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妮 于秋波
[摘 要]在我國大學生就業問題已經成為高校與社會中非常重要的問題,當前最重要的是解決大學生就業心理危機,使大學生以更加積極的心態面對今后的生活。進入到工作崗位之中。本文就大學生就業心理危機的闡述,首先分析當前我國大學生就業的現狀,并分析大學生就業危機的主要表現,對大學生就業心理危機產生的原因與特點進行分析,最后針對相關內容提供大學生就業心理危機的干預措施。希望通過本文的闡述可以為解決相關問題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心理危機;干預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7.38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我國大學生的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就業問題導致大學生的心理危機現象越來越嚴重,社會必須重視相關問題。所以必須針對就業心理問題進行透視,尋找到更好的解決措施。
1 當代大學生就業現狀
受我國國有企業的改制與減員、政府機構改革,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精簡等因素的影響,使就業崗位不斷減少,對大學生就業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在這一情況下對大學生就業心理產生較大的影響,因為受到個人特征與學習壓力的影響,使大學生心理準備不足,在大學生面對就業問題時,大多數是不斷地進行面試,而沒有考慮自身到底適合怎樣的崗位,盲目地找工作,在受到挫敗之后還會進一步地加重大學生的心理傷害。
2 大學生就業心理危機的表現
2.1 認知方面
認知指的是人對事物的認識,可以反映出客觀事物的特點與不同事物之間的聯系,并且可以更好的顯示客觀事物對人的意義與作用的心理活動。就業認知是大學生在就業的過程中,對自身、工作與環境等因素的認知。在心理危機狀態下,大學生的認知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使其出現一些不合理的認知表現。第一種是自卑,出現這一心理的大學生在選擇就業的過程中往往會呈現出消極的態度,不敢與用人單位進行深入的接觸,不敢參與相關的競爭工作,使得自身的優勢無法有效地體現,對自身就業產生一定的影響。第二種是自傲,存在這一情況的學生在選擇就業的過程中只是考慮自身的情況,但是卻沒有認識到自身的真實能力,也會對其就業產生影響。
2.2 情緒方面
情緒是人的心理活動,可以表達出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其主觀需要的一種態度。存在心理危機的學生,其會表現出很多的負面情緒。第一種是焦慮,大多數畢業生在畢業之后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情況,一些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或者是形象不佳的女同學則會更加明顯。這些人在就業的過程中會出現緊張與煩躁的情況,在遇到失敗之后會產生擇業恐慌感。第二點是急躁,急躁指的是在大學生在擇業中出現煩躁不安與心理緊張等情緒,因為受到這一心理的影響,每年都有很多的學生在沒有考慮清楚之后就與用人單位簽約,在進入到工作之后,再違反約定,為自身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2.3 心理方面
在就業心理危機中的行為表現大多是學生為了減低自身的痛苦,而使用的一些防御性的手段。第一點是逆反,因為大學生在就業的過程中可能會受到一些挫折,加之一些學生的品德與修養存在問題所以就會出現不同的情況,例如逃課與遷怒他人等。這些問題不僅會對其就業產生影響,嚴重甚至會對其畢業與今后的發展產生不良作用。第二點逃避,一些大學生在求職的過程中非常注意一些細節問題,害怕因為自身一些行為為用人單位帶來不良的影響,在求職的過程中沒有信心,所以出現逃避行為,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啃老族。
3 大學生就業心理危機產生的原因與特點
3.1 大學生就業心理危機的原因
造成大學生就業心理危機的因素,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第一點是高校就業心理輔導工作的效果不佳,在大學生就業的過程中會遇到種種問題,大學生就業心理輔導是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項。但是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講,高校在進行相關工作的過程中很多高校沒有進行相關工作,一些高校則存在不完善的現象,使相關工作無法為大學生提供完善的心理指導。第二點是社會因素造成的,因為世界各國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我國同樣受到了影響,在這一情況下,大學生就業必然受到影響。第三點是家庭因素,因為一些家庭中將未來的希望全都寄托在大學生身上,所以使其承受更大的壓力。第四點是學生的個體差異,因為,學生的心理成熟情況不同,所以在面對相同的問題受到的影響同樣會有所不同,一些學生在面對相關問題時,心理問題可能更加嚴重。
