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豫西
【摘要】從百年前到現在,流行音樂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而和以前多有不同。當代的流行音樂,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音樂,人們均能隨口哼唱,而且迎合大眾口味,許多人就找到商機,挖掘俊男靚女,發展自己的事業賺錢。這就代表它已經成為一種行業,一種娛樂模式,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到了二十世紀左右,才開始出現了對流行音樂進行嚴肅的零零星星的學術性研究。近三十年,人文科學的不斷發展壯大,對一直徘徊在音樂學術研究邊緣的流行音樂好像一下子就躍到了人們眼中的熱點領域,逐漸重視起來。
【關鍵詞】 音樂學術;流行音樂;中西方
【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識碼】A
流行音樂隨著人類工作生活的現代化不斷發展起來,絕大多數的學者傾向現代意義上的流行音樂興起于十九世紀的發達國家的工業化城市。當時的流行音樂主要有兩種形式:非常脫口而出化的古典音樂和民謠的專業化格式化。從早期的爵士樂到在二戰之后風起云涌的搖滾樂,從鋼琴等樂器傳出的悠揚的聲音到互聯網熱門下載的歌曲。隨著現代化科技產業的不斷成長進步,流行音樂也不斷地厚實著自身呈現的路徑和手段,每個時代都有自身的創新和傳承,不停地發展著它的“現代化”模式方向。
一、西方的流行音樂研究
在音樂學領域開始關注流行音樂之前,對文化研究和社會學研究是對流行音樂研究主要集中的區域,并且有非常豐富的學術成果。隨著其他人文課程的不斷進步,激發的新模式音樂學潮流,在北美一開始里就取得規模宏大的發展,由此逐步開發了對流行音樂的關注和研究。近十多年來,對音樂文本研究逐漸增多,主要包括專輯、藝術家和特定形式的音樂體裁。在這之后就是諸如電影中的音樂應用與鑒賞、科學技術對流行音樂的潛移默化、演員臺上或視頻演出等各個方面。可以說,流行音樂在這個時代處接受著文化、社會、政治、經濟等綜合網絡的審視。
(一)大小調體系的流行音樂研究
由原來的隨意哼唱到后來音樂學術的規范,逐漸形成了專業性的規范音節和音調。其中,大小調是西洋音樂里的嚴謹要求,且西方大小調體系中,絕對音高的調思維及其功能,比較好理解。無標題音樂就最具代表性,用調性調式來表明,說明了音樂本身的思想情感表達的特點。音樂中的音高,是有它絕對音高的空間位置;不同的絕對音高與其排列具有不同的音樂表現特點,它對人產生的生理、心理的影響和作用是不一樣的。
(二)語言環境中流行音樂研究
首先是文化研究和社會學研究,尤其法蘭克福學派20世紀40年代,阿多諾在其發表的《論流行音樂》中的三個舉世聞名的三大觀點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人們對流行音樂的看法,協調社會群眾對社會的不滿和憤恨不平,使之習慣當今世界已經有的生活模式。
到了20世紀70年代初,流行音樂發展得到的新含義使阿多諾的觀點有了很大的爭議。接著就是伯明翰學派接下了文化研究的重任,對后來的研究也產生巨大的影響,兩個主要切入點就是生產和消費。他們橫跨了文學、社會地理、女性主義、傳媒等方面,且當今大量有關流行音樂文化研究的著作的學者都深深受到了伯明翰學派文化研究傳統的影響。安迪·班尼特、西蒙·弗里斯等發表了流行音樂研究的權威之作,還有其他在音樂學術中做出貢獻的學者都不同程度地參與了流行音樂的發展創新。
二、中國的流行音樂研究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無論是李白的浪漫,白居易的直率,蘇軾的豪邁,突出了古代文學家、詩詞大家們的思想修養與創作特點,他們將具有濃郁的藝術特色和絕句律詩的語言融入到文學作品當中,為我們留下了大量文學創作方式寶藏。現在的多數流行歌手進行創作時,多從古詩文中尋找靈感故事,有些詞作曲加入了一些文學語言,繼承了古代文學詩詞的創作風格,創作出一批深受大眾喜愛的流行歌曲。
國內改革開放80年代興起的文化研究熱潮是人們最早對流行音樂的關注的表現。隨著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文化不斷交融,各國之間的音樂靈魂互相切磋,欣賞。中國的流行音樂也隨世界的創新而不斷快速發展,中國音樂學術中的流行音樂研究經過中國流行音樂的研究者不斷斟酌和記錄,也連續地進行記錄,文學意境和藝術情調也在中國各個朝代中各具特色而取其精華。同時,中國伴奏樂器種類繁多,旋律多樣,多來自中國六大戲曲,為中國現代流行音樂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三、小結
綜上所述,對流行音樂的研究在全世界已經逐漸形成一種熱潮,人們均熱衷于各種潮流,西方的先發優勢是顯而易見的,我國的流行音樂也很大程度上交融了西方經驗。我們很有必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斷擴展我國流行音樂研究,與國際主流研究接軌。
參考文獻
[1]鄭祖襄.黃翔鵬學術研究中的音樂本體思想與實踐[J].中國音樂學,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