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嘉
[摘 要]聲樂美學是基于聲樂藝術的美學研究和審美體現。歌唱是將音樂與語言相結合,配合歌者的個性化演繹而產生的藝術形式,在歌唱過程中,聲樂美學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以上原因,探討了聲樂美學在歌唱教學中的作用,即引導學生運用聲樂美學進行歌唱訓練,希望通過對這一問題的探究和分析,為音樂歌唱教學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鑒,從而促進優秀歌唱人才的培養。
[關 鍵 詞]美學;聲樂美學;歌唱教學
[中圖分類號]J60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5-8854(2018)03-0118-01
歌唱是一種美學藝術,歌者可以通過歌唱將自己的感情以及個性特點融入,給人以不同的美感體驗。而聲樂美學正是研究聲樂包括歌唱在美學領域的體現,對聲樂美學的研究和運用,可以豐富歌唱的美學內涵,可以使歌者具有較好的審美能力和表達能力,懂得將美學內容融入歌唱之中,使歌唱具有更加卓越的感染力。除此之外,對聲樂美學的學習和探究,還可以豐富和提高學習者的審美能力,從而進一步增強學習者的藝術素養、生活情趣、文化內涵,并且能夠使學習者的內心更加敏銳,提高其發現美和鑒賞美的能力。在此基礎上進行歌唱教學,會使學習者主動在歌唱過程中融入聲樂美學的理念,同時還可以運用聲樂美學的相關內容提高學生的聲樂審美素質,使學生的歌唱具有更高的美學價值和欣賞價值。
一、聲樂美學的基本內涵
聲樂美學屬于音樂美學的研究范圍,是結合人聲表現人物感情和精神內容,是美學視閾中探討有關聲樂的藝術美及其本質和規律的獨立部分。聲樂美學最主要的研究對象就是歌唱,將聲樂美學的相關研究內容運用到歌唱教學中,是使歌唱教學更具美學特色的重要途徑。
二、聲樂美學在歌唱中的重要體現
(一)歌唱者的基本素養
從聲樂美學的角度看,歌唱者的基本素養是重要的美學體現。首先是歌唱者的音色,音色的好壞對于歌唱的美感有著重要的影響。歌唱者的音色取決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歌者自身的嗓音條件;二是歌者的歌唱技巧,有經驗的歌者可以根據歌唱的需要改變自己的音色,為人們所熟知并且喜愛的歌手李玉剛應該是這一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三是歌者的心理素質,歌者只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在歌唱中全情投入,將自己的音色完美地展現出來。其次是歌者的個人修養,也是聲樂美學的重要體現。具有較高音樂素養的歌者,可以在對歌曲進行二次創作的過程中融入自己對音樂的感知和理解,從而使歌唱過程和形式都給人以美的體驗,這種素養是由內向外散發的。因此,一位優秀的歌者,其音樂素養以及美學素養都應當具有較高的水平,只有如此,才能對歌曲進行更加完美的演繹。
(二)歌唱者的情感體驗
歌唱藝術之所以可以稱之為藝術,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歌唱過程中融入了歌者的情感體驗。一名優秀的歌者在進行歌唱時可以根據歌曲的內容感受和體會歌曲所傳達的情感,然后通過歌唱將這種情感表達和抒發出來,并且在歌唱過程中引發聽眾的共鳴。在這一過程中,歌曲的美學價值才得以真正地體現,歌曲的演繹才是成功的。
(三)歌唱者的個性發揮
同一首歌曲,不同的歌者可以演繹出不同的風格,因此,聲樂美學在歌唱中的體現也在于歌者的個性發揮。例如,原生態民歌手阿寶善于使用陜北方言和“土”唱法演唱陜北民歌,他演唱的民歌《山丹丹開花紅艷艷》充分發揮了自己的高音優勢,利用方言將歌曲演繹得與眾不同,不僅讓人感受到了民歌的魅力,其真摯而樸實的情感也使聽眾的心靈得到凈化。
三、聲樂美學在歌唱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運用聲樂美學理念豐富歌唱表現形式
結合聲樂美學在歌唱中的體現,首先可以指導學生在歌曲演繹的過程中豐富歌唱的表演形式,使歌唱能夠因此而更加富于感染力,使更多的人感受到美感。例如,在歌唱過程中引導學生感受歌曲的情感基調,在演唱之前就要注意醞釀情緒,使自己的情感體驗契合歌曲內容;在歌唱過程中通過肢體動作表現自己對歌曲的理解和詮釋,使觀眾能夠在欣賞歌曲的同時欣賞歌者的優雅與自信。
(二)運用聲樂美學理念貫徹歌唱方法
在歌唱過程中,歌唱方法的運用同時也可以使歌曲的美感有個性化的表現,如徐大椿在《樂府傳聲》中指出:“輕者,松放其喉,聲在喉之上一面,吐字輕圓飄逸之謂;重者,按捺其喉,聲在喉之下一面,吐字平實沉著之謂。”可見歌唱方法對于歌唱效果的體現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指導歌唱時可以引導學生利用高低音的轉換,或者有意識地運用噎聲、氣聲、顫音等不同的聲音技巧表達相應的歌唱內容。還可以通過控制聲音的速度、聲音的高低等表現不同的音樂節奏,從而使歌唱產生不同的美感效果。這些都需要在歌唱實踐中不斷地進行嘗試,使之逐漸達到理想境界。
基于以上幾點,我們要注意在演繹歌曲的過程中貫徹聲樂美學的相關理念,以聲樂美學的體現和作用為指引,使歌曲的演繹更加動人,而我們在聲樂美學的教學過程中,也應當結合具體的演唱進行分析和貫徹,從而增強學生的美學素養。
參考文獻:
魏萌.試論聲樂美學在聲樂演唱中的作用[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