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色的色彩以及情感的表達一直是鋼琴的演奏過程中所追求的目標,鋼琴演奏體現更多的是一種狀態,是表演者在積極良好的精神狀態下給予人們鋼琴之美的傳達,這就要求鋼琴演奏者充分把控好放松與觸鍵等極其重要的環節,將自己作為鋼琴演奏的一部分融入其中,為觀賞者演繹一場美輪美奐的鋼琴盛宴。對此,本文結合自身習鋼琴經驗以及對有關理論知識的整合,通過有效的閱讀和思考,總結發現并且體會到良好的狀態對琴鍵聲音之美的產生以及音樂情感表達的重要意義,本文還針對性的提出對鋼琴演奏良好狀態調整的相關可行性策略。
【關鍵詞】鋼琴演奏;狀態調整;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識碼】A
眾所周知,“鋼琴演奏是名副其實的全身運動,要求全身各部位的高度配合,協調與統一。”[1]身體部位整體性的放松以及指尖的高度集中是習琴之人最初就必須踐行并且嚴格遵守的規則,這才能使聲音以其特有的穿透力并使聲音以“點”的狀態狀進行傳播。聲音的顆粒性以及清晰性是對鋼琴聲音最基本的要求,這關乎到手指、尤其是指尖上基本功的扎實程度。因此,鋼琴演奏者需要以手指之間的靈活性以及獨立性來完成聲線的獨立以及完整的表達。與此同時,隨著鋼琴演奏者技術的見長,要求鋼琴演奏者做到指尖和手背、手臂以及身體其他部位之間的放松與協調。手指在琴鍵上一松一緊的彈奏需要演奏者完成得恰到好處,才能使鋼琴的音樂之聲從起初構造至發音過程都能完美地呈現,使得鋼琴演奏者能夠完全融入、享受于整個演奏過程中,將給予觀賞者以美的感受,最終促使鋼琴演奏本身藝術價值的實現。
一、調整鋼琴演奏過程狀態的重要意義
不管是平時鋼琴演奏的訓練,還是在大型公共場所進行的鋼琴演奏,演奏狀態的調整都是十分重要的,對于每一位演奏者來說,鋼琴演奏的終極目標永遠是將自己的狀態調整到最佳,發揮出最佳水平以達到將自己所演奏出來的美妙音樂傳遞給每一位觀賞者,可以說是在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帶給別人以美的感受。可見演奏狀態“對增強鋼琴藝術表現力,提升審美情緒,促進鋼琴演奏者與音樂欣賞者獨到的音樂情趣等具有重要作用。”[2]
眾所周知,鋼琴流行的主要原因在于它能夠給予人們美的感受,情操的熏陶,豐富精神世界,一場令人心曠神怡的鋼琴演奏對于人的感官欣賞是十分必要的。因此,為了給予人們以美的享受,這在一定程度上就要求鋼琴演奏者在演奏的過程中將平時的技巧、良好的心理素質發揮到極致,使得整場鋼琴演奏得到完美釋放。于此種條件下就必須得對缺乏一定表演經驗的人于各方面的培訓,尤其是在彈奏技巧、臨場反應以及心理狀態等方面進行培養,以避免演奏過程中出現或小或大的失誤,影響演奏的整體效果。
二、影響鋼琴演奏狀態的重要因素
鋼琴演奏是一個十分復雜且形式多樣的過程,影響鋼琴演奏的因素特別多,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演奏者本身具備的演奏技巧以及樂曲熟悉程度,這是作為鋼琴演奏者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這個因素直接關系到鋼琴演奏者是否能夠勝任對鋼琴演奏的有效進行”[3];第二是演奏者對樂曲內涵本身的認知程度,這關系到鋼琴演奏者是否能夠真正的演奏出樂曲本身所要傳遞的思想情感,或者對樂曲作者本身思想情感傳達的理解是否準確,這也關乎到鋼琴演奏者是否能夠帶給觀賞者以美的感受;第三就是鋼琴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對樂曲的音樂處理,處理得好與否直接反映出鋼琴演奏者對樂曲創作語境理解程度,以及對作品本身的理解并融入的情感意識。除此之外,鋼琴演奏整個過程中的心理狀態也是影響鋼琴演奏狀態的重要因素,這主要存在于演奏者演奏前以及演奏的過程中。值得注意的是,鋼琴演奏者演奏過程中的心理狀態是整個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影響因素,關乎到其他影響因素的存在與否,或者嚴重與否。
因此,就必須對鋼琴演奏者進行心理素質的培訓,只有擁有較好的心理素質才能使得鋼琴演奏過程中不受到其它因素的影響制約,“而將全身心投入鋼琴演奏過程中,以達到鋼琴演奏最初設想的理想效果。”[4]除上述主要因素之外,影響鋼琴演奏的因素還有表演的環境、觀眾的反應、以及當時鋼琴演奏者本身的身體狀況、年齡、演奏時間、演奏場合等等,這些或大或小的因素都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著鋼琴演奏的具體狀況。
三、鋼琴演奏狀態調整的有效策略
放松在鋼琴演奏過程中實最基本也是最為重要的環節,演奏者只有在相對放松的狀態下并且能夠較好地掌握手臂以及指尖在力量上的把控之后,“才能真正地學習與了解到鋼琴演奏的正確方式方法以及技巧使得琴鍵之聲流暢準確、優美而清晰,最終達到給予人以悅耳動聽之感。”[5]因此,下文將重點闡述鋼琴演奏狀態調整中如何實現放松的狀態并且提出相關可行性意見。
(一)實現指尖、手臂以及身體相關部位協調放松的狀態
