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劇的原型是戲劇形式,而音樂又是音樂劇的中心成分,舞蹈是音樂劇的另外一種表現方式,他們都是要通過舞美這個形式來進行展現。可以說,音樂劇本身而言有獨特的形式,從中能夠感受到美感,從而獲得了大家的認可,它也符合消費者的一種文化產品需求,由于它本身的優越性,使得它在世界范圍內進行傳播。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音樂劇本身又有著厚重的歷史底蘊,這就意味著它具有著很高的文化價值。
【關鍵詞】音樂劇;文化價值;研究
【中圖分類號】J607 【文獻標識碼】A
一、音樂劇與文化價值概念解析
(一)音樂劇的概念
音樂劇包含了十分廣泛的內容,它的內涵豐富,有著很強的魅力。與此同時,它又是觀眾較喜歡的一種表現形式,在音樂劇的理念中是重視整體戲劇的。音樂劇是由很多部分所組成的,它包括舞蹈、舞美、劇情、音樂,這些都是有規律的交織起來。由于表述的角度不同,所以它有了不同的定義。本論文是以音樂劇為中心線索把音樂,舞美作為一個平臺,舞蹈當做表現的形式,利用這四種元素來表現文化價值的,它能夠代表一種時代的精神,音樂劇也是現代意義上的一種歌舞劇,它有著很完整的故事情節,所以也體現出了現代與整體性。
(二)文化價值概念界定
文化價值本身也是一種所屬關系,它本身有兩方面的內容,第一是指具有主體性,它本身有著文化需要的對象所具備的存在,當主體能夠從這個對象上滿足了自己的文化需求,并且通過一定的方法擁有這個對象后,就產生出了文化價值的關系。第二是具備著客體的需要,是指它本身又包含了能夠滿足多種文化的需求。文化價值并不是與生來就具有的,它是通過社會不斷的進步而產生的,文化價值不等于個體文化需求。創造和需求本身也是具備文化價值的,這也是最根本的價值所在,不同的社會都需要特定的文化價值,這種需求是要通過人的不斷文化活動來進行創造的。
二、音樂劇的起源與發展
(一)音樂劇在歐洲的發展概述
音樂劇最早可以追溯到輕歌劇這種形式,它的表演靈活多變且具有通俗的表現形式,沒有一種完整的表達方式,由于這種靈活多變,受到了民眾的喜歡。一戰以后音樂劇在美國百老匯得到了發展,當時體裁以幽默和談情說愛為主,表現出的是一種輕松愉快風格,舞臺布置比較華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科恩所創作的《演藝船》,它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全方位系統地展現了音樂劇的主題,內容表達豐富。到四五十年代以后,由作曲家和劇作家共同創作的《俄克拉荷馬》也是一個經典之作,主題是表達美國人民的優秀,高尚的情操品質,這個作品一經問世,得到了高度的贊揚,它完整地展現了美國的文化精神。隨后又有很多作品上演在百老匯劇場像《為你瘋狂》等等,也都有自己的風格。其中最具代表的就屬韋伯所創造的《貓》這部作品,首演就轟動了整個音樂劇市場。
(二)音樂劇在中國的發展概述
中國有著很深的文化歷史底蘊,在音樂這個長流中,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品,我國有著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都從不同側面展現了本民族的豐富音樂文化,同時戲曲也是一種優秀的傳統文化,擁有著眾多的流派,展現出了不同地域的一些風格特點,其中戲曲有著370多種劇種,各劇種表達方式各不相同。在這厚重的音樂戲劇以及歌舞形式這個范圍內,也為外國音樂劇的引入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環境。
我國音樂劇的發展可以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左右,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黎錦暉所創作的兒童歌舞劇,他的代表作品有《麻雀與小孩》《小小畫家》等,在他的創作中包含了舞蹈、音樂以及故事情節,還采用了大量的民間歌舞表現元素。音樂劇真正確定是到1982年上演的《風流年華》以及《現在的年輕人》,是由上海劇院以及中央劇院所創作的。之后的發展或多或少都有著一些弊端,隨著音樂人才的增加又創作出了非常多的音樂劇作品,像《花木蘭》《金沙》《五姑娘》,這些都是音樂劇發展史上十分重要的作品。以上的作品都以我國音樂文化為基礎,又融合了大量的新鮮元素,都創造出了經典的中國劇作,在某種程度上能夠代表我國的音樂劇成就。
