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碧丹
[摘要]以豐順縣的溫泉資源為研究對象,采用實地調查法,在分析了豐順縣溫泉資源的開發優勢,現狀及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對豐順縣的溫泉產業開發提出幾點建議,以期促進豐順縣溫泉旅游的發展。
[關鍵詞]豐順縣;溫泉資源;旅游開發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A
要發展旅游產業,離不開旅游資源的支撐作用。想要帶動旅游產業的發展,推進地區經濟水平的提高,關鍵是要研究其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溫泉旅游被稱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與活力的產業,它把旅游與溫泉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豐順縣位于粵東地區,其經濟發展水平較差。因為地處偏僻山區,交通不便,使得其旅游業還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但是豐順縣卻擁有十分豐富的地熱資源,被稱為“溫泉之城”。近年來人們對溫泉旅游的需求呈迅速增長趨勢,溫泉開發與經營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豐順縣應該借助溫泉旅游旺盛發展的機遇,充分利用本地豐富的溫泉資源,促進縣域的溫泉產業的發展,從而帶動豐順縣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 豐順縣溫泉資源概況
1.1 分布
豐順縣蘊藏有十分豐富的溫泉資源,水溫高、水質好是豐順溫泉的特色,被譽為“溫泉之城”。圖1是豐順縣溫泉資源分布圖,圖中深灰色區域為溫泉資源富集區,淺灰色區域是溫泉資源非富集區。可以看到溫泉資源主要分布在潭江、留隍、豐良、北斗、湯坑、湯西、湯南和埔寨這八個鎮,而縣域的北部、西北部和西南部是溫泉資源的非密集區。
豐順的溫泉有很多,而其中名氣最大的就是位于縣城的湯坑溫泉。湯坑鎮位于豐順縣的東南方,與揭陽市揭東縣相鄰,為豐順縣的縣城,總人口有14萬人,素有 “溫泉之鄉”的美譽。其不但有高達85℃的水溫,而且流量特別巨大。多年前,國家曾經測量過,湯坑溫泉每天自然流出的水量就達到了兩千多t。在湯池外,形成一條熱氣騰騰的坑渠(本地人叫湯溝)。也許“湯坑鎮”正是因此而名。湯坑溫泉與其他豐順溫泉一樣,礦物質的含量十分豐富,但湯坑溫泉的特色就在于其硫磺和氡的含量極高。走進湯坑溫泉可以明顯地聞到一股硫磺味。
1.2 特點
1.2.1 分布廣。全縣共有自然出露溫泉24處,溫泉資源分布在湯坑、湯西、湯南、埔寨、北斗、豐良、留隍、潭江等8個鎮。
1.2.2 儲量大。豐順最大的地下熱田——鄧屋熱田每日儲量為9400t,湯坑熱田每日儲量為1896t,豐良熱田每日儲量為5266t,湯南湯光水熱區每日儲量為433t,留隍東留水熱區每日儲量為880t。
1.2.3 水溫高。溫泉的溫度分為低溫溫泉、溫泉、熱泉和沸泉4級。本縣地熱資源雖然屬中、低溫類型,但同其他地區相比較,水溫是稍高的。在全縣16處水熱活動區中,有15處屬于熱泉區,1處屬于溫泉區。豐良地熱區92℃,鄧屋地熱區92℃, 湯坑地熱區76℃, 其它水熱區水溫多在60℃以上。
1.2.4 水質好。豐順溫泉都屬于低礦物重碳酸鹽型淡水。這種類型的溫泉特點是沒有味道、透明。而鄧屋、湯坑、豐良、埔寨塔下等地的溫泉水還含有微量的氡元素。豐順溫泉均具有醫療價值,例如豐順溫泉對于治療皮膚病的效果十分顯著。
1.2.5 易開采。豐順縣溫泉大多不是分布在山地丘陵等較難開采的地形區,而是多分布于地勢起伏較小的平地。其中,幾個開發價值比較高的水熱活動區,都靠近縣城湯坑鎮或者鎮政府所在地,人口比較集中,交通便利,開發條件優越,而且溫泉埋藏都比較淺,比如湯西石子崗水熱活動區只要打下3到4m就可以有溫泉流出。
