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華民族源遠流長,音樂發展的歷史也綿延了幾千年。在這片大地上,地方民族音樂從未間斷過,海南儋州調聲便是具有代表性的地方音樂。其以獨特的韻味、豐富的內涵一直深受當地人們的喜愛。本文從儋州調聲的源頭追溯,從文化遺產、人文交流和產業化發展方面剖析其價值,并對其發展提出建議。
【關鍵詞】儋州調聲;藝術氣息;文化遺產
【中圖分類號】J613.3 【文獻標識碼】A
中國的民族音樂是由祖祖輩輩生活繁衍在這片土地上的各個民族,從古時候到今天在悠久歷史文化傳統上創造的具有民族的特色,非常能體現各個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樂。將目光落在海南儋州,這里有歷史悠久的“調聲”,它集中反映了從古至今海南儋州音樂的發展歷程,更見證了從古至今勞動人民辛勤勞作,更表達了從古至今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儋州調聲獨特的韻味、鮮明的節奏、內容豐富的歌詞,凝聚了國民精神、文化底蘊、藝術氣息。正因如此,儋州調聲才具有較高的存在價值,即文化遺產、促進人與人溝通、促進儋州產業發展。基于此,本文將參考相關資料著重探討海南儋州調聲存在的價值,進而探討如何良好地發展儋州調聲,并提出可行性意見
一、海南儋州調聲的概述
(一)海南儋州調聲的源流
參閱相關文獻,確定要想了解海南儋州調聲的源流需要追溯千百年,因為早在千百年前,儋州地區的勞動人民在從事田間勞作的過程中,出于自娛自樂的目的,緩解田間勞作的枯燥感、勞累感,勞動人民將山歌帶入其中,并逐步修改山歌的音調,呈現出節奏鮮明、輕快的感覺。之后隨著外來文化的不斷介入及影響,儋州調聲吸納了外來文化,參與勞作的年輕男女演繹節奏鮮明歡快、旋律活潑流暢的,具有獨特地域風格和富于表達思想感情的音調來進行集體對唱,既娛樂又傳情,這使得儋州調聲的形式多樣、文化形態多樣、藝術成分多樣,發展至今已經成為具有地方特色的一個歌種——儋州調聲。[1]
(二)海南儋州調聲的藝術形態
通過對海南儋州調聲的發展歷程的簡單了解,確定海南儋州調聲主要是青年男女互訴衷腸而自發開展的對歌活動。它的創作方式多種多樣,取材非常廣泛,內容豐富,正因如此,才不會計較曲名、歌名、歌唱技巧,更多的是在舊曲調的基礎上即興地、隨機地發展和創新,從而得到新的調聲歌曲,由此也奠定了調聲歌曲最大的特征,即歌詞的即興性。
后人在掌握調聲歌曲特征的基礎上,將勞作間廣為流傳的《車水歌》旋律進行了重新編排,使其節奏鮮明、音調情緒昂揚,更加適合集體對唱,進而常常在夜游活動及各種農歷節日、婚慶及集市上進行對唱,營造良好的活動氛圍。[2]將目光落在儋州調聲內容上,我們能夠強烈地感受到儋州調聲的歌詞源于生活,并且隨著人們生活的不斷變化和發展而有所創新,正因如此,儋州調聲形成獨特的藝術形態。儋州調聲形成的初期,歌詞內容主要表達男女之情的,通過許多物體或者意象作為愛意表達的載體,如花香、月影、江水等,這種大量的隱喻句式的運用,加之鮮明節奏的搭配,增加了儋州調聲的感染力,促使儋州調聲得以傳承。隨著儋州調聲的不斷發展和豐富,逐漸引入到夜游、傳統節日當中,儋州調聲不僅僅是男女互動情愛的工具,其社會功能日漸顯現出來,也就是從現實生活之中廣泛取材,將風俗習慣、生產勞作、家鄉建設等方面的內容融入,使之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青睞,相應的儋州調聲的藝術形式得以豐富。發展至今,儋州調聲逐漸糅合了很多現代音樂元素,甚至是國外歌曲的精華,這使得儋州調聲的文化形態非常豐富、且多元化。
二、海南儋州調聲存在的價值
海南儋州調聲發展至今成為我國重要的文化瑰寶,具有較高的存在價值。所以,國民不僅要了解海南儋州調聲的存在價值,還要更好地傳承海南儋州調聲,促使海南儋州調聲淵源流長。基于對海南儋州調聲的發展歷程及藝術形態的了解,參透海南儋州調聲的存在價值,確定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文化遺產
伴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儋州人民的生產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娛樂方式變得多種多樣,如歌舞廳、網絡、電視等,這使得儋州調聲受到強烈的沖擊,逐漸邊緣化。此種情況下,當地政府將儋州調聲納入到文化遺產之中,通過設置儋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成立山歌協會、組織開展豐富多樣的民間調聲活動等來保護和傳承儋州調聲。時至今日,儋州調聲已經成為重要的文化遺產。
(二)促進人與人的交流
