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紅
【摘要】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然而據調查,許多小學生對寫作缺乏興趣,而且寫作水平普遍低下。如何改變這一局面,使小學生從“不想寫”變為“我要寫”,“寫不好”變為“寫得妙”呢?經過幾年的教學嘗試,筆者深深地感受到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讓學生享受寫作的成就感,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寫作興趣;參與評改;發現“亮點”;閱讀習慣;發表機會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心理學家蓋茲說:“沒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求成功的能力。”學生習作水平差,往往是因為他們的習作在老師眼里是不成熟的,許多老師常常把學生的習作改得“滿篇紅”,學生找不到習作的滿足感和成功感,對寫作也就失去了熱情,寫作能力也遲遲得不到提高。如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呢?筆者在教學中做了以下幾點嘗試。
一、培養學生參與評改的良好習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作文教學要引導學生通過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因此,教學中,筆者一改以往教師包辦式的評改,融入了集教師評改、學生自改、學生互改、家長評改為一體的多元化評改模式,把評改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評改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評改中品讀、賞析、修改自己或同學的習作,讓學生在一系列的評改過程中掌握鑒賞、修改的基本方法,從而提高寫作水平。如筆者講評人教版第十冊第二單元習作“寫一寫童年中的趣事”時,學生完成習作初稿后,教師先初步大略地評改學生習作,了解學生習作的大致情況,總結出班級習作情況,要求學生針對習作中存在的問題(寫不出童年的趣味,語言干癟,內容不夠具體,寫不出真情實感等)自行修改習作。第二次,教師出示習作評改標準,讓全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參與評改,找出優秀習作加以賞析,找出習作中寫得不好的地方合作修改,讓學生在交流中揚長避短,共同提高。最后,教師對這次習作評改加以總結,對于仍存在問題的習作進行面對面的評改,完善學生的習作。學生經過多次修改,寫出了優秀的作文,信心大增。而且,在多次的評改中,學生漸漸地掌握了較多的寫作技巧,寫作能力有了提升,當學生不再覺得寫作難的時候,對寫作也就有了興趣。
二、尋找“亮點”,增強寫作信心
蘇霍姆林斯基說:“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情緒的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尋找學生習作中的“亮點”,加以表揚;要善于細心地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加以褒獎。如教師有意識地挑出學生習作中精彩的片段、優美的詞句,讓學生加以賞析、品讀。其形式可以由教師深情朗讀,也可以由小作者上臺朗讀,或組織全班學生一起朗讀,然后由學生評評寫得好在哪里。一次,筆者布置了一篇習作《媽媽,我想對您說》。一位習作水平不高的女同學的習作中的最后一段是這樣寫的:“媽媽,您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做您的女兒,我幸福得就像一朵盛開的花兒一樣。媽媽,我愛您,永遠。”于是,筆者在講臺上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念出了這最后一段,然后,這樣點評:“小柔同學寫的這一段是文章的點睛之筆,語言樸實卻真情流露。媽媽看到一定會很感動。寫得真好!表揚!”這時,筆者看到了小柔同學復雜的眼神,有驚訝、有激動、有欣喜……雖然只是一次小小的表揚,但對于默默無聞的小柔同學來說,意義是重大的,可以肯定的是,她受到了很大的激勵,她一定會很努力地去寫作。果不其然,筆者發現她的作文寫得越來越精彩。可見,一次次的表揚,能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對喚起學生的寫作熱情,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能激發學生強烈的寫作欲望。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小學生寫作水平差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閱讀量少,積累的詞匯少。筆者調查了一下,許多學生都說一寫作文就頭疼,因為每次寫作時總感到腦袋空空如也,許久也吐不出幾個詞。怎么辦?得讓學生愛上閱讀才行!筆者讓班干部把班中的圖書角布置妥當,創設濃濃的讀書氛圍,鼓勵孩子們利用空余時間閱讀各種書籍。再者,筆者要求家長在家督促孩子,每天至少要有三十分鐘的閱讀量,并請家長如實在作業登記本上簽上孩子閱讀的時間,達到三十分鐘閱讀量的學生可以獲得一個優,十個優則可以換一支小紅旗,紅旗多的同學將會得到獎勵。平時,筆者還經常開展讀書交流會,讓學生為大家介紹自己看過的書,讓每一個學生知道原來班中有那么多的同學熱愛讀書,原來班中的同學已經看了那么多書,使學生從中受到熏陶,也漸漸加入閱讀的隊伍當中來。
當然,筆者還要求學生在閱讀的同時要摘抄下好詞佳句,要背誦下精彩片段,還要思考揣摩作者是如何寫下美文的。有了一定的閱讀量,有了一定的積累,學生不畏懼寫作,寫作的興趣也就來了。
四、為學生創造發表機會
對于學生的優秀習作,許多教師總會尋找機會幫助學生投稿。然而發表的機會畢竟是有限的,許多學生的投稿往往石沉大海。可是,讓學生的習作得以發表,那意義又是特別重大的,那就相當于作家的作品發表了。為了創造更多的發表機會,也為了更多的學生的作文能被發表,筆者將學生的優秀習作編輯成班級作文報,并把每一期的班級作文報粘貼在教室的展示欄,另外還打印出來讓學生傳閱。學生看到自己的作文變成鉛字出現在作文報上,可有成就感了,他們得意地享受著老師的贊賞和同學們羨慕的眼光,仿佛自己就是一個小作家,那份激動顯而易見。很多學生為了發表,會滿懷興致地挖空心思寫出更優秀的作文。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曾經說過:“人是需要獲得別人的尊重和信任的,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激勵鼓舞人。”經過幾年的嘗試,筆者深深感受到讓學生體會習作的成功,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