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子茗
【摘要】在現代社會中,鋼琴的普及率越來越高,鋼琴的普及教育在不斷進步發展,因此,鋼琴演奏技術的文獻與研究越來越多,其中,手腕的技巧與運用便是研究重點之一。在鋼琴演奏過程中,手腕將手指與手臂銜接起來,成為了力量傳導的“中轉站”。手腕技巧的運用直接影響著演奏技術的發揮,也決定著音樂的表達是否完美。由此可見,適當的放松并熟練地控制手腕,可提高鋼琴演奏的整體水平,也能更好地將樂曲的思想感情傳達給聽眾。本文通過討論手腕在不同演奏方式中的運用與訓練,探析手腕技巧的精髓。
【關鍵詞】鋼琴演奏;手腕技巧;手腕運用;手腕訓練
【中圖分類號】J624.1?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手腕是鋼琴演奏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維系著整個演奏動作的協調與平衡,起著力量的傳遞與樞紐作用。彈奏時,只有了解并運用手腕與手指、手臂的協調運動,才能平穩地進行演奏,并形成良好的演奏狀態,從而奏出流暢而堅實有力的聲音。如果手腕僵硬,則會導致手臂乃至肩關節過于機械化,影響彈奏效果,奏出的聲音會顯得僵硬。手腕在演奏過程中平行、旋轉、垂直地運動,保持著積極、有彈性且放松自然的狀態,與手指一起演奏出各式各樣的音型,構成了連綿不斷的旋律。所以,在鋼琴演奏中要充分的利用手腕的各種能力與技巧,并學會運用到不同的彈奏方式中。這樣不僅可以使鋼琴演奏的技巧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而且對音樂的表現與情感的抒發也會更加全面。
一、手腕技巧在不同彈奏方式中的運用
(一)手腕在重量彈奏法中的運用
重量彈奏法是英國鋼琴教育家馬泰伊于20世紀初所提出的演奏方法,這是一種至今為止較為科學并且廣泛運用的演奏方法。在彈奏每個音時,力量由肩膀傳到手臂,經過手掌與手腕并最終傳至指尖,完成力量的傳遞,彈奏出通暢自如、圓潤飽滿的音色。在整個力量轉移的過程中,手腕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連接前臂與手指尖之間的屈肌、伸肌與肌腱都從手腕的腕管中通過。因此,手腕要適當放松并且均勻用力,切忌緊張僵硬或軟弱無力。在抬起手臂準備彈奏時,手腕要充分放松。在落下手臂彈奏的一剎那,手腕要適當地均勻用力,同時把整個手掌支撐起來,將力量轉移至指尖。最后,在觸鍵以后,要將重量沉下去,手腕再一次放松,此時的肩部、手臂、手腕與手指如同形成一座“吊橋”一般,即指尖與肩膀作為兩個支撐點,手腕、手臂完全放松,就像吊橋一樣可松弛地搖擺或晃動。這樣的演奏方法時刻依靠靈活的手腕技巧,因此,在初級鋼琴演奏教學中已經引入了重量彈奏法,并強調手腕技巧的運用與訓練。例如,在如今的初級教材中,《湯普森簡易鋼琴教程》中的《請彈吧》就運用了這種演奏方法。練習時,還可變換手指多次彈奏,不僅訓練手臂、手腕與手指技巧的運用,而且可以提高整體的演奏技術水平。
(二)歌唱性連奏中的手腕技巧
連奏,即手指進行一個音的演奏之后,要在琴鍵上保持住,直到下一個手指觸鍵后并彈出聲音,再迅速抬離琴鍵,這樣演奏出的音樂往往連貫、流利。其中,歌唱性的連奏則要求手腕放松、動作自如,且與手指、手臂進行協調配合,通過適當的控制力進行彈奏。在這個過程中,力量的傳遞依靠手腕與手掌的控制進行,手指的動作較小,可以進行小幅度的抬指甚至不抬指,并且用指面以較低的角度進行慢觸鍵,這樣觸鍵的面積增大,奏出的音色圓潤飽滿。當手指彈奏下鍵時,手腕應主動帶領手掌進行平移運動,隨著手指彈奏的動作把力量傳遞到指面,奏出優美的聲音。只要不斷重復手腕隨手指的平移運動,就能進行歌唱性的連奏,形成了如同“畫圈”的動作,把這些音符如同套圈一樣連接了起來。此時手腕還起到力量傳輸的重要作用,也是手指進行連奏的動力源泉。例如,柴可夫斯基的《四季》之六月《船歌》,右手的八分音符應按照上述方法進行演奏,才能表現出小船在水上劃動的恬靜景象,表現了安謐、深邃、舒適的情緒,令人陶醉。
(三)跳音彈奏中的手腕技巧