“調聲”流行于儋州話地區,為廣大農村青年男女所喜愛,也是儋州市最主要的歌曲種類之一。基于以上內容的分析,確定儋州調聲的存在還極大程度上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早在儋州調聲產生初期,當地人們在農耕勞作之中就通過對唱儋州山歌來舒緩心中的煩悶感、不良情緒,與此同時也為當地人們更好地溝通交流建立了橋梁,尤其是青年男女更借助儋州調聲來表達愛意、傳遞愛意,這使得人們之間的關系更加密切。
(三)帶動儋州產業發展
立足于今天,儋州調聲存在的最大價值應當是帶動儋州產業發展,這是因為儋州調聲與儋州經濟緊密連接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本土文化特色的產業發展,尤其是旅游產業。就現階段實際情況來看,儋州地區內的旅游景點也和其他游客去過的景點一樣,不具備良好的吸引力,使得游客覺得沒有可以讓自己流連忘返的內容和東西,并且景點過于散落,不方面游客進行旅游,因此想要更好地推動儋州產業發展,就需要建設與其他之處不同且具有吸引力的景點和項目,將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民俗等融入其中,就變得非常重要了,游客的增多會推動儋州相關產業的發展。當地政府在儋州調聲研究之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提取儋州調聲的文化內涵、文化元素,將其融入到當地的旅游產業之中,打造儋州調聲品牌旅游景區,加之當地自然景觀的呈現,如海南熱帶植物園、石花水洞、云月湖、松濤天湖、藍洋溫泉、桄榔庵、東坡書院、古鹽田等,吸引了眾多旅游者來此觀光,感受和體會儋州調聲,促進儋州經濟發展越來越好。
三、海南儋州調的發展
儋州調聲可以說非常具有海南方言特色,與其他藝術不同,在某些方面與詞牌有著一定程度上的聯系,這也許正是蘇軾到過儋州以后,才使儋州原本的文化氣息更加濃郁,讓人們可以在良好的氛圍中,保持良好且輕松的生活,并將這種民間藝術傳承下去。作為勞動人民共同創造的一種精神財富,海南儋州調聲在不同時期均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所以,良好地傳承和發展儋州調聲是非常重要。所以,高度重視儋州調聲,將儋州調聲良好地傳承和發展下去是非常有意義的。基于以上內容的分析,確定不同歷史階段的儋州調聲都有其存在的價值,所以,時至今日我們依舊承擔起發展儋州調聲的責任,以促使儋州調聲一直傳承下去。為了真正做到這一點,筆者建議回歸當地生活環境,積極保護和發展民俗音樂活動,也就是當地政府應當建立健全監督和保護機制,同時積極組織開展儋州調聲活動,以便人們能夠參與其中,了解儋州調聲、學會儋州調聲、傳承儋州調聲;編寫調聲音樂教程,推行鄉土文化課程學校教育,也就是當地政府及民間音樂團隊能夠成立儋州調聲學習小組,讓熱愛儋州音樂文化的愛好者能夠系統地學習儋州調聲,成為儋州調聲的傳承者,避免儋州調聲失傳,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當然,最好能夠將經典或者代表性的調聲曲調、歌詞納入到當地中小學鄉土文化課程當中,讓青少年能夠學習調聲基本知識,學會調聲對唱,那么他們能夠更好地傳承、弘揚及發展儋州調聲。
四、結束語
基于本文一系列分析,確定儋州調聲具有悠久的歷史、豐厚的歷史底蘊、廣泛的群眾基礎,這不僅構成了我國豐富的文化瑰寶,還促進了當地產業發展。所以,良好的傳承和發展儋州調聲是非常有意義的。要想真正做到這一點,筆者建議通過回歸當地生活環境,積極保護開展民俗音樂活動,編寫調聲音樂教程,推行鄉土文化課程學校教育等對策促進儋州調聲更好地發展,真正意義上使儋州調聲更好地弘揚和傳承。
參考文獻
[1]韓亦姣.儋州調聲悠揚 保護傳承危艱——海南儋州調聲民風特色保護調查分析[J].中國統計,2014(08).
[2]石應寬.海南儋州調聲和黎族民間樂器的傳承與發展[J].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06(03).
[3]洪光輝.海南儋州調聲的發展及現狀探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3(31).
[4]周鐵彬.儋州調聲與其演唱特點[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4(05).
作者簡介:胡世長(1979—),男,海南儋州人,海南職業技術學院藝術學院黨總支書記,講師,研究方向:藝術傳播、音樂教育等。
基金項目:本文系海南省教育廳高等院校科研項目“非物質文化遺產“儋州調聲”的挖掘研究與運用”(項目批準號:Hnky201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