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卓 張冰瑤
[摘要]海水養殖業具有投入高、風險大、多重風險相互混合的特征,單靠養殖戶風險自留難以保障再生產的順利進行。海水養殖場所的特殊性加大了傳統保險業務核保、定損的難度,且容易引發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而天氣指數型海水養殖保險是基于氣象指數來設計的保險方案,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簡化保險流程,使得保險保障功能得到有效發揮,但仍然存在許多問題需要進一步的探討,如觸發參數的選取條件、基差風險的增加等。
[關鍵詞]天氣指數;海水養殖保險;觸發參數
[中圖分類號]F0842 [文獻標識碼]A
1 海水養殖業面臨的風險
海水養殖業是以海洋為生產經營場所,因而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極大,如臺風、海嘯、風暴潮等往往可能造成海水養殖產品的滅頂之災。此外,氣候變化、冰川融化以及海洋酸化也會通過影響水質、鹽度、海水溶氧度等造成海水養殖產品減產,氣候變化甚至可能導致病原體的變異,細菌、病毒、蟲以及藻類暴發進而威脅海水養殖業的發展。同時海水污染、海洋生物病害、傳統的漁業生產方式等人為風險也往往給海水養殖生產帶來巨大的損失。
我國海水養殖業目前仍然以粗放型養殖方式為主,主要采用圈養、底播、吊籠、網箱等方式,風險暴露程度大,往往面臨多重風險。既包括自然災害、疾病、養殖設施損壞等風險造成海水養殖標的的死亡和流失。又包括由于海產品市場價格波動風險、海產品的儲存及保鮮風險、運輸風險等市場風險。海水養殖風險的基本風險有三個來源:時間、空間和海水養殖產品種類(見表1)。
基于海水養殖業經營場所、養殖方式的特點使其具有投入高、風險大、流動性大且多重風險互相混合的特征,再加之海水養殖風險來源復雜往往難以實現搶險救災降低損失,因此迫切需要保險實現風險轉移。
2 指數型農業保險的發展為天氣指數型海水養殖 保險奠定基礎
保險是高效的風險管理手段,基于海水養殖業多重風險相互混合的特征,海水養殖保險可以通過發揮其經濟補償的職能有效改善養殖者的經濟環境,進而提升養殖者抵御風險的能力。保險補償職能的發揮要求損失價值可以準確厘定,但海水養殖風險損失難以準確厘定。海水養殖業專業性強,養殖方式、養殖習慣等往往存在較大差異,使得保險人與投保人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表現為道德風險與逆向選擇問題突出,因而傳統保險的功能難以發揮。此外,傳統的“風險因子—損失—理賠”三階段的模式的海水養殖保險還存在查險、定損、理賠、精算技術手段落后等技術難題。傳統的以“損失”為理賠厘定標準的海水養殖保險,往往面臨投保率低,賠付率高的局面。因而指數型海水養殖保險應運而生,即“風險因子一理賠”模式,農業天氣指數保險就是基于這一模式的創新農業保險。
指數型農業保險以指數替代產量損失,作為保險賠付的觸發參數(如區域平均產量指數、氣象指數、衛星圖像指數、價格價格指數和收入指數多種類型),指數保險被保險人獲得保險賠付與地區平均損失情況、天氣變化、價格及收入變化情況掛鉤,而不依據被保險人個人損失情況,道德風險與逆向選擇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會得到緩解,同時也降低了保險人監督管理成本與理賠的費用。指數型農業保險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印度等國家已經得到較好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通過對開展指數保險的發展中國家進行分析不難發現,采用天氣指數為理賠觸發參數的國家居多,一方面由于天氣指數較容易獲得,且歷史資料充分、完整,另一方面天氣變化與農業損失相關性強,天氣指數的變化可以很好地擬合農業損失。從表2中不難發現大多數國家選擇的實行觸發參數為降雨量的種植業保險,種植業氣象指數保險往往結合了指定風險保險與區域產量保險的優勢,通過指數化控制承保風險,降低經營成本,還可以很好地控制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相比于傳統農業保險,氣象指數型農業保險顯然更具效率。
指數型農業保險的快速發展,為天氣指數型海水養殖保險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同時進一步完善了氣象指數的精算技術。
3 天氣指數型海水養殖保險在我國的發展
天氣指數型海水養殖保險,以客觀氣象指數為基礎設計保險方案,或者把單一氣象變化作為觸發條件,或者整合多個氣象條件變化帶來水產養殖損失,通過指數化氣象變化與海水養殖產量之間的對應關系,將天氣指數做為賠付觸發條件,即保險合同約定的氣象條件的變化對水產養殖生產造成了實際損失,保險人就要根據合同約定的賠付方案進行賠付。
人保財險2013年與大連獐子島集團正式簽出國內首單風力指數型水產養殖保險,標志著我國創新型海水養殖保險的開篇。風力指數型水產養殖保險將風力等級對投保標的損害程度指數化,當風力達到或超過合同量化的標準時,觸發理賠。2014年6月,瑞士再保險與太平洋產險合作,以氣象站提供的氣溫數據為依據,推出了大閘蟹氣溫指數保險,以持續高溫作為理賠觸發條件,補償持續高溫帶來的大閘蟹產量損失。同年9月太平財產險在山東省推出海帶養殖風災指數保險,以日最大風速為觸發機制(詳見表4)。
