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翔
[摘 要]隨著二胎政策完全放開,越來越多的學者發現我國的生育政策已經落后,改善當前生育政策成為促進國民生育的一大重要任務。本文從實際出發,對標發達國家生育政策,對當前政策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生育政策;家庭友好政策;二胎
[中圖分類號]C924.21 [文獻標識碼]A
1 我國生育現狀
2016年全國婦聯的調查顯示,一孩家庭中只有20.5%愿生二孩,有53.3%明確不想生二孩。而實際生育率通常只是理想子女數的50%-70%。中國的生育意愿如此之低,在單獨二孩政策下,2015年1.05的生育率偏差不會太大,這表明中國的生育率是全球最低之一。
2015年底,全面二胎政策開放。截至2016年12月底,2016年全國住院分娩嬰兒活產數為1846萬。作為全面二孩政策落實的第一個年頭,這一數字顯然低于學者爆發式的2000萬新生兒預估。
2 世界多國生育現狀
根據歐盟委員會,2014年英國人口出生率保持相對高的水平,平均每名婦女生育1.93個孩子。
據日本總務省統計局數據,截至2014年12月,日本總人口同比減少212,000人。日本生育率自1974年起始終處在更替水平之下,并在2005年達到歷史最低水平,總和生育率僅為1.26。2005年后,日本生育率在1.3到1.5之間波動,并沒有明顯的回升跡象。
挪威統計局發表統計報告,2016年有5.89萬名嬰兒在挪威本土出生,育齡婦女生育率僅為1.71,連續6年下降。
根據瑞典統計局,2014年瑞典育齡婦女生育率為1.88,處于較低水平。
美國生育率自1990年以來基本上徘徊在2.1左右,其中拉美裔美國人的生育率在2.5左右,因此,美國總的來講不擔心低生育率的問題。但美國最近也有一些變化,尤其是經濟危機后,生育率從2008年以來連續六年下降,下降到當前1.86。
3 各國生育政策比較
3.1 英國
產假:英國共有54周生育假期。新規定還將尋求更寬松靈活的工作制度,以方便父母照顧幼年的孩子。
津貼:主要是兒童福利金和減稅。從2011年4月6日開始,家中最大的孩子,每周可獲得20.3鎊的福利金,其他的孩子每名每周可獲得13.4鎊;稅收減免主要針對低收入家庭,稅收減免根據家庭的總收入進行計算。
家庭平衡政策:英國政府規定,3-4歲的兒童有權享受每年38周的免費早期教育,而且每周的學習時間不低于15小時。還有地方政府將此項法規拓展到2歲的幼童。社會資源免費向孩子開放,包括博物館和美術館等。
3.2 日本
產假:為了促進生育,日本政府制定并完善育兒休假制度,頒布《育兒護理休假法》,規定不論男女,只要是養育不滿一歲嬰兒的全日制從業人員均可向工作單位提出休假,單位不能拒絕,也不能以此為由予以解雇。該法還將縮短勤務時間照看孩子的期限由孩子1歲提高到3歲。
津貼:日本自1972年開始實施兒童津貼計劃:3歲以下兒童每月津貼1.5萬日元,3歲以上15歲以下的實行1萬日元的差異補貼。
家庭平衡政策:同時改革建立以“專職主婦”家庭為基礎,且以結婚40年的夫婦為標準夫妻模式設計的養老保險制度。
3.3 挪威
產假:過去的20年里,男性照顧孩子的權利和義務在其享有的福利政策中越來越明顯,過去的挪威父親如果在工作時兼顧照料家庭需要獲得雇主的許可,收入也會因此減少。
津貼:挪威提供多種津貼:父母津貼、兒童福利金、幼兒父母現金補貼和一次性支付的產婦補助金。
家庭平衡政策:1-7歲的孩子醫療費用全免。
3.4 瑞典
產假:瑞典是北歐社會主義福利體制和家庭體制國家的代表,一直以其優渥的福利政策聞名世界。瑞典的生育假期主要包括孕期假、帶薪育兒假和臨時育兒假等等,平均假期為50周。
津貼:一個1歲至16歲兒童每個月都可領取到約1050克郎(約1050人民幣)的兒童津貼,父母有權請假照顧生病的孩子,最多每個孩子60天,國家社保承擔80%的工資。
家庭平衡政策:丈夫有9個月全薪產假,在妻子懷孕期間可以陪同照顧;同時完成9年義務教育的青年繼續讀大學可以享受教育津貼,大學學費基本免除。
3.5 美國
產假:沒有帶薪產假,只有母親不帶薪產假12周。
津貼:個人所得稅抵扣,子女越多的家庭得到的抵扣越多;低收入家庭補助,還可以享受政府的“廉租房”,看病享受醫療救助,定期領取免費的食物券。
家庭平衡政策:公立小學到公立高中13年免費義務教育,低收入家庭還可以向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申請資助來減免大學學費,保證孩子接受完整體系的教育。
4 總結和建議
4.1 研究總結
歐洲國家由于人口和生育率水平有限,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家庭友好政策鼓勵居民生育后代,日本和美國由于人口數量較多,因此政策方面數量和力度都不及歐洲幾國,但由于日本的生育率也較低,日美之間也有顯著差別。
4.2 政策建議
4.2.1 優化產假。大眾最希望的是在生育子女的前后能夠有充足、靈活的假期滿足個人休息、照顧孩子的需要。因此建議我國的產假延長至120天,父親陪產假30天,并且可以在夫妻間轉讓。
4.2.2 激勵生育的補貼和稅收減免。補貼的力度應該遠大于計劃生育時期每月數十元的補助,每月300元較為合理,同時生育家庭3年內免除50%的個人所得稅。
4.2.3 發展兒童照顧機構和學前教育。鼓勵社會資本進入,擴建公私合營及私立托幼機構,改善既有托幼機構的質量,提供多樣化和充裕的嬰幼兒義務看護和教育服務。
[參考文獻]
[1] 董醉心.我國生育保險制度的社會性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
[2] 彭華民等著.西方社會福利理論前沿:論國家、社會、體制與政策[M].中國社會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