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鳴
【摘要】舞蹈作為一門藝術體現的不僅僅其觀賞功能,從教育學觀點看舞蹈屬于德育和美育的范疇,作為教育學科來看,舞蹈教育不僅在我國乃至世界都有悠久的歷史。現代社會需要知識全面、能力突出的人才。舞蹈在高校里作為教育的一種形式能更好地完成培育人才的使命。
【關鍵詞】舞蹈;教育;高校;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在我國舞蹈雖然進入校園時間比較早但是作為教育這一作用的體現卻相對比較晚,早期高校舞蹈課程的開設是為了進行技能的學習,主要方向是表演或競技,比較側重于觀賞性。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以及教育觀念的提升,很多高校的藝術類專業逐步向教育性發展體現出了較強的教育特點。不再簡單地進行專業學習更多的是培養人的能力、水平。我國社會在快速發展,各行各業人才需求旺盛,高校承擔著人才培養的重任,那么每個學科都要積極參與。以舞蹈為例,當前我國很多高校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根據筆者的走訪調查發現,各地的高校對舞蹈教育的理念內涵不同,很多高校簡單的認為舞蹈教育還是簡單的舞蹈練習,這種觀念比較落后;還有一些院校把舞蹈列入其他專業這也是不可取的。歸根結底,造成上述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思想認識不足,觀念過于陳舊;其次硬件設施不全面相關從業人員專業素養有待于進一步提高;最后相關理論指導等還不夠豐富亟待。不過值得可喜的是近年來我國很多院校加大了對舞蹈教育的重視程度,舞蹈教育也在循規蹈矩的發展著,相信在不遠的將來舞蹈教育能夠普及高校,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做出巨大貢獻。
一、高校舞蹈教育現狀分析
筆者根據實際的調查走訪認為我國高校舞蹈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舞蹈教育在高校中普及范圍不廣
由于思想認識不足,很多高校開設的舞蹈課還停留在技能的學習上,教育屬性還不夠,即使有的院校重視了舞蹈教育這一環節,但卻寥寥無幾。開展的方式也不盡人意,比如有的高校認為舞蹈教育就是一些簡單的舞蹈社團活動,致使參與的學生都是對舞蹈感興趣的,體現上參與人群少,組織方法的不正確,不能很好的與學生產生共鳴發揮教育屬性等方面。
(二)內容設置要與人才培養相結合
我國現階段很多高校的藝術教育是以提高欣賞性和培養藝術思維能力為目的進行開展的,藝術教育培養的主要目標是思維能力和美感。而舞蹈教育強調舞蹈表演技能的展示及藝術思維能力的發展 ,但是在實際中很多時候都沒有把培養怎么樣的人才這一特性結合起來。高校應培養適應社會發展和社會需要的人才,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快速發展的階段,任何教育形式都必須是以培養社會人才為前提的,因此內容的設置必須和人才的培養相結合。
(三)舞蹈教育與各學科之間內容相脫節
舞蹈教育在學習形式和內容上和其他非藝術類的學科有著根本的區別,舞蹈教育是在培養大學生舞蹈技能的基礎上,進一步培養藝術的欣賞能力鑒賞能力以及展示能力情緒情感的表達等。隨著各學科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人們首先嘗試在相近學科共同基礎之上進行融合甚至合并,現在已卓有成效,所以筆者認為舞蹈教育也可以嘗試其他學科融合的經驗進行大膽的創新改革,比如與美學,體育學,心理學,人文科學等的結合。在進行舞蹈教育教學時候可以將課堂內容進一步延伸,進而豐富、完善藝術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內容。
二、高校舞蹈教育的作用體現
(一)促進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
在舞蹈練習過程中,學生通過舞蹈動作,理論知識的理解,可以認識到舞蹈藝術,培養學生們積極樂觀的思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理想觀。我國舞蹈歷史悠久從古至今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比如現在舞臺劇很多表現出的革命精神那么潛移默化的會增強大學生的愛國熱情。現在高校舞蹈教學的開展主要是讓大學生自主的參與教師給予輔導,自主感受體驗能更好的存進德育的發展。這種學習方式符合我國教育的基本原則,是對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的很好的促進方法之一。
(二)提高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技能的形成尤其是欣賞性技能的形成都要經過大腦的形象思維進行加工然后通過人的情感體驗展示,那么舞蹈技能的學習也是如此。從生理學上我們得知,人大腦地左右側分別承載了人的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舞蹈學習的過程涉及到動作、語言、神態等基本的心理要素,這些都和我們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緊密相關,長期鍛煉運用會大大提高想象力、思維能力等相關心理素質。
三、結語
通過舞蹈促進培養社會需要的合格建設者,是藝術教育推動高校教育的一種體現。只有正確認識到舞蹈教育作為藝術教育的一種形式在對高校教育中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促進人才的培養,才能更好的完善人才培養制度。
參考文獻
[1]平心.舞蹈教育:一種很重要的素質教育[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1993(03).
[2]劉青弋.對應新世紀.北京舞蹈學院“舞蹈學”學科定位與構建[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