2 溫泉資源開發
2.1 開發優勢
從溫泉資源本身來看,豐順是廣東省內3個溫泉露頭超過12處的縣份之一,而且也是整個廣東省內唯一一個每個鎮都分布有溫泉的縣。其分布之廣、流量之大、水質之好居廣東首位,素有“溫泉之鄉”美譽(原廣東省委書記謝非曾親筆題寫)。此外,豐順溫泉中的氡含量極高,從醫療作用的角度來看,其對于各種關節炎和皮膚疾病有明顯的療效。同時,豐順縣具有較好的區位優勢。豐順縣的區位優勢體現在其處于梅州和潮汕地區之間,是兩種文化的過渡地帶。穿過豐順縣的交通路線有廣梅汕鐵路和206高速公路,這使得其與潮汕地區和珠江三角洲的聯系密切。豐順處于潮汕和梅州的交接地帶,是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的交匯處,又是梅州唯一的少數民族——畬族的分布區,具有許多獨特的歷史文化傳統,蘊含別具特色的歷史文化底蘊。把溫泉資源與當地的文化結合起來,可以體現溫泉旅游的個性,同時也有別于周圍地區的溫泉旅游,從而吸引更多的客源。
表1是廣東省四大溫泉基本概況,主要從溫泉類型、日出水量和最高水溫這三個指標來橫向比較豐順溫泉、從化溫泉、清新溫泉和中山溫泉。從表1中可以很明顯地看出豐順溫泉相較于其他三地溫泉的不同之處在于它是氡泉。這種類型的溫泉對于各種關節炎和皮膚病有顯著地療效。所以豐順溫泉是很好的醫療保健泉。豐順溫泉的日出水量達到了4762m?,這樣高的出水量有利于發展溫泉旅游產業,可以維持溫泉企業的用水。豐順溫泉的水溫最高達到了92℃,屬于溫泉溫度等級中的熱泉,不僅可以泡澡,也達到了地熱發電的標準。
2.2 開發現狀
下面主要介紹四個溫泉資源富集區的開發情況。
2.2.1 湯坑溫泉。位于湯坑鎮,2014年8月份豐順縣政府投入500多萬元重修。改造之后的湯坑溫泉建筑面積有1600m2,里面有15個男湯池,5個女湯池。湯坑溫泉的建筑設計頗具潮客文化風格,墻上刻有洗浴示范圖和“澡身浴德”四個大字。湯坑溫泉含有硫磺、氡、鎂、鈣等豐富的礦物質,但湯坑溫泉的特色在于其硫磺和氡的含量高。
2.2.2 鄧屋溫泉。位于湯坑鎮鄧屋村,是湯坑鎮資源最豐富的地方,同時也是豐順所有溫泉中溫度最高水量最大的。我國第一座地熱試驗電站就坐落在這里。通過這么多年來的實地勘探和觀測,發現豐順溫泉的氡含量是從化溫泉的兩倍之多。鄧屋不僅地表溫泉的水量很高,而且未噴出地表的溫泉量也是很豐富的,日最大可開采量達到了9240m?。
2.2.3 千江溫泉度假區。位于金湖河附近。周圍交通方便,不僅有國道和省道穿過該度假區,而且距離高速公路只有區區的幾百米,屬省級溫泉旅游度假區。千江溫泉度假區的溫泉水來自于地下深處。但是其水質依舊很好,屬于醫療保健泉。這種溫泉對于各種常見的疾病具有較好的醫療效果。每天溫泉的流量接近1000t,而且水溫也很高。
2.2.4 金日溫泉度假村。位于豐良鎮,占地面積5500m2。內有大型的露天溫泉浴池、池邊利用溫泉熱氣建造溫泉蒸汽室、溫泉沙灘浴室。平遠縣熱柘鎮有梅遠溫泉度假區,但從開發檔次、區位和游客量來看,都與金日溫泉度假村無法比擬。
3 存在的問題
3.1 開發層次低
溫泉旅游是資源依賴性很強的產業,要想實現溫泉產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必須提高開發層次。但是現在中國大部分的溫泉資源的開發層次很低,豐順也不例外。豐順溫泉有很大一部分是白白流失的,沒有進行整體開發。經過實地的走訪調查發現,大部分的溫泉資源沒有進行深入開發,溫泉產品的檔次很低。大部分的溫泉度假村用于供應當地居民洗澡、燙菜、殺雞殺鴨。筆者從走訪調查中發現雖然縣城湯坑鎮已建有多家星級溫泉酒店和度假村,但是其發展卻不盡人意。溫泉酒店的配套設施還比較落后,大部分只實現了洗浴的功能。
3.2 宣傳力度小,缺少知名品牌
