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是一門傳統的學科。對初中生來講,語文的學習是相對重要的,語文培養的是一個人的人文素養。從學科特點來看,語文并不像數理化一樣,重在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所以說,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更重要的是考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語文就是學怎么生活。而對于初中語文來講,閱讀在語文試題中也很重要,從一定程度上講,學好了閱讀,對學生提高寫作能力有很大的好處,進而更好地在語文試卷上得分。本文就是通過研究當下兩種閱讀教學方式來客觀分析問題,以期望能為初中學生的語文學習保駕護航。
【關鍵詞】初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G616 【文獻標識碼】A
初中語文閱讀歷來被學生和語文教師重視,它占的分值較高,同時閱讀能力的提高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寫作水平。所以,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引起了語文教師的重視。當下比較主流的兩種語文閱讀教學方式是: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一起來對閱讀作分析,以及課后教師對學生課后閱讀的積極引導。
一、分析兩種語文閱讀教學的內涵
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閱讀訓練。這種方法有獨特的優勢,教師在學生課堂閱讀中,了解學生的閱讀水平,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綜合評價以后,具體講授語文閱讀的技巧,從這一點來看,老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閱讀訓練是很有利于學生在考試中得分的。因為在這樣的教學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下,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能夠跟隨教師的思路學習語文閱讀的具體解題方法,這對于學生提分是比較關鍵的。同時,這種課堂式的閱讀訓練,還可以通過教師的有意引導,進一步推廣到語文的寫作當中。這不僅能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更能進一步在閱讀能力提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真正有利于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但是這種方法也有一定的劣勢,不能夠真正提高學生的素質教育,不符合新課改對學生素質學習的要求。這種應試教育的手段下,很容易限制學生的思維,對今后的創新能力培養,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害的。
課后,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自主閱讀。在紙質閱讀相對匱乏的今天,很多報道顯示中國人的紙質閱讀量在急劇下降,這種不良現象造成了各種各樣的尷尬局面“提筆忘字”等,而國外學生在閱讀紙質書籍上花費的時間要比國內的平均水平高不少。基于一定的研究發現,學生在課后的閱讀中,能夠提高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這與語文這門學科的特性很接近,語文恰恰需要的就是這種持之以恒的耐心,在千錘百煉中,鍛造有真正文化素質的人。而相比學生在課堂上聽教師講閱讀解題技巧而言,課后讓學生自主地閱讀很符合當下的素質教育要求,有利于培養出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新型人才,更有利于學生的語文知識的積累,課外閱讀內容具有豐富性,可以極大滿足學生的語文學習需求。這種方法能夠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相比學生在課堂上的閱讀訓練,提分較慢,但是,一旦初中生能夠養成一個好的閱讀習慣,對他們的終身都受益匪淺,課后的閱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出真正的有內涵的初中生。
二、兩種閱讀教學方式的具體并行的意義
在當前的語文學習環境下,將兩種閱讀的教學并行,是提高學生語文成績和培養有素質人才的雙贏之舉,課堂上的閱讀答題技巧教學,能夠極大提高學生的作答能力。而課后語文閱讀則是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關鍵所在。兩種教學方式相輔相成,能夠互相彌補彼此存在的問題,課后的閱讀有利于學生語文知識深度和寬度的積累。在課堂上,教師的引導閱讀訓練,有利于學生多思考問題,而課后的閱讀則可以真正提高學生的思考問題的深度,更加有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在新的教學形式下,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必須要將二者有機結合在一起,讓課外閱讀彌補學生在知識量上的不足,讓課上的教師閱讀技巧能夠真正派上用場,二者有機統一,可以提高初中生的語文閱讀水平,有利于他們考試的正常發揮。
三、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兩種方式實現的方案探究
實踐表明,不同的學生對課堂上做閱讀題的接受程度不一,其中包括一部分學生更愿意在課堂上自己看書,對這種課堂式的閱讀訓練有抵觸心理。這時,教師就要主動站出來,適當調配好不同學生的語文學習需求,盡可能讓學生在這兩種方式下保持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既可以提高閱讀技巧,又能增加語文的知識面,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讓學生引起重視。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不忘記具體提高學生其他語文方面的能力,在閱讀中添加一些寫作能力訓練,和一部分好詞好句的積累,從而更加全方位地通過閱讀能力提高帶動整個語文的學習。
四、小結
通過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兩種方式的研究,我們發現這兩種方式在培養學生語文能力上各有千秋,課堂上的閱讀技巧訓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題手段。而課后的自主閱讀階段,則是重在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的深度,有利于學生深度解析一個閱讀問題,將二者有機統一,是提高當下初中生語文成績和素養的重要手段,二者在初中生語文閱讀的學習中有著互補的作用,妥善地處理好二者關系,必將全面提高初中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車靜.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兩種方式[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7).
作者簡介:賀宏揚,女,1984年生,山東省臨沂人,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初中語文教學。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