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豪
[摘要]清遠市緊抓廣州市對口幫扶的戰略機遇,構建七大產業集聚區,強化與廣州市和順德區的產業共建,共建億元以上項目35個,推動產業集聚區提質增效,2017年完成工業增加值141.8億元、稅收27.2億元,分別增長19.6%和28.5%,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較大的貢獻。同時,集聚區也面臨著主導產業過多、產業鏈短、征地拆遷難、基礎配套跟不上、知名度不高、項目推進緩慢、開發面積不能滿足需求等難題急待破解。因此,建議針對不同產業集聚區的問題,實施“一區一策”來進行破解。
[關鍵詞]對口幫扶;產業集聚區;產業共建;發展水平
[中圖分類號]F12 [文獻標識碼]A
1 清遠市產業集聚區的現狀分析
1.1 清遠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分析
廣東省2003年批準設立清遠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規劃建設面積1995hm2。2008年成功申報為省示范性園區,2011年被廣東省認定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15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16年將原獲認定的4.37km2擴大至18.58km2,同時將高新區范圍、清城區的廣清園范圍和源潭鎮相關區塊約1570.87hm2,成功申報為燕湖新區集聚區。分三個園區:新材料產業園目前已有先導稀材、貝克洛門窗等,主導產業為新材料產業;科技創新園已經建成的華南863、天安智谷等科技創新平臺,主導產業為科技服務業;蓮湖產業園在建有長隆旅游和際華園商貿兩大項目,主導產業為高端服務業。
1.2 廣州花都(清新)產業轉移園分析
廣州花都(清新)產業轉移園始于清新區與禪城區合作共建的佛山禪城(清新)產業轉移工業園,2009年2月6日經省政府批準、省經貿委認定為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2013年開始省規劃由佛山市對口幫扶改為廣州市花都區對口幫扶清遠市清新區,雙方進行產業幫扶共建更名。分為云龍片區和太平片區,云龍片區于2009年獲省認定,面積為451.2hm2。目前已有18家建筑陶瓷企業、8家衛浴陶瓷企業,主導產業為綠色陶瓷產業;太平片區在2015年申報成為省級集聚區,申報面積為313.3hm2。目前與花都共建汽車配件特色產業園、在建粵江整車生產項目和飛機起落架維修項目,主導產業為汽車、臨空產業。
1.3 廣州白云(英德)產業轉移工業園分析
廣州白云(英德)產業轉移工業園始于清遠華僑工業園,是英德市2008年8月在英紅鎮創辦的園區,原規劃總面積73.8km2。2011年獲省認定,面積為620hm2。2015年利用廣州市白云區對口幫扶英德市,雙方進行產業幫扶共建更名。2015年將周邊748.93hm2成功申報為集聚區。目前已有材料企業38家,利用白云區的扶幫,引進通用電梯、白云電器等大企業。園區主導產業為精細化工、裝備制造產業。
1.4 廣東順德清遠(英德)經濟合作區分析
2010年佛山市對口幫扶清遠市,2010年12月16日順德區與英德市(縣級)簽訂協議,順德區全面負責運營、英德市出土地,在英紅鎮規劃面積36km2,共建廣東順德清遠(英德)經濟合作區,合作年限為25年。其中,稅收地方留成部分、GDP和工業產值雙方各按50%進行分配。2011年獲廣東省政府批復,規劃面積36km2。2015年將周邊687.13hm2申報為省級集聚區。目前,已有五金機械企業16家,還有容聲集團上下游配套企業13家前來投資。另外,與廣東省電動車商會簽訂了“共建新能源交通工具產業園”的協議,廣州文忠電動車、廣州雅琴電動車等10多家企業紛紛進入,園區主導產業為高端五金機械、智能家電產業、新能源電動車產業。
1.5 佛岡產業集聚區分析