3.2 大學生就業心理危機的特點
大學生就業危機因為其人群的關系,使其與其他心理危機有很大的不同,下面就其主要特點進行分析。首先是普遍性,在相關調查中顯示,大學生就業心理危機出現的幾率非常高,在調查的學生中有10%的學生有中等程度及以上的心理問題。有11%的學生曾經有過不同程度的輕生的想法。第二點是發展性,這一特點主要有兩方面,首先是當前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呈現上升趨勢,第二點是存在就業心理問題的學生如果解決不當就容易引發其他問題。第三點是危害性,出現就業心理危機非常容易使人產生一些負面的想法,出現一些過激的行為,對其自身與他人產生較大的影響。
4 大學生就業心理危機干預措施
4.1 構建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系統
要想有效地解決大學生就業心理危機問題,首先需要構建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系統,首先需要提升大學生的心理品質,幫助大學生更有效地控制自身的情緒與感情,強化其意志品質,幫助大學生有更好地成長,降低就業壓力對其心理產生的影響。其次需要提高大學生的自我認知,因為大學生要想更好地就業,必須對自身的情況有更好的認知,對自身有深入的了解,知道適合自身的工作,并以此為努力的目標。最后還需要調整自身應對心理危機的策略,大學生應對心理危機的方式會對其心理危機發展的方向產生影響,所以需要幫助其調整其應對心理危機的策略,更好地認識自身的問題,保證不會受到相關問題的影響。
4.2 建立高校就業心理危機干預系統
大學生生活的主要場所就是學校,高校在大學生在發展的過程中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構建大學生就業心理危機干預系統必須將高校放在首要位置。首先高校需要理通思想政治理論實現教育功能。需要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使大學生具有更好地應對心理危機的能力,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觀念與學生的品行相結合。其次需要發揮心理素質的教育工作用,在大學階段,是人心理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心理過程與人格會對其今后的發展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在其面對各項問題的過程中,其就會非常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大學生需要從學校進入到社會之中,需要承擔更大的心理壓力,所以學校需要培養學生有更好的心理素質與品質,幫助學生更好地處理各項基本問題。
4.3 社會提供相應的支持
大學生就業問題不僅僅應該被學生的學校所重視,還應該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首先政府需要發揮自身的作用,政府應該積極地建立就業制度,幫助大學生更好地實現就業,降低就業問題對大學生的影響,進而降低相關問題的出現。其次是完善市場體系,進一步地提升公共服務的能力,這一工作主要是人力資源服務部門功能的發揮,可以使人事代理服務部門提升自身的服務范圍,降低服務程序保證相關工作的有效性。最后媒體需要發揮自身的導向作用,發布一些就業信息,幫助大學生更好地解決就業問題。
4.4 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
根據相關調查顯示,不同家庭層次的大學生在就業的過程中會面對著不同的情況,所以家庭環境與家庭教育會對大學生就業心理產生影響。首先需要重視大學生在就業中的主體決策地位,在選擇就業的過程中,家長需要尊重大學生自身的想法,使其自主地選擇今后的生活。其次家庭需要發揮就業活動中的輔助作用。可以適當地給予大學生行業選擇與收入預期的相關意見幫助大學生進行擇業,但是不能過于干預。
5 結語
要想有效地解決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認識到大學生就業的嚴重性。就業壓力是大學生進入到社會之后必須面對的問題,就業壓力會導致大學生產生就業心理問題,而這一問題則成為困擾大學生最重要的問題之一。所以通過系統的研究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非常有必要,通過相關的研究解決相關問題,使學生個人、高校與社會等方面都發揮自身的作用,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更好地解決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使他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更加有效。
[參考文獻]
[1] 尹理智.大學生良好創業心理品質的培養途徑探析[J].現代職業教育,2017(31).
[2] 李亞偉.獨立學院畢業生基層就業心理特點及對策[J].學園,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