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英
[摘要]隨著農業現代化、信息化不斷推進,農村電子商務乘“互聯網+”之東風,日益滲透到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的各個角落,成為新業態下推動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商丘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較快,但也存在諸多困難和挑戰。分析了商丘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主要現狀,發展的優勢,以及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對策。
[關鍵詞]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724.6 [文獻標識碼]A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出現了大數據、云計算、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我國進入了“互聯網+”的新時代。農村電子商務乘“互聯網+”之東風,日益滲透到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的各個角落,成為新業態下推動經濟增長的新動力。農村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有利于農民整體素質提升,有利于調節農村市場的供需平衡,對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商丘素有“豫東糧倉”之稱,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擁有難得的機遇,又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
1 商丘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近年來,商丘通過大力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建成1個市級農業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500個“益農信息社”試點,特色農產品電子商務示范鄉鎮8個,示范村(基地)16個,農業電商2750家,網上店鋪4300多家。僅2017年前三季度就實現銷售額13.5億元,其中農產品線上銷售額9000余萬元。圍繞商丘地理位置的優勢,積極開展特色現代農業、農產品加工、網絡營銷、物流運輸等,突出主導產業的各類特色電子商務產業園相繼成立。如虞城縣的“小五金電子商務中心”,睢縣的“中原鞋都電商產業園”等區域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形成了各區域新的經濟增長點。柘城縣、睢縣被確定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初步建成了覆蓋縣、鄉、村農產品電商物流配送網絡體系。
2 商丘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優勢分析
2.1 農業基礎好
商丘土壤肥沃,資源豐富,素有“豫東糧倉”之稱。如寧陵酥梨、柘城辣椒、梁園草莓,民權螃蟹、虞城喬藕等。這為發展商丘農村電子商務奠定了良好的產業基礎。
2.2 經濟基礎好
商丘的經濟增速居河南省第三位,農業生產增速居全省第五位、黃淮四市第一位。獨特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使商丘成為東西南北人流和物流的紐帶、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和區域性商貿中心。這為發展商丘農村電子商務提供了堅實的物質保障。
2.3 農村人口多
商丘市轄2區、6縣、1縣級市,全市共有12個街道,61個鎮, 116個鄉。農村人口眾多,給農產品加工生產提供了很好的人力資源保障,也為電子商務發展帶來了巨大市場。這是推動商丘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4 特色旅游興起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
商丘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旅游資源豐富,具有特色的農產品、特色旅游、養生休閑作為電子商務發展的主攻方向,打造特色,帶動區域特色旅游。
2.5 政策支持
2016年,商丘市大力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出臺了《商丘市電商組團進農村實施方案》,還在全市通過積極開展“電子商務企業認定月”和“商丘市電子商務示范企業創建”等活動,這些為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
3 商丘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3.1 對農村電子商務的認識普遍不足
長久以來,農民習慣于面對面地交易和去實體店購物,加上農村網絡發展緩慢,農民對接收網絡新事物的能力不是很強,對網絡購物還比較生疏,上網交易意識不強,這對發展農村電商挑戰很大。同時一些縣、鄉干部也沒有真正理解電子商務的內涵。即使那些做農村電子商務已經成功的人士,只是把電子商務看作一種營銷手段和銷售渠道,沒有把電商與實體產業緊密相融合,也沒有完全理解農村電商發展的內涵。
3.2 農村電子商務基礎配套設施不完善
商丘農民居住分散,電商基礎設施落后。其一,在網絡建設方面,雖然寬帶進入了鄉鎮近郊,但對于那些相對分散的村莊,網絡建設相對落后,寬帶基礎設施入戶需要有待加強。其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方面,發布內容缺乏實時、針對性的市場需求供給信息。其三,資金融資方面,農戶在電商銷售平臺上銷售自己的農產品,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但農村普遍存在貸款難、無處貸、貸款利率高的供需矛盾,這是電商難以快速發展的阻力障礙。其四,公路工程方面,政府提倡的“村村通”工程早已實現,但是連接村與村的道路比較窄,大噸位貨車通行比較困難,妨礙物流運輸發展。
3.3 品牌創建意識欠缺,標準化程度低
隨著電子商務發展越來越成熟,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由于人們網購時無法直接看到產品質量,因此電商農產品需要擁有品質保證和更好的辨識度,這就需要推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提升產品形象,重視網絡口碑,培育知名品牌。商丘擁有豐富的特色農產品和特色旅游產品,但在生產加工過程中標準化、產業化程度不高,可能同一農產品在不同的批次中品質有所差別。有相當部分農民品牌意識還非常欠缺,即使有些中小電商企業有一定的品牌意識,但品牌創建的力度還不夠。網絡營銷意識淡薄,缺乏有深度的網絡營銷和媒體推廣活動,所以造成網絡品牌知名度不高,農產品在網絡市場上競爭力不強。