佛岡產業集聚區由約克科技工業園、建滔電子工業園、食品飲料工業園等工業園區構成,2015年申報為省級產業集聚地,申報面積348.36hm2。目前已有約克空調公司、歐亞制冷有限公司,建滔電子公司、加多寶飲料有限公司、吉多寶制罐有限公司等大企業,主導產業為空調制冷、食品飲料產業。
1.6 連州產業集聚區分析
連州產業集聚區始于2008年5月成立的清遠民族工業園,位于連州市。園區總體規劃面積80km2,起步區規劃面積10km2,重點發展食品加工、生物醫藥、復合新材料、家具制造等產業。2015年申報為省級產業集聚地,申報面積為433.33hm2。城南啟動區目前已經有連州市海斌食品有限公司、連州市天天食品飲料廠、連州市田新飲料廠等,主導產業為食品飲料產業;新塘產業園目前已有凱恩斯納米材料有限公司、金泰玻璃廠等,主導產業為建設材料。城西紅木家具產業園目前已有聚福紅木家具有限公司、王氏木業有限公司等,主導產業為紅木家具產業。
1.7 廣州(清遠)產業園分析
2013年廣州市對口幫扶清遠市,雙方確定首先進行產業幫扶,兩市合作共建廣州(清遠)產業園。由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派出管理團隊全面負責產業園的開發建設、招商引資和運營管理,入園企業可以同時享受廣州市和清遠市的優惠政策以及清遠市的成本和廣州市的服務。廣州市屬于幫扶性質,不參加收入的分配。產業園區2014年6月25日正式動工建設。產業園區分A、B、C片區:清城區(A區)即起步區,位于清城區,面積30km2,同時開展佛岡縣(B區)51.4km2的開發建設,正在啟動清新區(C區)。截止2017年底,動工項目62個,投產項目26個。主導產業為汽車整車和汽配、裝備制造、電子信息、醫療器械制造、生物醫藥、食品飲料產業。
2 各產業集聚區存在的問題分析
2.1 清遠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問題
一是原有低效企業較多,轉型升級壓力較大;二是歷史遺留問題多,征地拆遷緩慢制約發展;三是各片區確定主導產業過多,交叉重疊情況嚴重。
2.2 廣州花都(清新)產業轉移園問題
一是傳統陶瓷企業,轉型升級壓力較大;二是企業總部、研發、營銷在外地,產業鏈短;三是園區發展面積不斷增大,基礎配套設施建設任務重。
2.3 廣州白云(英德)產業轉移工業園問題
一是征地拆遷推進困難,部分農民要價不斷提高;二是園區施工管理專業人員少,項目推進比較緩慢;三是大項目不多,產業帶動力不強。
2.4 廣東順德清遠(英德)經濟合作區問題
一是周邊基礎設施建設配套跟不上,影響合作區快速發展;二是重點難點地段拆遷緩慢,企業進駐施工一拖再拖;三是管理機構比較臃腫、人員比較冗余,審批程序比較復雜。
2.5 佛岡產業集聚區問題
一是集聚區起步比較晚,知名度比較低;二是有實力的企業數量少,貢獻??;三是企業類型分散,產業集聚度低。
2.6 連州產業集聚區問題
一是受交通條件等因素影響,招商引資成效不明顯,引進優質企業較少;二是土地指標大多在新塘片,項目落戶基本在城南片;三是部門聯動機制不到位,項目建設推進緩慢。
2.7 廣州(清遠)產業園問題
一是要求進入企業越來越多,開發面積不能滿足需求;二是企業類型比較分散,產業集聚度比較低;三是征地拆遷歷史遺留問題多,土地回收難度大。
3 提升清遠市產業集聚區發展水平的建議
3.1 清遠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議
開發區以享受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政策為機遇,爭當省級優秀示范產業園為抓手,推動開發區創新發展。一是開發區內的新材料產業園利用先導稀材、貝克洛門窗等大企業,加快引進新材料龍頭企業和配套企業,培育新材料產業集群;二是開發區內的科技創新園利用天安智谷、華南863等大平臺,建立輻射全市的科技創新服務平臺,來引領高新技術產業及科技服務業發展;三是開發區內的蓮湖產業園利用長隆和際華園等大項目,來帶動休閑購物、文化創意、總部經濟、會展經濟、教育醫療等高端服務業發展。
3.2 廣州花都(清新)產業轉移園建議