2015年5月太平財產保險有限公司與北京四季風咨詢有限公司合作先后在山東威海、遼寧大連推出海參養殖氣溫指數保險,以海參為保險標的,將日最高溫度作為觸發條件的氣溫指數型海水養殖保險。
4 天氣指數型海水養殖保險的思考
4.1 天氣指數型海水養殖保險的優勢
4.1.1 對投保人有正向激勵效應。天氣指數型海水養殖保險通過天氣指數如降雨量、日最高氣溫、風速、河水位等研究具體海水養殖生物在養殖過程中與氣象條件變化的相關關系,分析得出不同品種的海水養殖生物在不同的生長時期對不同氣象條件變化的反應,尤其是氣象條件出險異常變化時給海水養殖生物帶來的損失,根據這種相關關系,確定氣象指數型還水養殖保險的保險責任和賠償金額。由于最終賠償金額與海水養殖產品實際損失沒有直接關系,而只與天氣指數有關,所以農戶有更大的動力采取措施防范風險,以降低自己的實際損失,當客觀指數達到賠付觸發值后,農戶就會獲得更多的收益,降低了投保人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問題。
4.1.2 簡化保險人經營環節。天氣指數型海水養殖保險簡化保險人核保、定損以及理賠環節,大大降低了保險人的運營成本。首先,天氣指數型海水養殖保險觸發參數為客觀的天氣變化,與投保人個人風險相關度低,投保人不需要對投保人進行風險劃分,大大降低核保難度,提高核保速度同時降低核保成本。第二,天氣指數型海水養殖保險定損依據合同中約定的賠償金額計算方法確定,賠付標準客觀、透明,與投保人的實際損失不直接相關,不需要投保人現場查勘定損。第三,簡化了理賠模式,如圖1所示,通過指數化觸發機制的設計簡化了查勘定損、理賠核算過程,天氣指數型海水養殖保險根據合同中約定的賠付方案直接進行賠付,理賠快速。
4.1.3 風險分散途徑多元化。天氣指數型海水產養殖保險的定價與海產品產量高度相關,但其賠付不依賴于實際產量損失,以天氣指數為觸發條件標準化程度高,更易于實現多元化風險分散。首先,對于再保險人而言,指數合同條款精確、透明更加有益于實現再保險。其次,投保人范圍可以擴大,“凡是因農業氣象指數變化而帶來財務風險的個人或單位都可以通過購買這項保險來轉嫁他們的風險。”養殖戶貸款銀行、海產品加工企業以及海產品保鮮、儲存企業等都可能因為海產品產量損失而承受損失,氣象指數保險可以彌補氣象異常帶給他們的損失。再次,氣象指數保險容易與天氣指數金融衍生產品相結合,進一步在金融市場上進行風險分散。
4.2 天氣指數型海水養殖保險的發展困境
4.2.1 觸發指數的選取標準難以精確。天氣指數型海水養殖保險的核心技術是所選取的天氣指數必須與所保海水養殖產品的產量和損益高度相關。這需要精確計算投保海域的主要天氣災害風險與所保海水養殖產品產量的關聯度,進而搜集該海域的歷史氣象與海水養殖產品產量的數據。因此天氣指數型海水養殖保險合同中所選擇的觸發指數要滿足表5條件。
4.2.2 基差風險更加顯著。天氣指數型海水養殖保險的理賠觸發條件是天氣指數而非被保險人的實際損失,從而出現保險賠付與實際損失之間的差異,即基差風險。不同養殖戶養殖技術差異或者是種苗質量差異都可能加劇這一風險。
4.2.3 有效供給、需求不足。天氣指數型海水養殖保險作為應對天氣變化的保險產品,在提高投保人的抗擊風險能力、維護養殖戶財務穩定性可以起到巨大的作用。但是,其保障功能的發揮卻與保險產品覆蓋的廣度與深度高度相關,即天氣指數型海水養殖保險產品的有效供求決定了其保障功能的發揮。但是在實踐中并沒有得到良好的效果。
一是天氣指數型海水養殖保險的有效供給不足,目前我國經營該險種的保險公司不足3家且可選擇保險方案十分有限,保險人經營積極性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創新型保險產品復制成本較低,因而先行保險人權益難以得到保障,造成保險公司創新投入低、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往往同一海域海水養殖保險單位高度相關,海水養殖風險單位與保險單位的不一致帶來保險人經營風險的增加。
二是天氣指數型海水養殖保險的有效需求不足。一方面由于海水養殖戶對保險的認知程度不高,且保險標的分散,個體間往往存在較大差異。另一方面天氣指數保險的保險標的為海水養殖產品養殖成本,與傳統的海水養殖保險保險標的相同,但保障水平不足。
5 小結
從表面來看相比于傳統保險,天氣指數型海水養殖保險提高了理賠的透明度,其實務操作性大大增強,同時降低了交易成本,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的發生。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天氣指數型海水養殖保險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如觸發參數的選取、有效需求不足、基差風險的存等等,需要進一步完善。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指數型保險并不是萬能的,不能簡單地“拿來主義”,在應用中需要對孕災環境、承災體、致災因子、災情四個因素進行甄別。
[參考文獻]
[1] 王建國.氣象指數型水產養殖保險研究[J].保險研究,2014(3).
[2] 魏華林,吳韌強.天氣指數保險與農業保險可持續發展[J].財貿經濟,2010(3).
[3] 張憲強,潘勇輝.農業氣候指數保險的國際實踐及對中國的啟示[J].社會科學2010(1).
[4] 陳盛偉.農業氣象指數保險在發展中國家的應用及在我國的探索[J].保險研究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