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范平 沈范申 沈自達

[摘 要]從合適的角度看光盤,在日光下可見彩色的輻射光帶,而且不同的觀察角度,光帶的色彩不同。當白光照射到這種反射光柵上時,由于光柵衍射的作用,產生彩色光帶,其色彩取決于光柵常量和觀察角度。本實驗就用一種簡單的方法來測量CD光盤的光柵常量。
[關鍵詞]激光發射系統;光柵常量;光柵衍射
[中圖分類號]TP333.4 [文獻標識碼]A
光盤是一種常見的數字信息的載體,從上到下主要分為五層,即基板、記錄層、反射層、保護層、印刷層。從某個角度看光盤,在日光下可見彩色的輻射光帶,而且不同的觀察角度,光帶的色彩不同。如果仔細觀察光盤表面,會發現光盤上有一道道密集的“光道”,在“光道”上布滿了一個個長短不一的“凹坑”。正是這些“凹坑”記錄了數字信息“1”和“0”。這些“光道”在宏觀上表現出空間周期性,在反射層的作用下,光盤相當于一種一維反射光柵。當白光照射到這種反射光柵上時,由于光柵衍射的作用,產生彩色光帶,其色彩取決于光柵常量和觀察角度。本實驗就用一種簡單的方法來測量CD光盤的光柵常量。
1 CD光盤軌道間距測量方法與基本操作
1.1 基本原理
1.1.1 光盤以臺或槽面的形式記錄信息,信息軌道呈阿基米德螺線形排列,可看成同心圓環。信道起源于中心位置,結束于光盤邊緣。由于道間距很小很小,所以在一定區域內可將光盤磁軌道視為反射光柵。測量時利用激光照射光盤,光盤會發生明顯的光柵衍射現象,由反射光柵性質得出光柵常量(即道間距)。
光柵方程為: dsin θ= kλ(1)
式中d 為光柵常量,即磁軌道間距;θ為衍射角;λ為入射光波長(這里λ= 633nm) ;k 為衍射級。
1.1.2 經過推斷:(2)
式中h表示一級衍射斑點( k = ±1) 到零級衍射斑點的距離,S表示零級衍射斑點到光盤的垂直距離。
由(1)、(2)式得:(3)
1.2 實際CD光盤軌道間距測量
第一步:調節光盤與木板的距離,使S等于200mm,用記號筆標出光點在白紙上的位置;
第二步:改變S的大小,按S=250mm、300mm、350mm、400mm、450mm、500mm、550mm,重復步驟一;
第三步:每次改變S的大小以后都要重新調節光盤的位置,使白紙上的亮點都打在之前畫好的直線上,并且使零級亮點與孔重合;
第四步:對于不同S,用不同的符號標記白紙上的點,加以區別。
1.3 實驗數據及處理
實驗結束后,取下粘在木板上的白紙,用直尺量出白紙上每一個標記的點離小孔的距離,并記錄。(為了減小誤差,可以量出同一S,同一級(K),小孔上下對稱的兩亮點距離為2h,則這兩個亮點與小孔的距離都為h。)
2 結語
用簡單的儀器和簡便的方法測出CD光盤的軌道間距為d=1.609±0.014(μm),一般CD軌道間距約為1.6微米,誤差甚小。
誤差的主要來源有以下幾點:
在材料方面:我經過多次選擇,最后選定一塊90cm*20cm的木板。這是我能找到的最好的木板了,但是木板不夠直,有地方凹陷,光衍射到木板上再進行h的測量時會有誤差。另外,氦—氖激光的波長用633nm代入,與實際氦—氖激光器發出的波長可能有一定出入。
在儀器調節方面:雖然經過調節(具體方法見四、實驗方法與步驟),但無法實現激光嚴格水平射出,無法實現激光嚴格垂直打在光盤上。導致木板上的衍射光斑不能嚴格地落在之前所畫的直線上。
在實驗操作方面:無法正確標記木板上衍射光斑的位置。
在實驗理論方面:光盤只能在某個局部區域看成等效光柵,所以衍射光斑很難在木板上排成一條嚴格的直線,會呈現一定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