我國的溫泉企業正進入品牌競爭的時代。品牌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誠信的載體,是最有價值的資產。豐順溫泉產業想要做大做強,必不可缺的一點就是要擴大其自身的知名度,把豐順溫泉的名號打響,這樣才可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旅游。但是,通過實地的調查發現豐順溫泉的知名度遠遠比不上從化溫泉或者珠海御溫泉。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除了豐順溫泉地處較為偏僻的山區,交通較為不便之外,一個很大的原因是缺乏宣傳力度。雖然豐順已經被譽為“溫泉之城”,但是周邊地區對于豐順溫泉還是知之甚少。以潮汕地區游客為例,豐順溫泉的交通距離比福建東山島近,但是很多游客卻舍近求遠地選擇去東山島泡溫泉。根據對潮汕地區的居民訪問發現其對于豐順溫泉了解不多,甚至很多人不知道豐順有溫泉資源。同時雖然豐順溫泉的水質不比珠海御溫泉的差,但是卻沒有樹立像御溫泉那樣的知名品牌。
3.3 從業人員素質差
溫泉資源沒有得到很好開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溫泉旅游管理人員嚴重欠缺,旅游從業人員水平偏低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溫泉旅游的從業人員包括了溫泉旅游企業經營者、管理者和相關服務人員。目前,豐順縣涉及溫泉旅游服務行業的從業人員普遍素質低下,大多只有高中或中專學歷,特別是一些鄉鎮地區的溫泉澡堂和浴室的管理服務人員主要為當地村民,缺乏正規的旅游管理人員。從業人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已經不能適應豐順縣溫泉旅游產業的發展需要,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如服務技能欠佳、服務質量差等。
3.4 缺乏文化內涵
溫泉文化,是指人們在認識、利用、開發和保護溫泉資源過程中所創造的一切文化,是以溫泉為物質載體或依托形成的各種文化形態與文化現象及其物化體現。豐順是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的交匯處,又是梅州唯一的少數民族——畬族的分布區,具有許多獨特的歷史文化傳統,但是現在豐順的絕大部分溫泉資源在開發過程中沒有與其獨特的文化內涵結合起來。很多的溫泉旅游企業在開發溫泉資源的過程中與其周邊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割裂開,這導致了豐順的溫泉旅游開發模式與周邊地區雷同,缺乏地域特色,沒有競爭優勢,對游客的吸引力有限。
3.5 盲目開采,資源枯竭
溫泉旅游是資源依賴性很強的行業,只有好好地保護當地的溫泉資源,才能實現溫泉旅游的可持續性發展。對溫泉資源應做到節儉利用、循環利用。通過對湯坑鎮及周邊地區的實地調查發現盲目開采溫泉資源的問題十分突出和嚴重。溫泉的每日出水量比較穩定,當對溫泉的抽取量超過了其自身的出水量,就會造成溫泉資源的枯竭。湯坑鎮現已營業的溫泉酒店對溫泉水的需求量已超過了湯坑溫泉所能供應的水量。特別是豐順最大的溫泉度假區——千江溫泉度假區是整個湯坑鎮的溫泉利用大戶。正是這些酒店和度假區對溫泉的需求大增,盲目開采地下溫泉以滿足游客的需要,導致溫泉出水量的減少,地下水位的下降。
4 溫泉資源開發建議
4.1 政府指導,保護資源
政府應加強溫泉資源的開發,制定總體規劃,合理引導投資和培育市場。針對現在各個企業盲目開采溫泉的行為要做出一定的約束,而不能聽之任之,任事態惡化下去。政府要對市場經濟進行宏觀把控,制定溫泉旅游的行業法規,讓溫泉旅游市場健康發展。不僅要靠政府來統一指導溫泉開發利用,當地的居民也要樹立保護溫泉資源的意識,做到有節制的使用,不能濫開濫采。現在當地居民對溫泉資源的保護意識是很薄弱的。以湯坑鎮的石橋村為例,當地的溫泉資源一直都是比較穩定的。隨著近年來溫泉產業的發展,一些人意識到了其中的商機,紛紛在村子里勘探溫泉資源,建造溫泉浴室。政府應對這些小作坊式的、盲目抽取溫泉水的商家進行一定的管理,提高他們保護溫泉資源的意識。
4.2 整合資源,延長旅游產業鏈
