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一帆 陳立
[摘 要]大學生村官是我國支持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人力資源,而在創新創業的全新經濟形勢下,保證大學生村官的創業項目得以落實與發展顯然是各級地方政府必須考量的實質性問題。那么如何支持大學生村官創業,選擇何種支持方法與創業路徑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為此,本文分析了大學生村官的理解范疇,并針對其發展現狀做出客觀分析,最后辯證分析了針對新經濟形勢下的大學生村官創業路徑。旨在加強新經濟形勢下大學生村官的創業成效,同時支持新農村建設的快速發展,并為相關政策落實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新經濟形勢;大學生村官;創業途徑
[中圖分類號]D422.6 [文獻標識碼]A
大學生村官在我國新農村的建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扶持大學生村官創業項目成果也是新經濟形勢下的必要基礎。為此,必須全面衡量當前的經濟發展形勢,并甄別當地政府是否具備了較高的支持效力,才能為大學生村官的創業項目提供參考。因此本文就新經濟形勢下的大學生村官創業之路進行分析,試圖通過目前的大學生創業現狀,舉例說明創業路徑的選擇問題,以及政策支持方向的相關問題。現做如下分析。
1 大學生村官的理解范疇
大學生村官工作是十七大以來黨中央做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其戰略目標是培養一大批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骨干,支持新農村的發展與經濟效益穩步提升。2014年5月30日,中央組織部在全國大學生村官工作座談會中再次明確了大學生村官的工作定位。
一方面,從大學生村官的工作模式上分析,雖然是我國開展的選派項目。但是大學生村官的崗位設定在村級組織特設崗位中,也并非公務員身份,其生活補助與工作性質以及社會福利與保障受到地方財政支持,同時享有國家支持。從這一層定義中能夠明確,地方政府需要為大學生村官設置崗位,同時也需要提供一定的經濟支持。
另一方面,從全新的經濟形勢上分析,我國自2014年9月10日由李克強總理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中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規劃后,再次明確了大學生村官不僅要具備支持新農村建設的技術力量與人力支持,同時要具備較高的創新創業能力,才能將我國“三農”問題落實到新農村建設的偉大目標中。因此,對于大學生村官的理解范疇,不能僅局限于政府提供崗位,而應當注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新增崗位中,才能進一步完善新農村建設的規劃目標。
如果從地方政府方面擴大就業崗位實則較難,但是如果引導大學生村官自主創業,而由當地政府提供一定的社會資源與經濟支持,實質上更為可行。尤其大學生村官在我國雙創經濟形勢中具備了在校學生所不具備的地理優勢。大學生村官深入我國新農村建設,將所學專業與當地實際情況相結合,也更加有利于當地經濟的協調發展與技術發展。因此,綜合以上多重因素分析,對于新經濟形勢下的大學生村官的理解范疇,決不能局限于將其視為單純的人力資源配置,而應當將大學生村官視為可以不斷創新新農村建設與發展的基礎動力,通過多種創業渠道支持新農村創新創業項目不斷發展的基本條件,進而達到快速完善新農村建設的發展目標。
2 新經濟形勢下大學生村官的創業現狀分析
2.1 主觀能動性較差,普遍創業意識不足
蘇州大學社會學院劉慧教授此前對連云港市406名在任大學生村官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僅有18.7%的大學生村官將創業富民作為自身在新農村建設中的首要任務。雖然雙創教育在我國多數高校普遍開展,但是并未轉換學生的主流思想觀念。創業意識不足嚴重制約了新經濟形勢下大學生村官的創業成效。如果大學生村官自身的創業意識并未有效提升,即便當地政府提供了多種扶持力度較高的政策,也很難將政策引導力直接轉化為可觀的經濟效益。因此,提高大學生村官的創業意識實為發展新農村建設的重點,也是新經濟形勢下大學生村官創業的必要發展路徑。
2.2 創業方法單一,項目選擇雷同性較高
農產品經營本身具備一定的時間約束性,市場環境的一手信息并未完全掌握在農戶手中,盲目生產造成了農業生產項目過度集中的不利現象。而大學生村官在融入農業生產活動之后,并未改變這一現狀,反而形成了紛紛效仿當地經營項目較為良好的農業養殖或種植項目。這樣的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創業方法單一,項目選擇雷同性較高的不利現象。從全新的經濟形勢分析,市場需求的農業產品本身也在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如果單一農產品的生產量過高也會最終導致終端銷售額普遍下降。這種以終端市場為調節的農產品價格信息并非創業初期可控,但是選擇多元化的農業生產方向,可以規避競爭激烈的創業項目。因此,新經濟形勢下,大學生村官的創業項目必須具備較強的多元化發展趨勢,才能支持當地農業經濟的可行性發展。
2.3 后續創業能力不足,維持效益難度高
農業生產具備技術性較強的基本特征,多數大學生村官的創業項目在孵化期間雖然得到了一定的經濟支持與技術支持,但是針對農業生產中不同時期的技術要領并未具備階段性的扶持效果。而大學生村官皆為當屆畢業生或并無較多農業生產經驗的往屆畢業生,一旦在后續農業生產環節中遇到了非專業知識的生產問題時,很難及時發掘解決路徑。因此,在遇到后續農業生產經營問題時,也容易受到經驗不足的制約,直接導致創業項目停產或倒閉的不利現象。因此,后續創業能力不足,維持效益難度高,已經成為大學生村官在新經濟形勢下最為關鍵的創業難題,也是亟待解決的發展問題之一。當地政府不能僅通過經濟支持與政策支持維持大學生村官的創業項目,只有扶植創業項目自主運營,才能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優勢。因此,必須解決大學生村官創業項目后續創業能力不足的實際問題。
