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蕾蕾
[摘 要] 以中職物流管理專業課程快遞實務為例,實施以創業教育結合專業教育的EBL課程教學模式,設置創業教育的教學情境,提出創業任務,并重構教學內容,對具體的教學方法進行了探討。
[關 鍵 詞] EBL課堂教學模式;創業教育;快遞實務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2-0134-01
快遞實務課程是中職物流管理專業課程中兼具專業性和實踐性的學科課程。傳統的教學中該課程是以項目為導向,授課教師根據教材內容,按照快遞業務的流程順序,講授快遞業務的工作過程。在這種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在課堂中容易學習被動、缺乏思考以致于理論學習與實踐應用脫節。那么,在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如何同時提高學生的專業理論學習能力以及專業的創業創新能力,以達到職業教育培養創業人才的教育目標呢?對此,筆者在快遞實務教學中嘗試實踐EBL課堂教學模式并進行實證應用。
一、EBL課堂教學模式
“Enterprise-Based Learning”(簡稱EBL)課堂教學模式是指以創新、創業項目為載體,以學生的創業需求為動力,基于創業情境重構課堂情境,教師結合創業項目教授專業課程,通過課堂授課,從而完善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將學生培養成為具有一定技能的“準創業者”的課堂教學模式。EBL教學模式與問題解決教學模式及任務教學驅動模式的區別如下表。
二、EBL課堂教學模式在快遞實務教學中的實踐
(一)設置創業情境,鏈接知識要點
一個好的教學情境能夠使學生感同身受,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投入其中。在運用EBL教學模式進行快遞實務的教學初期,教師需要指導學生設置總體的創業情境以統攬整個學科。將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自主創立一家快遞公司,一開始就讓他們對快遞創業問題產生興趣,內心產生創業沖動,進而研究在一家快遞公司中需要處理哪些問題。實質上,這是運用快遞實務的知識系統化地解決創辦快遞公司的問題。在這個總體創業情境中,學生需要解決的任務很多,教師指導學生結合相應的知識點,逐一分解解決任務。如第一章是“走進快遞”,我們將知識點轉化為創業初期的宗旨、理念以及總體的業務內容。而在接下去的章節逐漸設置為快遞公司的車輛管理問題、客戶管理問題、銷售和財務組合問題情境等,通過系統的情境設置使創業公司的流程能夠涵蓋整個快遞實務課程的主要知識點。
(二)細化課堂任務,重構教材內容
為了在課堂中促進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培養創業能力,教師需要對快遞實務的教材內容進行重構,將每一章節的教學要點及學習目標轉化為課程的創業項目。
如,傳統的課堂教學內容第一章為走進快遞,并了解快遞業的起因、背景、特點、種類等學科知識;而EBL模式課堂任務一設置為創辦一家快遞公司并提出宗旨及基本業務,從實際出發的創業評估及應用能力訓練創業能力。由此可見在課堂中教師設置的創業任務與教材內容相對應,使學生能夠在創業情境中完成創業任務的同時提升相應的創業能力。就課程內容而言,針對教材內容的開篇論述一般是介紹學科的背景、性質、特點、發展歷程等概括性的內容,可以圍繞這些線索將其轉化為創業大背景。在快遞實務課堂第一個創業任務就是創辦公司并且要求介紹公司的宗旨和基本業務,在任務中學生不僅樹立了課程的學科理念也能夠樹立創業公司的理念。針對教材中具體的章節內容,可以就其內容細化為與創業相關的任務,無論教材內容知識點如何繁瑣,教師都要引導學生將零散的知識點轉化為具體的創業任務。
綜上所述,EBL課堂教學模式就是以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為目標,教師創設創業情境并以創業任務驅動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要堅定創業信念,相信學生的創業能力,力圖將職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相結合,使每一節課堂都成為學生未來創業的音符,最終譜成人生創業的樂章。
參考文獻:
[1]黃兆信,王志強.論高校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J].教育研究,2013(12).
[2]王磊,徐杰.“EBL”教學模式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2014(12).