豐順縣作為一個山區縣,風景優美,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較為豐富。在溫泉資源開發的過程中,不能把眼光只局限在溫泉旅游本身。在開發過程中,可以整合當地其他的旅游資源,如紅色革命老區——八鄉山和龍鯨河漂流、龍歸寨瀑布、揭嶺飛泉等縣域水景資源。把溫泉和其他的旅游資源整合起來,延長旅游產業鏈條,不僅能夠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泡湯,也能夠有效地拉動縣域旅游業的發展。
4.3 深化文化內涵,突出地方特色
在溫泉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我們應該以文化為主題,加大溫泉旅游的關聯度。溫泉旅游開發不單單是簡單的“挖坑、放水、蓋房”,要更多地和周邊環境相呼應。堅持地方和民族特色,是各國和地區發展旅游業的靈魂。豐順縣處于潮汕和梅州的交接地帶,是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的交匯處,又是梅州唯一的少數民族——畬族的分布區,具有許多獨特的歷史文化傳統,蘊含別具特色的歷史文化底蘊。應該把溫泉資源與當地的文化結合起來,體現豐順溫泉旅游的個性,同時也有別于從化、珠海等周圍地區的溫泉旅游,從而吸引更多的客源。通過結合客家文化的特點,開發出客家風格、客家文化內涵、不同洗浴方式的溫泉度假地。
4.4 培養專業人才,提升從業人員素質
針對當前豐順溫泉旅游產業從業人員素質低下的現狀,現提出兩點建設性的意見。一是豐順可以成立溫泉企業協會之類的組織,對縣域的溫泉旅游產業進行規范化的管理。例如溫泉企業協會應該對從事該行業的服務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對管理人員和經營者應多召開內部管理經驗交流會等。二是豐順縣政府可以與嘉應學院這樣的高校進行合作,通過聯合辦學等形式,培養一批專業的人才,畢業后輸送到豐順相關的溫泉企業就業,從而提升豐順整體的溫泉旅游從業人員的素質。
4.5 擴大知名度,樹立品牌
豐順的溫泉資源不管是在數量還是質量上在廣東甚至是全國都名列前茅,被譽為“溫泉之城”,但是相較于廣東的珠海溫泉和從化溫泉,其知名度還是很弱的。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好的產品也是需要營銷和宣傳的。要打開豐順溫泉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除了通過廣告牌和報紙雜志等傳統的宣傳手段,也要加強網絡和電視宣傳的力度。同時還可以多舉辦與溫泉有關的節慶活動,如豐順溫泉文化藝術節,以獨特的方式吸引區域內外的旅游者。這樣不但可以擴大豐順溫泉的知名度,還可以削弱溫泉的季節性影響。打造自己的品牌成為溫泉企業競爭的核心。
[參考文獻]
[1] 周長進,楊繼湘.廣東省豐順縣的地熱資源及其開發利用[J].自然資源學報,1992,7(2):152-160.
[2] 許名捷,羅楚豪,李頌哲.廣東省豐順縣的地熱資源及地熱電站[J].太陽能學報,1995,16(1):121-124.
[3] 李堅誠,高凌旭,方玫.“湯之鄉”——豐順縣的旅游發展思路[J].熱帶地理,2001,21(2):165-168.
[4] 謝小康,張勝德.縣域水景資源的旅游開發研究——以豐順縣為例[J].嘉應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11,29(2):79-86.
[5] 王華,吳立瀚.廣東省溫泉旅游開發模式分析[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5,21(2):109-112.
[6] 方旭.溫泉旅游文化內涵深度開發問題的對策——以咸寧溫泉旅游為例[J].改革與戰略,2013,29(1):98-110.
[7]王亞輝.我國溫泉旅游開發存在問題及對策——以環廬山溫泉帶溫泉度假村為例[J].商業經濟,2008(10):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