將手臂抬高下顎是會感到一種下垂之感,也就是手臂受到自然重量作用的影響,這種重量又來自于肩部對手臂的控制力上,此時的肩部處于一種較為緊張的狀態。因此,在實際的鋼琴演奏中,手臂始終與鋼琴、身體之間處于一種相互配合的狀態,當感受到放松時肌肉也并非處于一種完全放松的狀態,在鋼琴演奏過程中需要指尖力度時強時弱,遇到激烈情感的抒發時更是變化極大,使得肩部、身體其他某些部位的肌肉不停地收縮、擴張。“在鋼琴彈奏上,觸鍵的力度是不容易界定的。”[6]這就需要鋼琴演奏者將力量控制到恰當好處以達到音樂本身所需要的力度。因此,指尖與手臂之間力量的配合是把控鋼琴演奏的關鍵。
手指在觸摸琴鍵時最初的感覺是處于一種較為緊張的狀態,而彈奏時演奏者的指尖是時松時緊,觸到琴鍵后又立即斷開,這一松一緊的矛盾體總是以交叉落錯的方式出現的。因此,當指尖觸摸到琴鍵產生緊張之感時手掌便會提高立在鍵盤上的穩定性。至此便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只要能夠靈活運用好緊張和放松在鋼琴演奏中的技巧,便可以使所演奏出來的音樂達到較好的效果。
(二)通過放慢練習的方式達到放松的效果
給予人的運動神經能夠以充足的時間來感受到放松的狀態是鋼琴演奏者通過緩慢練習方式的最優方式,以聽覺和視覺上來感受音樂演奏好與壞并通過有效的時間進行調整與糾正,進而使鋼琴演奏達到最優效果。但是,所謂的放慢練習是相對而言的,并不是說只要你慢下來就可以達到你預期設想的理想效果,對于放慢練習最為重要的是通過正確有效的方式慢慢練習,演奏者本身要具備良好的演奏狀態,將彈奏過程中的彈指動作、指法手感、音色音量的把握、音樂詞句的劃分、以及力量力度的把控和對于整個音樂演奏從初始到結尾的科學處理到要處處體現精確的成分在里面,最后要嚴格按照樂譜要求來進行練習。總而言之,鋼琴演奏可以通過放慢練習來使得整個演奏過程達到理想效果是可行的,是音樂作品的演奏質量快速提升的必經之路,對于每一位鋼琴演奏者是必不可少的。
(三)對發力與放松辯證關系的認識
鋼琴演奏過程中對發力與放松是一對相互統一又相互矛盾的統一體,這主要表現于相對緊張是放松的前提條件,“這要求所彈奏之曲是要發力的,所以發力便處于主導地位。”[7]而給力的實現是需要放松來做準備的,其目的是為了實現更好、更準確的發力。換句話來說,放松是發力的前提,只有通過有效的放松,才能夠使得鋼琴演奏達到給力的效果,只有通過必要的放松才能實現人在鋼琴演奏過程中實現發力,這也就是說只有懂得平衡放松與控制的演奏者才是一位能駕馭鋼琴的樂者。而在鋼琴演奏過程中,放松主要體現在用力按下琴鍵之后隨即恢復的放松,給力與放松之間是有一個過程的,通過一松一緊的方式并且連續循環才能使得演奏者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休息,也使鋼琴彈奏的樂曲之美以抑揚頓挫的形式表現出來,從而完成一首完美的樂曲。因此,通過上述放松與發力兩者之間關系的論證,充分地證明了對于鋼琴演奏者來說,掌握好一定程度上的放松與給力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通過掌握到這兩點演奏技巧,可以使得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真正的做到收放自如的最高境界。
四、總結
綜上所述,在鋼琴演奏過程中,聲音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保持質量必須是在聲線穩定的前提條件下,除此之外,鋼琴演奏者更要不斷調整與突破,真正地在此狀態下保持較高的水平,真正地達到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狀態,并且以音樂風格的絢麗多姿、音樂作品的多彩創意進行更有質感的再創作,以能夠達到更加準確地表達出演奏者以及音樂本身所想表達的效果。因此,一場成功的演奏,必須調整好上述出現的各種因素,并將演奏者自身所帶有的激情投入其中,以此達到鋼琴演奏的最佳狀態,充分利用演奏的特長,準確地表達出作者想要表達出的意圖,在充分展現自己高超的演奏技巧時,更要注意到自身情感的投入,從而使音樂變得更具藝術美感,更好地表達音樂之美。
參考文獻
[1]孫萌.論鋼琴演奏的心理調控[J].當代音樂,2016(01): 60-62.
[2]羅曉云.鋼琴演奏中“語氣”的表達探討[J].當代音樂,2015(22):99,101
[3]吳喜.“自然的緊張”——談鋼琴演奏的放松理論[J]. 音樂時空,2016(10):142-143.
[4]陳霖.鋼琴演奏中緊張心理狀態產生的原因及對策[J]. 藝術教育,2017,37(06):86-87.
[5]黃萃青.試論鋼琴演奏前的準備及其狀態調整[J]. 北方音樂,2017,37(23):64-65.
[6]劉娟.鋼琴演奏觸鍵技巧對音色的影響[J].當代音樂 2016(20):61-62.
[7]吳晶晶.“遲鈍”在鋼琴演奏教學中的意義[J].教育, 2016(07).
作者簡介:辛永姝(1978—),女,漢,山西省大同市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鋼琴演奏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