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霞
[摘 要]通過對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2016屆園林技術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進行調查,積極探索出目前現代園林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為園林技術人才培養方案制定以及專業建設提供依據。
[關鍵詞]園林技術;畢業生;調查
[中圖分類號]TU986-4 [文獻標識碼]A
1 調查目的
畢業生就業質量直接影響到高職院校的建設和發展,近年來學院不斷建立健全畢業生質量社會評價和信息反饋制度,積極與用人單位溝通聯系,通過電話、走訪、問卷等形式,對畢業生的工作能力和業務素質進行調查。通過調查,了解了畢業生就業情況及發展趨勢,掌握現代園林業的發展對人才需求現狀及規格要求,為園林專業建設、教育教學管理和就業創業教育等提供比較全面、客觀的依據。
2 調查對象及方式
調查的對象主要為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2016屆園林技術專業畢業生,調查方式以發放調查問卷、個別交流等形式。
2.1 調查方式
2.1.1 座談會法
在企業走訪調查中召開企業人事經理、主管參加的座談會,收集用人單位對園林技術專業的職業精神、職業素質能力、創新能力、人文素質等方面的意見。同時召開畢業生代表的座談會,了解畢業生在實際工作的體驗,專業知識和技能與工作崗位適應情況,對課程開設的建議、實踐技能培養以及對學院就業創業教育工作的建議。
2.1.2 問卷調查
根據調研對象的不同,共設計兩種調查問卷,分別為畢業生錄用單位調查問卷、畢業生調查問卷。
2.2 調查內容
2.2.1 企業調查內容
了解和確定企業專業崗位需求及典型工作任務;了解企業對畢業生知識、能力、素質方面的評價;確定與本專業密切相關的技術技能人才所具備的專業能力和非專業能力;企業對于人員晉升的機制,薪資水平,對畢業生滿意度的反饋。
2.2.2 畢業生調查內容
通過對2016屆園林技術專業畢業生發放調查問卷,從所學專業課程設置、學習內容實用性和先進性、學習方式、實習實訓、所學專業知識和技能是否夠用、與崗位需求對接適應性、考核方式等方面了解本專業畢業生對專業教學效果的評價,并且了解本專業畢業生對學院教育教學滿意度、學生管理服務、就業創業指導服務、就業質量等的意見和建議。
3 調查結果分析
2016屆園林技術專業畢業生跟蹤調查結果一方面依據學院對企業、學生通過走訪、座談會、調查問卷的統計分析。
3.1 企業對園林技術專業課程開設需求
在園林技術專業所開設的核心課程中,認為專業課程建設中哪些課程比較重要的是:《植物栽培與養護》(占89.03%),《園林植物識別與應用》(占85.81%),《植物病蟲害防治》(占84.52%),《計算機輔助設計》(占83.92%),《園林建筑設計》(占83.35%),《園林規劃設計》(占81.57%),《園林測量學》(占79.84%),《花藝與盆景制作》、(占79.62%),在接受調查企業中有70%以上的單位認為上述課程對于園林技術專業的學生很重要,而40%左右的單位覺得《園林測量》對于專業實踐的作用不太明顯。由此看出行業、企業對于學院開設的專業核心課程大部分比較滿意,尤其是對園林行業一線生產方面的課程重視程度較高,這與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一致,并建議簡化相關理論知識內容,適當增加實際操作和生產實踐教學項目。
3.2 企業對園林技術專業畢業生獲取職業資格證書的需求
園林技術專業課程教學內容應與國家相關職業標準、現代園林企業技術規范對接,方便學生取得職業資格證書。職業資格證書涵蓋的種類包括花卉工、綠化工、計算機輔助設計工等。對于“相關技能證書對學生就業是否有幫助”問卷調研結果。88%的企業用人單位認為有幫助。可見行業、企業對于本專業推行的“雙證書”制度還是比較認可的。
3.3 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意愿及合作方式
調查結果顯示:行業、企業招收我院學生主要看重畢業生不僅具備園林技術專業技術技能,而且熱愛園林行業、肯吃苦耐勞,其勞動力成本相對本科以上畢業生要低,說明高職教育已能夠滿足企業需要。對“是否了解和認同我院目前試行的園林專業校企合作模式”改革問卷調研結果,75%的用人單位了解并認同目前我院的改革措施,大部分企業希望與我院合作建立產教深度融合,并推進現代學徒制和訂單培養,深化校企合作,通過學生盡早接觸企業文化、進入企業頂崗實習來選擇優秀員工。
3.4 畢業生調查結果分析
3.4.1 薪資水平
本校2016屆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3846元,比其求職時期的月收入(3500元)高346元。
3.4.2 工作滿意度
園林技術專業畢業生工作滿意度為87%,影響工作滿意度的因素有三個方面:一是收入情況,二是個人發展空間,三是興趣愛好,本專業畢業生工作滿意度較高,說明學生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收入和職業發展能夠滿足。
3.4.3 就業穩定性
園林技術專業畢業生協議履約率為 100 %,高于學院其他專業畢業生,說明就業穩定性較高。
3.4.4 畢業生期望學校的教學模式
如果只能選擇一種教學模式,畢業生認為哪種能加快畢業生對崗位的適應性的畢業生選擇邊學邊實踐的模式,畢業生選擇實踐、學習、再實踐,沒有畢業生認可課堂學習為主的教學模式。
3.4.5 畢業生對專業教師教學方法的滿意程度
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老師的教學方法的滿意為96.78%,說明教師的教學方法總體還是有所進步的。
3.4.6 畢業生對職業技能訓練建議
調查結果顯示:對于崗位技能鑒定證書是否重要的調查,100%的畢業生認為是需要的。所有參與調研的畢業生均表示在校能拿到崗位技能鑒定證書,對畢業后就業有益處,就業時經短期培訓可直接上崗。但是,部分學生建議希望技能考核前學校安排必要的集中技能訓練。
4 調查結論及對策建議
4.1 進一步深化“課堂-園林企業”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
“課堂-園林企業”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讓學生從課堂到企業“工學交替”,把學習課程搬到園林企業現場,從而改變“黑板上種樹”的傳統教學模式。圍繞園林技術職業技能崗位職責,進行基本素養、崗位能力、就業能力的綜合訓練,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4.2 完善“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突出崗位技能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調研結果顯示,學生普遍較喜歡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教師必須要融入企業要求和想法,重新對專業課程資源進行整合創新,才能開發出適合學生、符合企業社會需要的課程,在開發課程的同時應邀請企業技術主管及相關人員參與編制,把企業對課程的想法和需求融入到課程中去,真正使我們課程開發更具企業化。
[參考文獻]
[1] 盧亞萍,劉居超,劉訓龍.高職院校烹飪工藝與營養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專業改革的調研報告[J].才智,2015(28).
[2] 申峻松,王利剛.高職畢業生就業質量現狀分析與提升[J].教育教學論壇,2015(31).
[3] 山穎.探索基于工作過程的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J].職業技術.2008(09).
[4] 鄧瑋,楊貴華,巨東紅.能力建設視角下社會工作專業培養方案的探索性實踐[J].社會工作,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