3.4 農村電子商務人才非常匱乏
近幾年,商丘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速度加快,需要大量的電商人才。比如迫切需要懂網絡技術、網絡運營、攝影美工、電商培訓及電子商務技術相關的人才。許多電商創業老板反映不好招人,電商專業的畢業生不愿意回農村發展。人才引進問題成為當前商丘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關乎全市農村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的發展。
4 商丘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對策
4.1 加強宣傳和培訓,提高農民對電子商務的認知度
各縣、鄉(鎮)政府部門要高度重視電子商務的發展,把加快推進電子商務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及時研究并解決在推進電子商務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要做好政策引導、技術指導、信息交流、網購交易安全等工作。
4.1.1 引導農民正確認識農村電子商務。通過社交媒體、地方電臺定期開展電子商務相關宣傳報道,讓農民了解農村電子商務,以及發展農村電商對農民收入提高的益處,消除農民對電商的生疏感,營造農村電商發展的良好氛圍。
4.1.2 增強農民網絡應用的積極性和能力。一是通過宣傳報道激發農民對網絡應用的積極性。二是通過相關的技術培訓加強農民獲取電商相關信息資訊的能力和相互交流信息的能力。
4.1.3 培養農民網購的消費理念。引導農民網上購物與網上銷售,適應網絡時代的消費方式,逐步培養新的消費習慣。
4.1.4 保障農民網絡支付安全。農民已適應很多年來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交易方式,對用虛擬的電子支付交易方式會有一種不信任感。
4.2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村電商提供有利條件
首先,商丘各級政府應給予引導和支持,加大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為農村電商提供基礎條件,比如要保證村村網絡寬帶接入。政府在農村信息化建設中起主導作用,相關企業要積極參與和主動布局農村信息化建設。縣、鄉(鎮)政府應積極利用多種網絡媒體通訊工具,建立覆蓋各縣、鄉、村的信息網絡服務站。建立政府與農戶交流渠道,促進農村信息化的發展,為建立淘寶村提供有利條件。
其次,支持電子商務企業建設物流配送系統,逐步建設覆蓋全市與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相適應的現代物流配送體系,加強交通建設,完善物流運輸,使物流暢通無阻。對物流體系建設的制度、分工化、完善化進行管理。
最后,引導農民使用電子支付業務,鼓勵并指導農民使用網上銀行、支付寶等支付工具,促進農民對農產品進行電子交易。
4.3 加強產品品牌建設,促進農產品標準化
農村電商企業可以通過微博,微信、網絡直播等網絡媒體進行農產品品牌的宣傳,讓企業與消費者之間進行親密的交流,提高消費者的產品體驗度,為企業帶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效應。企業、政府等相關部門要深挖農產品文化內涵和功能,提升農產品形象和品牌競爭力,培育網絡原創品牌。
農產品企業的各部門要全力配合檢驗部門,加強對網上交易的農產品質量監督和管理,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同時與相關合作社積極合作,對農產品標準化、品牌化的管理,提升農產品在網絡市場上的影響力。
4.4 加快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與引進
一是,政府和電商企業共同研究出能夠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的薪酬福利待遇、晉升方案,同時加強與當地院校合作培養農村電商人才。二是,引導當地高校(如商丘學院、商丘職業技術學院)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到農村進行“技術扶貧”,在農村開展電子商務相關知識講座和實戰培訓,提高農民的電商運營水平;選一些有影響力的農戶和合作社進行重點培訓,起到示范帶頭的作用。三是,鼓勵當地農村青年從事電子商務。積極鼓勵對新事物接受能力強的個人和團隊開展農村電子商務創業,比如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大學生村官、返鄉農民工、部分個體經營戶等。四是,成立農村電商服務社。隨著電商的深層發展,農村電商所需人才結構也會不斷發生變化,服務社要定期組織技能培訓,提高電商人員的技能水平。最后形成由政府主導,電商企業、地方院校、服務社積極參與的人才培養體系,培養更多符合農村電商市場需求的人才。
5 結語
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有利于我國農村經濟的增長。商丘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迅速,逐步趨于成熟。但在發展的過程中面臨的問題還有很多,如農村電商發展相關的法律法規的不完善、農村電商市場監管與管理的不到位、稅收與補貼的不明確等。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使農村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是當前農村電商發展的重要議題。因此,需要電商專業人士調查研究,想出好辦法、好思路為商丘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提出有價值的參考。
[參考文獻]
[1] 程啟原,聶宇欣,覃海珊.廣西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沿海企業與科技,2017(5):29-31.
[2] 田小勇,儲秋丹.岳陽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湖南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75-76.
[3] 代云韜,鄶媛媛.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面臨的困境與創新路徑[J].鄉村科技,2017(8):30-31.
[4] 宋孟丘,黃小慶.基于合作社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探討[J].商業時代,2014(26):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