三、音樂劇的文化價值體現
如何體現出戲劇的好壞,主要是從上座率以及票房來進行考慮的,它與任何的商業藝術都是相同的,是以市場為基礎。換句話來說,是看它能夠賺到多少錢。百老匯以及倫敦西區,就是有著強大的市場支撐才得以發展的。一部好的作品流傳,是需要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才能達到上演率的,這其中觀眾是試金石,是能夠推動戲劇進行傳播的基礎。
我國是以歌劇和話劇這種表現方式居多的,從觀眾角度而言,也是以這兩種表現形式為主,所以對于音樂劇還是比較空白的。有些人認為音樂劇和歌劇比較相像,但其實不然。觀眾選擇觀看,是要以自己的了解程度為主的,所以說音樂劇的發展還是比較受到阻礙的。在這個基礎上,應該加大對音樂劇進行宣傳,運用電視、雜志、網絡等新媒體來進行高效的展示,表達它的內容、現狀以及歷史脈絡等內涵,這樣才能夠體現出它的價值。舉個例子來說,日本推廣方法像四季劇團就是很好的例子,創始人曾這樣說過,為了增加受眾度,運用兒童音樂劇這種形式來增加觀眾關注程度,通過免費演出,以及人壽保險和教育委員會的幫扶下,演出已經高達2000多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皇帝的新衣》。從孩子的角度來進行故事的表述,只要孩子喜歡家長就肯定要帶他們去進行觀看,在劇本設置的過程當中,多方位的考慮孩子們的興趣愛好,以及學校設置的相關多元化課程。
這種情況有所改變是教育部號召戲劇走進課堂這個活動的展開,在一些綜合性大學校園中,學生的課余活動社團都是比較多的,所以說,藝術生活非常豐富。其中參與人員比較廣的要數英語類社團、話劇類社團等,音樂劇從參與度來說是比較少的,但是不乏有很多學生組織音樂劇相關的一些活動。在這些劇團中,也有專業的老師來進行幫扶指導,有導演來進行排演劇目,劇團人員也相互進行指導,甚至有些劇團還有自己的實習場地。
在高速發展的現時代,音樂劇要想得到應有的價值展現,必須要與先進的科技與文化創新交融起來,這樣才能夠為生產力以及文化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文化價值要通過文化生產力來進行展現,它們都是以市場為目的,以企業或者是文化產業為主體,金融也是必不可少的項目,在某種程度上要體現出來一定的規模化,這樣才有高的效益展現,需要把這些內容都轉化為文化的生產力,在這個過程當中也要增加文化生產力的自身價值。舉個例子來說,像電影可以在自己的作品當中,通過加入相關的一些廣告信息植入,雖然從票房上不能體現出來,但是會有周邊的一些產品進行生產發售。音樂劇也是一種優秀的文化產品,它本身就蘊藏著很多價值。在這個開發過程當中要運用多角度廣結合的方式,從創業制作以及產品的推廣發售來進行很好的維護,還可以設計出自己的產業鏈。可以和多方面角度進行結合,像電視劇、游戲、app、電影等進行攜手,來打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從音樂劇的角度來說,就是以音樂劇出發,來探索出它自身的產業鏈。在這過程當中,要培養出優秀的音樂劇制作人,如果有大量的這些人才出現,必然能夠贏得中國音樂劇的市場,與其藝術價值在這兩方面才能夠達到雙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蔣帥.百老匯音樂劇的文學性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5.
[2]周映辰.作為文化產業的中國音樂劇[J].南方文壇, 2015(06):160-164.
作者簡介:李志勇(1988—),男,漢族,湖南人,新鄉學院音樂學院,教師,助教,碩士,研究方向:流行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