園區發揮緊鄰對口幫扶區花都區的區位優勢,合作共建產業園,優勢互補協同發展。以創建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園區為目標,以省其他產業園考評指標為抓手,推動園區循環科學發展。一是云龍片區引導已有18家建筑陶瓷企業、8家衛浴企業加快轉型升級,發展超薄陶瓷、工藝陶瓷、功能陶瓷、智能衛浴等高端產業項目,打造集總部、設計、生產、營銷等環節于一體的完整陶瓷產業鏈;二是太平片區利用離白云機場近以及在建飛機起落架維修項目,打造集飛機維修、飛機零部件制造、飛行員培訓、航空食品加工、航空物流等為一體的臨空產業集群;利用與花都共建汽車配件特色產業園以及落戶的粵江整車生產項目,打造生活設施和生產服務配套完善的汽車產業基地。
3.3 廣州白云(英德)產業轉移工業園建議
園區發揮華僑品牌優勢,積極爭取省僑辦的支持。以推進“全國華僑產業新城示范基地”為目標,以省其他產業園考核指標為抓手,推動園區加快發展。一是加快引進新材料的龍頭企業和配套企業,打造新材料產業集群;二是發揮全球最大電梯生產集群落戶的機遇,推進以高端電梯為主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建設。
3.4 順德清遠(英德)經濟合作區建議
合作區發揮順德資金、管理和英德土地、成本的優勢。以建設國家區域合作示范園區為目標,以省起步產業園考核指標為抓手,推動合作區做大做強。一是利用已有16家五金機械企業,引進高端五金機械龍頭企業,打造高端五金機械產業集群;二是利用容聲13家上下游配套企業抱團前來投資,做大智能家電產業集群;三是利用與省電動車商會10多家企業抱團前來投資的機遇,培育新能源電動車產業。
3.5 佛岡產業集聚區建議
集聚區利用靠近珠三角的區位優勢,科學規劃集聚區,高標準加快發展。一是爭取對口幫扶廣州白云區的支持,共建廣州白云(佛岡)產業轉移工業園,全面提升集聚區的發展水平;二是利用廣州約克空調公司、清遠加多寶飲料有限公司等大企業的發展基礎,組建空調制冷、食品飲料兩大專業招商隊,面向國內外龍頭企業招商,擴大兩大產業的規模;三是利用廣州(清遠)合作產業園開發佛岡片區的機遇,共同合作協調發展。
3.6 連州產業集聚區建議
集聚區以“創建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為抓手,以省少數民族優惠政策為支撐,加快集聚區生態發展。一是爭取對口幫扶區廣州荔灣區的支持,共建“廣州荔灣(連州)產業轉移工業園”,提升集聚區的發展水平;二是推進永廣高鐵、連州機場、連佛高速、韶賀高速、韶柳鐵路等項目,改善集聚區的交通條件;三是城南啟動區、新塘產業園、城西紅木家具產業園分別圍繞食品飲料、建筑材料、紅木家具引進龍頭企業,將各片區分別打造成為粵湘桂交界區域有機食品、新型建材、紅木家具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中心。
3.7 廣州(清遠)產業園建議
產業園發揮兩地政府大力支持的政治優勢、廣州開發區的品牌優勢、清遠的成本優勢,引領我市其它六大產業集聚區發展。一是已經開發的清城片區利用歐派家居集團、白云電器、迅通科技、大運汽車、富強汽配、韓國三星等多家裝備制造企業進入,重點打造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二是正在開發的佛岡片區,主要引進與佛岡工業園現有主導產業空調制冷和食品飲料協同發展,延長產業鏈,共同做大空調制冷和食品飲料兩大產業集群;三是計劃開發的清新片區,主要引進與清新太平片區主導產業汽車和臨空產業協同發展,延長產業鏈,共同做大汽車和臨空兩大產業集群。
[參考文獻]
[1] 彭鋒.廣東省產業轉移園合作共建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4.
[2] 王瑭琳.“廣清一體化”蓄勢待發!清遠踏上發展加速帶[EB/OL].南方網,2017-03-22.
[3] 陳榮漢.清遠六大園區三年引入項目523個投資1370.24億元[N].清遠日報,2016-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