在鋼琴演奏中,熟練掌握跳音彈奏技術有助于準確地表現音樂,以手腕為中心的跳音彈奏是技術難點,是應該學習和訓練的。在彈奏跳音時,應先將手指放在琴鍵上面,隨后在彈奏的一瞬間借助向上的彈力快速跳起來,這樣彈出的聲音聽起來精神抖擻、充滿爆發力,動作也干凈利落。構成跳音的類型大致包括單音、八度、和聲與和弦等,其中,單音與八度的跳奏需要運用手指跳奏與小臂跳奏,手腕與手掌則起到支撐作用,需要適當的緊張、發力來完成演奏。演奏雙音或和弦構成的跳音時,手腕要積極參與并充分放松,以手腕為中心點快速彈奏。與此同時,手指的第一關節始終要保留適宜的緊張度,指尖緊緊地抓住琴鍵,同時小臂、大臂和肩膀保持松弛的狀態,在手腕的帶領下快速彈奏,整個動作酣暢淋漓,一氣呵成。例如《貝多芬奏鳴曲Op.2 No.3》中的右手連續的快速和弦跳音,彈奏時應運用手腕小幅的上下運動,與指尖第一關節的“抓鍵”動作進行演奏,并且具有足夠的爆發力,這樣彈出的聲音似斷似連,又清脆明快,音色也不會散掉,十分集中。
二、手腕的技巧訓練
不論在鋼琴教學還是演奏中要側重手腕技巧訓練,在理解手腕的運動規律后,還要科學地應用于演奏中。充分發揮手腕的引導作用,這對于演奏者的技術發展和藝術表現都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正確的練習方法才能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從一開始的鋼琴學習中就要處理好手腕的技術技巧與竅門。正確的手腕訓練方法應遵循以下幾點:
(1)在平常生活中可用空跑手指、活動手腕的方式進行輔助練習,在進行這些練習的同時還可進行伸展手腕腹側肌肉練習、手腕的推拉運動與手腕的柔韌練習與手腕的側向練習。在整個練習過程中要持之以恒,鍥而不舍,克服壓腕、緊張僵硬等問題,不斷地摸索和總結,才能理解手腕的運動與運用,養成正確的習慣,即可在演奏中得心應手。
(2)演奏時應通過彈奏單音、雙音、和弦、八度、音階、琶音等基本功練習全面訓練手腕彈奏不同音型的正確運用方法。通過進行上下、左右的動作練習和周旋動作練習,提高手腕的韌性與靈活性,經過反復練習不斷體會手腕靈活、放松的感覺,并逐步培養手腕的爆發力和速度,敏銳地調節重心,且應在連續的演奏中找到恰當的時機,靈活運用手腕進行調整和休息,減輕技術上的壓力。
(3)在進行手腕的移動練習時,要多練習并運用手腕的左右橫向運動,并體會手腕與手指相協調的狀態。通過借助五指基本練習和短琶音彈奏,進行手腕重量轉移的連奏。演奏時,要將手背、手腕與小臂放在一條水平線上,然后通過自然放松的彈奏變換手腕與手臂的角度,同一時間便進行了手腕的橫向運動。
(4)在演奏不同音樂風格的樂曲時,要充分利用手腕的作用把手臂的力量傳至手指,通過手腕適當的旋轉、加力做出力度變化,做出不同的音色,完美表現出樂曲的結構變化和走向。將手腕的放松、彈性與運轉相結合,演奏出風格迥異的旋律。
三、小結
鋼琴演奏是一種全身上下各個器官都要積極參與的運動,從大腦的靈活反應到指尖的觸鍵動作都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此外,每一位演奏者要全心全力將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于音樂之中,通過各式各樣的演奏技術與技巧詮釋音樂的真諦。可想而知,音樂的表達與演奏技術密切相關,珠聯璧合。在眾多演奏技巧中,掌握全面的手腕技巧并不容易,需要正確理解與大量的練習,充分發揮手腕本身的柔韌性、調節與支配的能力。通過上述對鋼琴手腕技巧的探究,不僅挖掘了手腕在不同演奏方式中的功能與規律,而且總結了一些手腕訓練的要點。無論是專業的鋼琴演奏者還是業余的愛好者,都應該重視并加強手腕技巧的培養。主動、充分觀察手腕的運動方式,靈活運用手腕技巧,定會在鋼琴演奏的學習中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
參考文獻
[1]陳淑賢.鋼琴基礎教學中的手腕訓練[J].當代音樂, 2016(25).
[2]曹藝峰.談手腕在鋼琴演奏中的運用[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8(04).
[3]肖育軍.芻議手腕在鋼琴演奏中的作用[J].銅仁學院學報,2010(03).
[4]張敏.鋼琴教學中基本功訓練的重要性[J].黃河之聲,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