團產業扶貧項目既遇到煤炭“去產能”,集團公司資本結構不合理,還款付息壓力明顯的陣痛期,又趕上了進一步深化國企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觀念創新,制度創新,風險機遇并存的新平臺。當前存在的問題是前進中不可避免的,是暫時的,是可以解決的,圍繞集團公司 “學習執行打基礎,提質增效抓落實”的主旋律,產業扶貧項目繼續增強政治意識、顧大局,積極融入集團公司發展戰略。以搞好產業扶貧與精準扶貧的有效對接為基點,以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脫貧攻堅的全面實現。
[參考文獻]
[1] 何青松,鐘敏蘭.村級社區:產業扶貧的特殊陣地[J].老區建設,2004(01).
[2] 時平.找準產業扶貧的突破口[J].老區建設,2005(01).
[3] 產業扶貧 助增收[J].老區建設,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