3 新經濟形勢下的大學生村官創業路徑探析
新經濟形勢下農業生產方式與方法都發生了較大變化,對于農業生產項目的創業條件與創新方式同樣需要加強認識。一方面,大學生村官需要重視以創業帶動當地農業生產效益上升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當地政府也要重視到剔除經濟支持與地方支持后創業項目與市場對接的可行性。只有得到了市場的認可,才能保證大學生村官的創業項目能夠達到預期的經濟效益,并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積極效果。為此,本文提出三個方面的發展路徑:
3.1 拓展項目多元化,考量后期操控力
創業項目單一是影響大學生村官創業成效的根本,農業生產中雷同度過高也會直接影響成品收購價,最終導致創業項目的經濟收益無法保障。湖南省沅江市理想生態農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王理,在吉林財經大學期間雖然學習的是經濟學專業,但是對于農業養殖方面并未盲目跟風,而是選擇了極為冷門的青蛙養殖,但是僅在第一年便創下了120萬產值,純利潤高達75萬元,而目前的產值已經超過了3000萬元/年。從中能夠發現多元化的創業項目絕非孤注一擲,反而是另辟蹊徑的重要創業渠道。一味降低大學生村官的創業門檻,將早已成熟的養殖項目作為主流創業渠道,實質上將大學生村官推向了一片競爭激烈的“紅?!?,而冷門創業項目并非完全不具備市場競爭力,如果操作得當也會形成“藍?!眱瀯荨5堑胤秸c農業技術部門也要明確,拓展創業項目多元化的過程中,部分項目本身缺乏一定的操作經驗,而大學生村官的創業經驗不足也會造成后期操控力下降的不利形勢,為此保障創業項目的后期操控力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3.2 加強政策支持,轉化地方支持方式
長期以來我國對于新農村建設的政策支持,以及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支持維度,基本歸并于經濟支持與地方土地資源支持。這些支持本身對于創業項目的成果具備了絕對優勢,但是除此之外大學生村官在獲得經濟資源與土地資源乃至技術資源后,是否能夠將生產成品推向市場也存在一定的對接問題。以青蛙養殖為例,我國對具備經濟價值并允許馴養繁殖蛙類,僅規定了四種:虎紋蛙、美國青蛙、林蛙、棘胸蛙。而并未規定黑斑蛙具有農業收購條件或者市場銷售權利。簡而言之,吉林財經大學畢業生王理在第一年生產的黑斑蛙屬于野生動物,一旦在市場中銷售足以判罰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僅以法律維度考量,這樣的創業項目本身也是無法直接對應市場的商品。湖南省沅江市林業局根據生物法,以及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法,確定可以養殖,但是并未明確規定可以提供養殖許可證。而當地政府與湖南省沅江市林業局進行的反復溝通,對于養殖合法性進行了肯定,同時當地科技有關部門也積極提供技術支持和協助認證,才最終保證了黑斑蛙的農業生產效益。由此可見,對于經濟支持與農業用地支持而言,是否能夠轉化支持維度與工作效率乃至生產觀念反而更加重要。因此,當地政府如果要保證大學生村官的創業項目不斷發展,不僅要給予經濟支持,更加要給予生產觀念的支持,并注入政策引導的驅動力,才能補充大學生村官的創業條件,完善新經濟形勢下大學生村官的創業渠道。
3.3 輔以技術支持,開發全新經濟效益
隨著地方政策對新農村建設的扶植,云南石林地區的90后大學生黃子梅在結合自身所學農業種植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創業第一年種植了人參果,但由于缺乏一定的管理經驗,導致當年的經濟效益并不理想。同時在該地區種植人參果的農戶較多,因此并未獲得較高收益,僅能維持當年的收支平衡。但是在第二年由當地政府技術引導后,同期產量提升了兩倍,在融入專業知識后針對人參果的施肥和管理進行了有效結合,達到了人參果畝產量萬斤的經濟效益,僅以當地收購價格2元/500g計算,畝收益高達兩萬元,全年收益超過30萬元。由此可見,針對大學生村官創業項目的技術扶持尤為重要,當地政府必須與農業技術部門通力合作。單純的經濟扶持與土地資源扶持并不能轉化為最直接的經濟效益,只有引入技術扶持,才能發揮出大學生村官的專業知識驅動力,并將農業專業知識轉化為以生產技術為核心的生產力與生產量,保證創業項目的快速發展與經濟效益,真正支持大學生村官的創業項目獲得全新的經濟效益。
4 結語
綜上所述,新經濟形式下對于創業發展的基礎提出了全新要求,農業生產本身必須轉化生產力與生產率,而大學生村官是否具備了技術、觀念、經濟等合并運營的協調能力是當地政府必須全面衡量的實際問題。為了進一步提升大學生村官在新經濟形勢下的創業成果,本文建議拓展創業項目的多元化發展,同時考量創業項目的后期操控力問題。而且需要轉化地方政策支持方式,以技術和觀念為主要的支持驅動力,保證創業項目的合理運行。最后,輔以大學生村官技術支持,以便創業項目能夠獲得全新經濟效益,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積極效果。
[參考文獻]
[1] 趙晉琳,溫秀平,袁子欽,李興敏.新經濟形勢下大學生村官創業現實能力評估——以四川省岳池縣為例[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7(03).
[2] 凌峰.我國農村大學生村官創業理論分析——兼評《大學生村官的使命與創業》[J].農業經濟問題,2016(09).
[3] 馮嬋璟,談丹.大學生村官創業意愿:形成過程、影響因素及培養路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03).
[4] 江珊,李劍富.創業環境與大學生村官創業問題——一個基于三維度視角的研究述評[J].高等農業教育,2015(07).
[5] 劉智慧.我國大學生村官創業教育模式摭探——國外創業教育經驗梳理與借鑒[J].池州學院學報,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