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是以我國的傳統語言漢語為研究對象的學科,更是學生學習其他各門學科的基礎,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對學生的成才、成功、成就具有重要的推促作用。語文學科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最基本的教學目標不外乎“聽、說、讀、寫”四項了,其中的閱讀是極為重要的一項,關乎學生知識的積累,關乎學生理解能力的提升,關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增強。尤其是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科教學中,更要高度重視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能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提出,閱讀是學生獲取他人的間接經驗,深入認識世界、感知社會,提升思維水平,培養審美情趣的基本途徑,閱讀教學則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進行深入溝通與交流的重要方式。閱讀教學注重的是學生的理解能力、欣賞能力、分析能力、感受能力、評價能力的培養,注重的是學生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獲得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的養成,注重的是學生在此過程中獲得發散思維的激發與創新能力的提升??梢哉f,高中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關系到學生人格品行的培養,關系到學生思想情感的培養,關系到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所以說,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采取多項措施強化教學效果,是廣大高中語文教師必須深思的問題。
一、強化高中語文課內閱讀教學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最為基礎的活動便要數課內閱讀教學了。高中語文教材中選取的文章都是語言優美、人物鮮明、結構合理、內涵豐富、感情充沛、哲理深邃的篇章,或者是名家名篇,或者是新人佳作,總之利用這些文章進行閱讀教學,一方面能夠提升學生對文章的感知、分析、評價能力,一方面能讓學生從中獲得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養成。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第一單元第二課《祝?!芬晃牡慕虒W中,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對文章的內容進行整體感知,對文中的人物,尤其是祥林嫂、“我”、魯四老爺、柳媽等人物形象進行深入的分析,對文中不同人物對祥林嫂的不同感情進行探討,借此培養學生的分析、總結、歸納能力。教師還需要指導學生對祥林嫂的遭遇進行歸納總結和分析,從祥林嫂的一連串的悲慘遭遇中獲知造成祥林嫂最終慘死的根源不僅是祥林嫂自己,也不僅是魯鎮的人們,更是整個封建社會的所有人,是封建社會腐朽、黑暗的社會制度造成的。通過這種閱讀教學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正確的社會觀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強化高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
高中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中,課內閱讀教學是基礎,是培養學生閱讀的基本能力的途徑。但是,畢竟課內的知識是有限的,課內知識的拓展面相對較窄,也較為封閉,僅憑課內知識是不足以保證學生閱讀能力的切實提高的,這就需要高中語文教師在重視課內閱讀教學的同時還要高度重視課外閱讀教學。對于這一點,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中就做出了相應規定,要求高中學生每學年的課外閱讀量不得少于80萬字。因此高中語文教師一方面要積極選取那些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尤其是那些名著類書籍,及時向學生推薦閱讀。例如在講到高二語文必修三第一單元第一課《林黛玉進賈府》時,就適時向學生介紹《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以及寫作背景,并向學生介紹了書中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史,介紹了賈府內部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直到當今“紅學”流派的研究成果,極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后再組織學生進行《紅樓夢》的課外閱讀與研討,在學生中掀起了一股“名著熱”。另外還要組織多種形式的閱讀交流活動,例如讀書會、研討會、讀書心得交流等,還可以通過微信群和QQ群給學生搭建閱讀交流的平臺,增加學生之間的溝通,保證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高效開展。
三、強化高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
我們對高中生進行課內閱讀教學和課外閱讀教學,還可以同寫作教學進行結合,讓學生在閱讀中進行練筆,在練筆中促進閱讀,實現讀寫結合、共同提高的良好教學效果。一方面,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摘抄,將閱讀過程中認為辭藻比較優美、表達比較有深意、內涵比較豐富的詞語、句子或段落摘抄下來,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素材積累量,為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夯實素材基礎。另一方面,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讀書筆記的寫作活動,讓學生將閱讀過程中的所想、所思、所感、所得以讀書筆記的形式記錄下來,豐富了素材積累,提升了閱讀教學效果,鍛煉了寫作能力,更讓學生對世界、對人生、對生活有了一個深入的體驗與感知,獲得了一種獨特的感悟,保證學生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獲得讀、寫等能力的綜合提升。
總而言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直接關系到高中生語文學習整體質量的提升,更關系到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關系到祖國人才培養工程的成敗,關系到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成敗。強化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對學生的成才、成功起到了不容忽視的巨大作用。因此,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一定要高度重視閱讀教學,開展深入、高效的閱讀教學,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高度發展。
參考文獻
[1]柴樹梅,李青云.關于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5).
[2]劉大為.關于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4(2).
作者簡介:魏輝榮,女,1976年生,任職于湖北省武漢市新洲高級職業中學,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語文。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